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鬼事》
第9节

作者: 凭风听涛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话说学校里有一位姓崔的女老师,那时正是二十三四岁的花样年华。崔老师为人敢说敢做,性格泼辣,脾气暴躁,属于孙二娘的那一类女人。在那个年月,不管男女到了这个年龄段都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崔老师的家人也时常叨唠此事,催促她赶紧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托媒相亲也看了不少,但大多男人因忌惮她的性格为人,怕日后驾驭不了,故而都退避三舍。一来二去,不但家人为之烦躁,就连村里人也风言风语,议论纷纷。崔老师一气之下,索性不在家住,只身住在了学校办公室里。刚开始时,崔老师在学校里住的也还算安静,那时社会治安状况较好,没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去骚扰,即便有极个别单身男子心有所图,也对崔老师惧怕三分,不敢轻易招惹。崔老师住的办公室有两小间,里面住人,外面办公,摆放着几张办公桌,桌上摞着些书、作业和其他物品。这一晚,崔老师正在睡觉之时,忽然被外屋传来的“哗啦哗啦”的声音惊醒,侧耳细听,似是书本翻动的声音。崔老师疑是有鼠猥之类,并不惧怕,随手拿起一本旧书扔了过去,随后声息全无。次日,崔老师发现桌上的书本被翻得凌乱不堪,全然不像是动物所为,又细看门窗地下,均无漏洞,老师们都觉奇怪。到了夜间,崔老师又被翻书声惊醒,呼喝之下,翻书声又消失了。如此接连数晚,崔老师饶是胆大也惊吓不堪,不敢再住,搬回家中。老师们觉得惊异,便找来邻村一位善看风水的老汉求教,老汉在屋内勘察之后,言道:地下恐有异物,可掘开来看。发掘之后,在地下三十公分处赫然掘出一个木制玩偶,四肢五官俱全,建房之时因何未曾发现无人得知。遂焚之。经此一事,崔老师便不再住校。

  这一诡事,当年多人知晓,人们都道是异物成怪作祟。然而区区一个无知木偶,果真能越地而出,翻看书本?或是有人心怀鬼胎,暗设机关?常言道:人吓人,吓死人。本人倒以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精灵鬼怪,而是叵测人心。
  日期:2011-5-10 15:57:00
  (三十九)先人托梦
  很多地方有先辈去世后“吹鼓手”送葬的习俗,通过吹吹打打制造一种热闹气氛,来表达对亡人的怀念和孝敬,且不管生前是否尽孝,至少死后给先辈脸上贴了金,赚了名声。
  话说离本村三里地有个叫做石泉的村子,村中有一户姓兰的人家,男主人名叫兰同(谐音不大好听,好像卵疼似地),年近五旬,家中有一老母,年约七旬,常年卧病在床。兰同平常对待老母也算不差,吃喝穿用向来不短。但老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时间一长,兰同渐渐没了耐心,言语之间透露出对老母的不耐烦。老母虽然年迈,但心知肚明,知道自己身体不济,拖累了家人,便觉心情抑郁,如此一来病体更加沉重。老母自知时日不长,一天将兰同叫至床前,道:多年来辛苦你们了,我怕撑不了多久,这些年久病在床,时常听得别人家为亡人送葬请的吹鼓手,可惜一直没能亲眼见见。我死之后,也没别的要求,就给我请支吹鼓手的,让我热热闹闹的走就行了。兰同此时也不禁悲从中来,点头答应了老母的要求。数月后,老母病逝。其时正当农忙时节,兰同一家既忙农活,又要料理老母后事,忙乱不堪,便把吹鼓手一事忘了。丧完老母数日后的一天夜间,兰同刚刚入睡,忽然耳中传来吹鼓手的声音,听得真真切切如在身旁。起初兰同并不在意,不料那鼓乐之声经久不去,始终在兰同耳边回响,兰同起身询问妻子,是否听得鼓乐之声,其妻答道也有听到,夫妻二人都觉疑惑不解。次日,兰同向村人打听昨晚是否有谁家吹鼓手,村人都说没有。到了晚间,兰同夫妇睡觉之时又听得鼓乐之声,搅得难以安睡。勉强挨过一晚,兰同心中犯疑,便找到族中长辈细说此事,族中长辈思索良久,道:或许是因你忘却了为母吹鼓手送葬一事,她仍难以放下,故而暗示与你,你当从速补救。兰同一家即择日披麻戴孝,到老母坟前焚纸烧香,虔诚祷告,并雇一支吹鼓手吹吹打打了半日方歇。说来也怪,自此之后,兰同夫妇夜间再没听到鼓乐之声,终于得以安睡。

  有道是,境由心生。兰同所听鼓乐之声,究竟是老母托梦,还是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为何践行承诺之后才得安稳?由此看来,为人还当言行一致,口心如一,俯仰天地,问心无愧,如此便可神清心安,百魅不侵。
  日期:2011-5-12 9:28:00
  (四十)挖窖诡遇
  早些年月,无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都很低。以吃的为例,夏秋两季有各种时令蔬菜,吃得倒还均匀。但是到了冬季,全是清一色的大白菜,根本不像现在,一个大棚就能扣出各种瓜果蔬菜——反季节的东西其实有违天道,少吃为妙。因为菜种单一,故而人们为了能维持的时间长一点,都十分注意白菜的储存,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土窖,把白菜储藏在窖里。所以每到收获白菜的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忙着挖菜窖,形成了那个年月的一道特别景观。现在这种景象是难得一见了。

