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领导拎包的风花雪月》
第52节

作者: 范处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此用个段子来说明,就是大院里的。有位人大副主任是在副市长任上光荣引退的,坐上人大副主任位置觉得有些委屈,劳苦功高连个人大主任都没捞到手,以前的人大主任不像现在都由书记兼着,当时退居二线能捞到人大主任的帽子扣到脑门上也倍感荣幸的,那是组织上对你过去一线政绩的最后肯定。所以,那位副主任觉得很憋屈,挂着冰凉的脸蛋赴任了。跟在他后面拎包的新秘书也是小心翼翼伺候着,便向副主任昔日的秘书讨教经验,过去的副市长秘书已是局长了,不大可能跟后辈透露太多老领导那些事儿,但只告诉他一点,切记的一点——领导出门得带把牛头梳。新秘书很纳闷又不好问,心里想每天也就起床梳理头发,带把梳子作甚?刚退下来的副主任一开始还没完全进入“养老”角色,有些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所以有事没事的还是照常往主管过那些单位转悠,人家也不能怠慢老领导留下“人走茶凉”口舌不是?但热乎劲儿还是有所差别的。副主任有回上一个局里,碰巧遇到了接任自己的副市长,局长自然是双手敬香伺候东、西两厢佛爷,左右有轻重,位置显分量,副主任明显感到自己成了陪衬的摆设了,心里非常不痛快,场面十分尴尬。围坐一起吃饭喝酒时,郁闷的副主任多贪了几杯,然后起身要上洗手间,秘书赶紧凑过去,习惯性地交给领导一把梳子。大家伙喝得正酣畅时,洗手间忽然传来阵阵恶吐,副主任秘书急忙进去探视,副主任恼羞成怒,使劲将那把梳子掷出门外骂道:瞎了眼!这是牛角梳吗?

  秘书拾起来一瞧,暗自叫苦,出门仓促带错梳子了。
  原来啊,这位领导醒酒的方式是用牛角梳活血脑门。至于说为什么非得用牛角梳,理由很滑稽——他属牛。
  一把小梳子成了梳理你拎包人仕途的工具,秘书就此丢了身份,好在只是给人大副主任拎包的,换成副市长,政治代价就太大了!一把小梳子在梳理你拎包人的仕途。
  有关领导的时间安排,就跟掐钟秒一样,讲究指法技巧,以后再赘述,在此先念段经文:
  早上端茶杯,预约忙排队;下午要开会,计划得后推;酒浆入了胃,作料可劲催;凌晨未回归,鸳鸯把口喂……
  像明莹这样的,完全属于业务型出门,没有时钟概念,动机单纯,目标明确,并不掐准吃饭时间,从对方那里吃饱了还兜满口袋。那是典型的假公济私,明莹是公而忘私,这可能也是这类人始终迈不过仕途瓶颈的一个重要原因,性格使然也就决定了命运,最终浓缩成了“天花板”一样的馅饼了。
日期:2011-02-08 21:46:48

  好在步行街是商业繁华区,周边的街道都有公交车站,我跟明莹下车没走多远就到了。此时的步行街人也不少,大都是拖着滑轮车批发货物的商贩,比晚上显得要安静。那家海鲜酒楼生意照样红火,进进出出的食客络绎不绝。明莹显然是有备而来,先伫立在前面仰望着酒楼匾上的题名,若有所思。

  她忽然转身问我:
  “小范,客家人最讲究啥?”
  “客家人?”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是乡情。”她说着就进了大厅。
  门旁的服务员以为是吃饭的,笑吟吟地问:
  “二位有预订吗?”
  明莹没理会她,反而瞧着我。

  “哦,是这样。我们是市府办公厅的,来找你们老板。这是督察室的明主任——”
  女服务员立刻换了一副脸,冷冷地问:
  “有预约吗?”
  明莹依然不露声色,依然瞧着我。
  眼前这小丫头片子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听到办公厅几个字没当回事,而且口口声声要“预约”,倒像是市长秘书了。
  “跟你们老板见个面还要预约?耽搁了公事你担待得起吗?”我威吓道。
  “这是我们的规矩。”小姑娘丝毫不怯场。
  明莹还是很平静,问道:
  “你们经理在哪?找经理不需要预约吧?”
  “二位请在大厅稍等。”小姑娘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这才离开通报去了。
  “这架子也太大了!”我有些激动,靠在沙发上很无奈。
  坐在对面的明莹淡然一笑说:“正常,你瞧瞧这大厅,从装潢到摆设再到服务员的着装,都很考究的。你注意到没有,门旁的保安穿的可是没有领花的军服,货真价实。”
  “是吗?”我起身走到门旁一瞧,可不是吗?两个身材魁伟的保安一身草绿,站在那里,武装带上啥也没佩,却比那些挂着电棒的保安威风得多。
  过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一个瘦瘦的中年女人走了过来,面无表情。
  “二位是督察室的吧?”她停下步,刻意跟沙发保持着距离。
  坐在她对面的明莹点点头,我转头介绍道:“这是我们督察室的明主任。”
  女经理的脸蛋上终于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来:“你好!明主任。”

