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为囊中羞涩被迫奉行“现代无为而治”政策蛰伏很多年的政府,因为经济的繁荣逐渐变成了阔佬,进入新世纪这位缺乏自知之明的仁兄又开始重出江湖频繁雷人了。自命不凡的国家级机构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其中免去农业税、退耕还林、重视环保、改善美化城市环境、加强乡村交通通讯、增加离退休人员工资、扩大医疗养老等切实落实的政策值得肯定),亲手加强了本国的基础行业垄断,随意低效率地挥霍纳税人的血汗,尤其热衷于捣鼓在它看来能够蜚声四海、大壮国威的虚文。各级基层机构中的多数则主动一个个变身为商业团体,“一切向钱看”,执法是为了捞金,罚款可以提成,创收没有极限,而没有好处和利益的公干反倒无人问津。就职于机构里的个体们普遍利用本国膨胀无边且不受监督的行政权,将公器居然也商品化了,把原本就需要健康化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金权社会。权力商业化、公权私有化,甚至这个早已埋葬封建等级制度的共和国家还局部返祖出现了权力世袭化。从宏观经济管理来看,政府信任的经济智囊团看来既不通晓凯恩斯学说的真谛,更不明白货币主义的要诀(不排除个别专业人士确实懂,但在决策中说不上话或者无奈闭嘴),政府在经济上的所作所为只能让人感慨无知者无畏。
日期:2010-09-18 18:07:41
潮水没有退去的时候,全体的局中人还未知深浅。以投资和出口为核心引擎驱动的中国经济貌似欢快的前行,房地产运动也用它的翻云覆雨手颠倒GDP和众生(“中国黄金十年”的高速增长率有水分,但以货物和服务而非价格与货币计算的年均经济总量增速应该有6%-8%的真实水平,纯属个人依据公开资料推算,供大家参考),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国家外汇储备叠创新高,靠近权力的人们赚得盆满钵赢,不明就里的国人也不乏大批的乐观者。于是什么“北京共识”、“盛世崛起”和“中国模式”这些不知所云的虚妄概念一个接一个出笼和芙蓉姐姐媲美争眼球,部分中国人迷糊了,少数老外也脑子短路了。
“中国模式”的核心说白了就是不遗余力、不计代价的吸引外资;“北京共识”放眼世界有哪几个国家敢于肆无忌惮地侵犯国民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大国崛起”的标志更是军事、经济、政治、科技执世界之牛耳而不是办场很多二、三流国家都曾经承办过的运动会!抽掉后三十年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跨国资金和西方技术,假定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受世界的影响而保持自己的特色,中国自己还剩些什么?中国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哥建议每个热爱思考的中国人仔细掂量和斟酌下这个问题,然后给出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来。
日期:2010-09-18 19:32:39
“美国经济空心化了,中国要承接美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电视上的中国本土山寨经济学家们大言不惭地指点江山、文人意气的挥斥方遒。哥如果在场一定问您老一句:“敢问现代社会经济或企业的‘心’是什么?是制度与技术还是厂房和设备?是活生生的人还是人创造出的商品和服务?”。连这个最简单的基本问题都本末倒置的不入流文人,居然能被国府延聘为幕僚,屡屡在媒体上发表奇谈怪论误导民众,难怪钱学森大师质疑中国的教育和学术能力!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迅疾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也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这是49年以来中国亲身上的第一堂资本主义社会模式的经济危机课,而所谓社会主义在九十年代后期企业大规模改制、国民福利被无情抛弃后早已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幌子)。
美国与欧洲金融界因贪婪无度的信用膨胀和国民毫无节制的消费透支而发生经济地震,面临严重衰退的威胁,中国97年的经济景况虽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却相对平稳,这本是中国经济趁机对内改良自我模式,对外谋求更优势地位的大好机会。就连一向以昏聩呆傻著名于世的中国御用经济学家也看出这场欧美金融风暴应该隐藏着很多扩张中国经济利益的机会了,但是事情的演化让所有的人都跌碎了眼镜。三年后的今天,美国和欧洲经济看似风雨飘摇但却艰难又坚定地一步步走出泥沼,自称风景独好的中国不仅被人摁着脑袋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从经济学理和贸易理论上确实该升,升值也有升值的好处),承担部分平衡产能与消化就业的出口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冲击,而且国内还出现了恶性通胀的明显苗头,高处不胜寒的房地产泡沫也无法再吹大了。真是应了一句谚语:“鸡偶尔比鹰飞得还高,但永远也达不到鹰的高度。”
日期:2010-09-18 21:01:15
面对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经济危机的冲击,目前理论界相对公认的应对治理策略或目标是防范消费大幅萎缩、民众收入锐减和失业快速上升,并从心理学上要注意公众的情绪。中国政府的经济智囊团看来对此通用原则并不陌生,“信心比黄金重要”是有出处的,还真不是中国的创意。但是对应这些原则的具体办法是:
1、减税、退税或缓征税,如此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变相增加民众的可支配收入,拉住国民消费下滑,从而稳定生产和保住就业;
2、政府削减行政开支,将节余资金用于扩大公共开支,补贴企业和国民;
3、整合企业资源,通过兼并重组让强者分担消化弱者的压力;
4、大力扶持本国企业技术进步,凭借国际竞争优势以邻为壑,力争创造新的景气周期;
5、实行临时性质的市场保护政策,防范本国企业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
6、调整本国分配体系,推行逆贫富分化政策,让财富流动起来,资金进入市场带动经济。
上述这些原则,多数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权益之计(其中部分短暂伤害了富人的利益,但西方富人普遍能认识到一荣俱荣、唇亡齿寒的道理;部分有违自由贸易精神),发展技术则是永恒的硬道理。
对比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的所作所为,聪明的读者可以自己解析美国人这几年的所有动作。
日期:2010-09-18 22:05:11
同样面临危机和衰退的风险,中国和西方情况不同。中国企业缺乏技术进步的传统和底气,国内资金泛滥而监管水平很低,利率多年来长期处于低位,贫富悬殊严重,隐性失业率一直很高,资产泡沫严重,产业匹配失衡、部分产能严重相对过剩,外汇储备充沛。
这种情况下正常的运作思路应该是:
1、积极回收流动性。
中国积累的基础货币量过高,部分国民投机性强,需预防生产萎缩了闲散资金冲击市场引发通胀。
2、坚决减税缓解企业压力(本来税收就不低了)。
3、破除基础行业垄断。
一降低社会成本,二让出空间给民营发展,三鼓励竞争。
4、普遍低幅度加薪
此举可以稳定人心和消费,企业负担也不会一下增加很重,而且中国本来就因国民收入偏低而内需不足,刺激消费对企业一样有利。
5、银行和外管局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与重点企业的产业升级
尖端技术西方对中国封锁,但欧美常规先进技术、包括社会智力资源危机期间价格相对低廉,中国外汇正好派上用场。
6、不对称加息
国民储蓄的增值也是提高收入
7、给资产泡沫降温,遏止过度投机,倒未必要彻底刺破。
8、政府裁员瘦身和紧缩行政开支,将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
当下的短板在于国民教育和福利保障,而不是基础设施,企业的发展政府不用代劳。
9、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或者加大补贴力度。
理想的办法是补贴农资企业,让他们低价供给农民种子、农膜、农机、化肥和农药。如此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农资部门和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受影响,这种补贴方式容易操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