  从本村往东约七八里地,有一个叫做黄家湾的村子。某一年,村民黄胜在收获白菜之前,在村东头的一处空地上开挖地窖,准备将大白菜储藏起来作为越冬之物。往年,黄胜在某处挖过一个菜窖,但后来被别人家盖上了房子,因此他只好另寻了一处。话说黄胜正在挖掘菜窖,忽然从土中挖出一块瓦当模样的物件,他拿起来扒掉泥土细看,那物颜色灰黑,上面雕刻着一个非人非兽的奇怪图案。黄胜不知何物,随手丢于一旁,便继续干活。菜窖挖好之后,已是天色将晚,黄胜打算次日即将白菜收获后储于窖中,便可万事大吉。当日夜间,黄胜正在熟睡,隐约间听得好像有人与他说话,大概是道:菜窖占其居所,请另择别处。黄胜朦胧间不知何事,疑是做梦,次日一早醒来未加理会,白日径自下地收取白菜,经过一番劳累,终于收获完毕藏到窖中。当晚,黄胜睡梦之中再次听到有人说话,大意与前晚相同。黄胜便觉心中犯疑,在忐忑不定中勉强捱过一晚,天亮后便急忙找到村中一位年长老辈详说此事。那老者与黄胜一起来到菜窖,详细询问了挖窖前后始末,又看了看菜窖四周,发现那片瓦当样的物件仍在菜窖附近地面之上。老者沉思片刻,道:菜窖附近原有坟地一片,后被移走,这片瓦当形状奇特,你梦中之事恐与此有关,不如将菜窖挖到别处,把瓦当埋回原处,或可无虞。黄胜依此办理,之后夜间果然再无异样。

  此前只听说过有人托梦,虽然也挺玄乎,但考虑到人与人之间或许存在着心灵感应,意念相通,倒也有令人可信之处。至于瓦当托梦,实属少闻。究竟是真有异物年久为怪,还是编织怪谈耸人听闻,旁人不得而知,聊作闲谈作料而已。
  日期:2011-5-23 12:16:00
  (四十一)赌徒之报
  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盛行赌博之风,本人生长于农村,曾于幼时在城市里亲眼见到有人怀揣着数沓“大团结”进行豪赌,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一张“大团结”在当时可不是小数。农村的赌博之风也丝毫不亚于城市,一到农闲时节,便有很多好赌之徒聚到一起推牌打色,通宵达旦,乐此不疲。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彼时文化生活极为单调,人们的消闲娱乐方式单一所致。

  话说本村有一个叫做成名的农汉,约四十四五岁的年纪,娶妻王氏,夫妻二人生有一子一女。王氏乃是传统的农村妇女,为人勤劳善良,温和朴实,一心操持家务,抚养子女。成名在忙农之余,最大的嗜好就是赌钱,但有空闲,便寻人聚赌。成名赌钱,一直是赢少输多,问题倒不在赌技,关键是经常被“潜规则”。俗话说,十赌九骗。又道是,亲兄弟,明算账。即便是同村之人,赌桌之上也是骗局连环,断不会让你三分。输了钱后,总想着翻本,如此往来反复,成名家中平日劳动所得尽皆输掉,家境每况愈下。王氏对成名赌博极为反恶,屡次规劝,软硬兼施,但成名始终劣习不改。劝得多了,成名便恶言相向,甚至施以拳脚。时日久了,王氏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成名所住房屋旁边有一口水井,水质尚好,平日周围村民时常到井边挑水淘米洗衣做饭。一日夜间,成名又外出赌博,王氏一时悲愤,竟抛下子女,投井寻了短见。自此村人便不再从此井中取水。王氏死后,成名赌博更加无所顾忌,觉得去别人家中赌博不便,竟在家中招揽赌徒,设局开睹,自己从中抽头,好端端一个家俨然成了赌场。成名在家中设赌不久,便有赌徒经常在井边莫名跌倒,即便是拿着手电照路,也会忽然跌倒,到成名家中的赌徒多有摔伤者。时间一长,众人心中都觉怪异,疑是王氏亡魂作怪,逐渐不敢再去成名家中聚赌。成名却是不惧亡妻,只是苦于聚赌不成,只得外出去别人家中赌博。某晚,成名酒后外出,往常闭着眼都能走的路,竟然不慎失足,跌入井中溺水身亡。时人均道此乃王氏亡魂不散,前来追索还报。

  成名夫妻二人双亡后,一子一女无人看管,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及至成人,双双远走他乡,不知所终。至于那口水井,因为纳入两个亡灵,便彻底废弃,不久即被土石填平,荒芜至今。
  日期:2011-5-23 13:31:00
  (四十二)义犬义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