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边境的见闻》
第12节

作者: 我本来叫假行僧
收藏本书TXT下载
  某一年的一段时间,“上边”下来检查走私车的事情,在那段时间里,在整个延边地区的路面上几乎一辆4500也看不到。
  从朝鲜往图们输入汽车的地点共有两处(我觉得只有这两处,如果还有其它地点请勿拍砖)。
  分别是距离图们市不远的新基洞和位于图~珲公路大约26KM的地方。
  这两处地方共同的优点就是江道的水面较窄,江套子面积大并有很多高大的土丘,期间灌木丛生、蒿草遍地。

  对于走私汽车活动来讲这样的地形地势非常具有合理性。
  首先水面越窄把汽车弄过来就越容易,另外江套里的环境便于走私活动的进行,更利于车辆过江后的就地隐藏。
  这样合适的地点是聪明的走私分子理所应当选择的。
  包括那辆望风的小解放的停放地点也十分让人欣赏,那个停车地点地势最高、视野也相当开阔。
  无论他提防的目标从图们方向过来还是从珲春方向过来,离很远他就能发现。

  这样优秀的观测地点在曲曲弯弯的山路上的确是独一无二的。
  我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就由衷的赞叹走私人员的智商,他们实在是太聪明了。
  难怪人家在猫论的指引下能大把大把的捞钱,这类事情不是谁都可以搞成的,没有些社会关系和聪明才智还玩不转。
  特别在图们这里,难度更大,因为在买卖双方之间隔着一个另类的朝鲜。
  图们距离日本海并不远,过了珲春的防川就到了图们江的入海口。

  但这里只能看见大海却无法靠近,因为这周边都已经是俄罗斯的领土。
  去往一眼观三国的瞭望景点(左边俄罗斯、右边图们江另一侧是朝鲜、前面大海的对岸是小日本)也只有一条狭长的通道。
  走在其中让人感觉到压抑、耻辱和气愤难平,原因是这里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中国的领土。
  导致这处领土丧失的原因破天荒的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因为清朝一个边防兵遭后人唾骂的愚蠢行径。
  当时朝廷规定边防兵要定期到中俄的界碑处巡逻,这个狗人嫌驻地到界碑的路程远、每次巡逻太辛苦,于是他狗念顿生。

  每次去巡逻时都把界碑背回来一段距离,他以这种超213的方法来减少下次巡逻的路程。
  就这样,在他当差的期限内,有很多国土被他背给了沙俄。
  虽然后来他被处死了,但他的狗命,永远也无法弥补图们乃至整个吉林省直至今天也没有港口的遗憾。
  许多年以来,吉林省的海上运输都是在租赁朝鲜的港口,货物从港口到国内之间通过汽车运输,经边境口岸出入境。
  走私汽车是不方便从口岸经过的,因为那样太明目张胆,哪怕关系再熟关系人也不敢让你那样做。

  此时走私分子的聪明才智又发挥了作用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他们经海路把车辆从日本运到朝鲜的港口,然后再经陆路运到图们江边。
  这个过程主要由朝方负责,在朝鲜,这类能赚钱的走私活动是政策允许的,参与其中的是政府部门而不是个人。
  他们的做法让我充分理解了“有奶便是娘”的深刻含义。
  朝鲜政府那么“伟大”、和中国政府那么友好,私下里却为了一点利益帮助中国的个人走私,这一点是非常出乎我意料的。

  把汽车运过图们江需要双方合作来完成,如果江面封冻,则直接把车开过来就可以,江面不冻时,运送汽车的方法就很特别了。
  首先在朝鲜的江边要把走私车辆捆绑上很大的充气内胎防止它沉入江中,系上钢丝绳后由中国这侧的卡车拖拽过江。
  这个拖拽的过程需要一些技巧,速度快了车辆容易在江里侧翻,速度慢了还担心它沉入水中,因为充气内胎给它的浮力并不太充足。
  所以这样的工作并不是谁都能胜任,为我们运石头的司机就是因为技术好才被连人带卡车一起雇佣的。
  当时的报酬是拽过来一辆车给500块RMB,我不知道他一共赚了多少钱,只知道后来他因为害怕而不干了。

  车辆过来后,或是直接开走或是就地隐藏,这取决于当时所处的某种形势、取决于走私者与相关部门的约定。
  中国这侧的“套路”我不做介绍,只要你已经年满8周岁那就应该非常懂得。
  在这方面足智多谋的代表人物是昌赖星,类似于他那样的组合拳适用又高效,可以击倒任意的相关人物。
  有一句常被用到的话是“钱不是一个人赚的,也不是一个人花的”,“领导”们听了这句话后工作都会非常卖力的。
  给我的感觉是,在当地,了解走私活动和具体走私地点的人都是普通百姓,甚至包括我这样偶做停留的外乡人。

  不知道有走私活动的人都是拥有打击走私权利的相关人员,另外还有就是走私者自己。
  看得出来,走私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我曾经不止一次看见成队的4500从江套子里开出来驶向公路,在那两年的时间也从未听过有走私活动被查处的消息。
  日期:2011-02-27 08:37:03
  虽然走私活动得到了某些方面的关照,但搞得次数多了失误也就在所难免,正如古语所说:“常从江上过,哪有不湿车。”
  曾经就有一辆“渡江尚未成功,人员不再努力”的大型挖掘机抛锚在图们江中间,惨遭走私人员被动的遗弃。

  我是在99年的春天发现它的,它停在26KM那处走私地点的江水里。
  那里是金日成当年从苏联回朝鲜接管政权时的渡江地点,朝鲜一侧建有很高的纪念碑。
  我每次走过那里都总是好奇的四处张望,那一次我张望时就看到了停在图们江里的挖掘机。
  开始以为是清理河道用的,后来才在知情人那里知道它是走私商品。
  或者是98年的冬天,或者是99年的春天, 当时走私人员想把它从江面上开过来,但走到江心时,冰面坍塌,它掉进了江里就再也没能出来。
  当地人对此有很多的议论,大家一致认为渡江失败的原因是驾驶员的技术太差。
  当时图们江属于枯水期,水深也就一米多点,不至于影响到它对挖掘机的操作。
  如果技术过关,那完全可以用挖掘机的挖斗拍碎前方的冰面,而涉水行驶过来。

  假设前方的冰面太坚硬,那就可以用挖斗支起车体,使挖掘机爬上冰面,继续从冰面上行驶过来。
  但无论怎么假设,事实是他最终没能把挖掘机弄过中国来,这崭新的东西,就这样泡在江水中。
  据说后来能拆走的零件都已经被拆走了,剩下的只是空架子,但即使如此,损失也不小。
  图们海关的人员曾经到河边看过几次,但没有什么行动。
  朝鲜方面的人也去看过,同样也没做出什么行动。

  这挖掘机的抛锚地点也真绝了,它处于图们江的正中间,还真不好说它是停在中国还是停在朝鲜。
  也搞不清楚两国都不行动的原因,是怕麻烦还是怕对方抗议。
  最终,这辆挖掘机如何处理的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一直到秋天我离开图们时,它都白白浪费的停在那里。
  我认识一个当地朋友曾经成功的从日本弄过来一辆挖掘机,他用的办法比较特别,程序也繁琐了些。
  他妹妹几年前嫁到日本,他委托妹妹在日本买了一辆挖掘机,并在日本的工厂有序的切割肢解,然后以零部件的名义正常通关进入中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