《赵子龙随笔》
第21节

作者: 东风吹雨细於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24 21:50:37

  这倒罢了,军师居然对我又来了一顿猛夸,提议我做送亲使者,说荆州除我之外没有谁能完成这个迎亲的光荣任务,并说自己要准备三个锦囊妙计襄助我们。此言一出,关云长和张翼德立马举双手赞成,说我如何英勇、谨慎、细致,绝对是成大事的料,此行有我,绝对是万无一失。刘老大黑着脸,没有说一句话。哎!军师的嘴巴好厉害,笑容好可爱,我的心很无奈,看着军师热忱的目光和刘老大复杂的眼神,我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

日期:2012-05-25 10:10:54

  到了出发的时辰,诸葛军师和关云长、张翼德等人早早前来送行,刘老大大概是心中没底,找出种种理由,一再推迟出发的时间。一会说,新郎装没有准备好,一会说闹肚子要上茅房,一会说今天天气不大好,一会说今天黄历不吉利。等到实在找不出其他理由的时候,刘老大终于一咬牙上了船,临行前,握着军师的手说:“军师啊,我这一走,荆州可就完全交给你了,你要好好治理,等我回来查收;万一我在江东遭遇不测,你可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同时要为我报仇呀。”真有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之意,我的心刹那间几乎拔凉拔凉的。军师说:“主公放心,有鄙人的谋划,此行一定一帆风顺。”刘老大迈着沉重的步子进了船舱,军师忽然拉住我的手,塞给我三个锦囊,说:“子龙啊,此乃三个锦囊妙计,请按时打开,可以逢凶化吉。”随后,告诉了我每一个锦囊打开的时间。我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贴肉收藏,这可是护身符与救命稻草,千万不能丢了。

日期:2012-05-25 15:52:34

  去往江东的水路上,刘老大心事重重、闷闷不乐,我只好陪着他聊天解闷,其实我也满腹心事,尤其挂念那三个锦囊妙计。一到南徐州靠岸,我就趁刘老大不在意,找个僻静处,把三个锦囊全部打开,一一浏览。虽然军师事前交代,要按照他约定的时间依次打开,但我决定还是不听他的。为什么呢?基于我对军师的两点了解,我认为还是及早打开,早作准备的好。
日期:2012-05-25 21:56:08

  其一,军师的计策往往很神道,需要大量道具。像草船借箭,借东风,那可是需要不少时间做前期准备的。万一他给我的计策也如此,不早做准备怎么能行呢?其二,军师往往在关键时刻犯关键性失误。这一点,我已经领教过一回了。有一次军师令我率军去攻取一座城池,军师事先策画整个军事计划,何时出发、何时用餐、何时行军、何时渡河、何时攻城都按表制定完成,要我照着既定行程表执行,不得有任何变通。但军师百密一疏,没有算计到那条河正值涨潮,士兵们将无法渡河。多亏我事先做了周密调查,发现河水会涨潮,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先准备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顺利完成计划。万一军师再来一个关键性失误,不早做准备,怎能化险为夷呢?

日期:2012-05-26 08:50:23

  看了前两个锦囊,我若有所思:军师不愧是军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拆到第三个锦囊时,我大吃一惊,里面竟然空空如也,看不到丝绢,什么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没有放好,丝绢中途掉了下来,但我马上否定了这种想法,一路之上我寸步不离锦囊,丢失的可能性为零。我心里豁然开朗,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军师在关键时刻又犯了关键性失误。第三条锦囊妙计到底是他写好了忘放进锦囊,还是压根就没有想出来,我不得而知。

日期:2012-05-26 14:20:13

  想想出发时军师千叮咛万嘱咐的样子,我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光想着让别人小心谨慎,怎么不想想自己?气愤归气愤,我还不得不接受这个既成事实。谁叫军师升得快,已经成了我的直接领导。我终不能派人回荆州再索求第三条妙计。如此,岂不是揭军师的伤疤,说他谋划不周嘛?万一他恼羞成怒,以后给我穿小鞋,那可怎么办?好在军师说第三条妙计等十万火急时再用,说不定不会出现十万火急的时刻呢?我心里只能这样如此宽慰自己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