  明莹这才起身来握住对方伸过来的手掌,说明来意:
  “是这样,我们受欧阳秘书长的委托,代表秘书长来谈谈‘大排挡’的事。”
  女经理掏出两张卡片递到我们手上,然后说:“上我办公室谈吧。”
  范为按捺不住心头之火了,问道:
  “你能代表你们老板?你能做主吗?”
  女经理瞟了我一眼,朝明莹说道:
  “不好意思,英总正陪着军区首长在北京厅吃饭,腾不出身来。”
  “那好吧,就去你办公室谈谈吧。”明莹见对方拿大压小也没办法了。
  跟女经理也只谈了10来分钟,人家说法院二审都判下来了,就执行法院判决呗,政府总不能干涉法院判决吧。老板不出面,明莹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只好说改天再来。

  出师不利,明莹开足夜车将大包小包的“行李”背进酒楼连个面也没见到,盲流似的被赶出了酒楼。
  范为有点幸灾乐祸,巴不得她首战告败。不过从她口里,范为从中获取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叫英总的是客家人。仅从店匾上的题字者就推断出广东老板的“根”在北方,可见明莹眼光敏锐,思维跳跃,明察秋毫。这点还真把崔志刚比下去了,他都见过那张合影巨幅照了,也没看破广东老板“根”在何方。我顺着明前辈不经易的指点,从那位英老板的“根”部开始顺藤摸瓜,这让我想到了师大党办的那位同学,他祖籍是广东韶关人,在校时就听说过他讲过本市客家同乡会,他的名字也列在了那厚厚的印刷铅字本里,天下客家本一家,他常念叨在口里以示客家人与生俱来的浓厚乡情。他在校时就经常参加同乡会的活动,在秘书处里还挂着个名,帮忙组织一些活动。

  明莹提到的“乡情”让我顿开茅塞,对付这样的老板靠“法”字去“水”已成一潭死水了,而“情”字“心”旁树“青”,甭管什么人,在心里都活着一棵常青树,也都挂满了友情、亲情、乡情,连同爱情之类的绿叶,实质就是个“人情”。“人情”就如同一张通行证,“法”过不去的关口,它“人情”畅通无阻,它更像一种商品,无论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时代还是钻进钱眼里的市场经济,这种商品始终大行其道,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着等价交换,它就是经济杠杆的异种,繁殖能力超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四处繁衍派生,化为带镰齿的网眼,先窥视后捕捉再宰割……

  人情就是一把刀,你借我一把刀,我还你一串肉,刀落之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日期:2011-02-08 21:52:07

  秋末的天气很阴沉,多云的天空像一面粘满水珠的镜子,模糊中却又闪着点点薄明。窗外的树叶已剥落怠尽,一只小麻雀伫立在光秃秃的树枝上,风掀动着它未满的羽毛,它在枝头上战战兢兢的,随风摇摆,它的眼神错乱而仓皇,似乎想找到一片避风的叶子,躲避这清晨的寒气……
  只要没出差,明莹总是第一个进办公室的,自从有了这位大姐,撒迪手里的活儿多出一项来,那就是早上保持那束黄菊的活力,喷点水来滋润。花的主人每天要将菊花放到楼廊玻璃窗外汲取朝阳,然后就静静地站在一旁远眺东方,仿佛随花一道进行着光合作用的实验。
  可能昨天碰了一鼻子灰尘回来,情绪低落,也可能今天撒迪一早就随朱大勇外出了,菊花显得恹巴巴的,毫无生息,最有可能是我范为象征性地打完开水,就没有下一步清洁动作了。明莹站在楼廊窗前有些烦躁不安,平底皮鞋也踩出了声响。
  魏尚文捧着杯子,摇晃着身体进了办公室。明莹跟他打招呼时抬手腕看表发现到班点了,这才回了座位。
  “小范,昨天下午过去谈得咋样啊?”
  魏尚文把撒迪的椅子挪到我桌边,坐下问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