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一般人所说的好运,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妻子给我的支持和勇气。
出外十余载,虽然给家里寄钱,但每次回家,都是两手空空的。从来没有给家里买过什么东西。
和妻子在一起后,每次回家,妻子都会买很多的衣服和爸妈喜欢吃的,而且,每次都坚持刷自己的卡,所以,爸妈都很喜欢她。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日期:2011-06-04 15:33:34
继续。
------------------------------------------------------------------
有了这个8700刀的订单,也挣了点钱,但每天还是发愁。
因为订单不多,也不稳定。
有一单,没一单的日子,真的难熬。妹妹压力大,我也爱莫能助,因为我还在上班。我也知道的,已经全部告诉她了,但,能不能消化,我真的没有把握。而且,人跟人是不一样上,在我身上行得通的方法,在她身上不一定管用。
妹妹的性格外向,有点人来疯。这一点,在业务开始的初期,帮到了她很多,无论是客户,还是供应商,都对她很认可。
她最后供职的一家做安防的公司,走的时候,好多客户都跟她还有联系。有澳大利亚的,也有南美的,有四五家吧。
虽然做业务员时,订单没有下多少,但是,关系不错。这些客户的主要产品都不是安防设备,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很多产品。
所以,妹妹有时会帮他们采购一些产品,或是替他们验验厂,过来的时候,也会当一下翻译。
正是因为这些关系,熬过了最初的艰苦岁月。
在与人交往方面,我不如她。
日期:2011-06-04 15:48:17
说它好,是因为对于一个初创的公司来说,有一个稳定的客户,意味着你会有固定的收入。
不好,是因为这项工作实在太累了。客户每次都走一个20寸的集装箱,但是,要的东西非常非常杂,有时有百种之多。而且,这些产品的价格都是透明的,附加值不高。你加一点,客户是没有问题的,加得太多,那真的是要了亲命了。真的是血汗钱啊。
日期:2011-06-04 15:53:46
这个客户是黎巴嫩裔犹太人,移民到澳大利亚已经几十年了,是个中国通。经常中国,澳大利亚两地跑。在澳大利亚有一个中型的特色商店,主要经营中国特色的工艺品。
犹太人都是很精的,他当然知道我们做代理后,他可以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有什么事的话,只要联系我们一个点就行了,不像以前一样,有什么问题,都能联系不同的供应商。
这个,其实跟我们的业务一定都不沾边。但是,没有办法,你得吃饭,才能继续做其他事。
于是,我们做了他中国的代理,现在还是。
日期:2011-06-08 21:25:25
继续吧。
-------------------------------------------------------------------
前面说到,写一下自己对各国客户的理解,只是个人看法,不代表普遍。
1.做业务六年,最喜欢的客户是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英国的,澳大利亚的。
2.最令我头痛的,是印度的客户,六年没有做成一个。因为他们总是不断的压价,压价,再压价。
3.最大方的是美国客户。价格只要不太离谱,一般都可以。付款也及时。
4.对品质要求最严的,是日本和德国的。那怕一丁点错误,都得推倒重来。
5.最勤奋的客户,是英国的。整个欧洲大陆,除了英国,八月份都有一个月假期,唯独英国没有,奇怪。
日期:2011-06-11 19:48:25
妹妹公司的办公室在华强北,这几天,看得最多的,就是查山寨的人了。因为深圳很快就开大运会了,所以,政府每天都查。
看来,当初及早撤出山寨市场,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今天有一件很开心的事,澳大利亚公司下了一个20尺柜的订单,全是泳衣。应该可以挣一点钱。
这几天,中国南方都在下雨。上周还在为湖南下雨开心,但最近,下得有点多了,死了几十人。
日期:2011-06-13 10:54:59
第一个创业故事,在前面提过,是关于我父亲的。
因为太久远了,现在仅存一些零碎的片段。好像是87,88年吧,那时我还没有上学。
当时父亲有两辆车,是那种老解放,一辆自己开,另一辆雇了一个人开。后来,他把这两辆车卖了,和另外四个兄弟一起开了一家塑料厂,把旧塑料回收,然后切成一粒粒的塑料,再卖出去。
我有一个叔叔当时是在粮食局的,有点钱,其他叔叔都很穷。所以,实际上,所有的钱,都是我爸和这个叔叔出的。
第一个片段是,机器运回来的那天,汽车进不来。所以,叫全村人用肩扛回来的,非常大,差不多用了几十人。后来父亲买了很多糖果和饼干,请村里人吃。
第二个片段是,家门口建了一个很大的水池,用来洗收来的塑料布。池子很大,大到夏天的时候,孩子门可以在里面游泳。
第三个片段是,旧塑料成捆地仍进那个机器,出来的时候,是变成筷子粗的丝的,要经过一个水池冷却,再由另外一台机器切成一粒粒的。
其他的,就不记得了。
父亲说,当时这个厂用了差不多七万块钱。
后来,因为不懂市场,产品卖不出去,就倒闭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从那以后,我们家一直都很穷。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我和妹妹也上学了。所以,家里一直缺钱。
这种状况,到2007年以后,当我把家里所有的债还完后,才有所改善。
日期:2011-06-14 21:52:44
终于把各位兄弟的邮件都回完了。每一封邮件,我都细细地看了至少两遍。很多是问我怎样创业的,注册公司的,还有怎样克服自己的缺点的。我都一一回了,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只能从我的角度给建议。
不过,有两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1.坚持。2.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还有好多朋友邀请我以后有机会过去玩,呵呵,谢谢了。
日期:2011-06-14 22:08:11
接着写。
--------------------------------------------------------------------
第二个创业故事,是我现在工作的A公司。
2000年,A公司成立的时候,只有20多个人。订单主要来源于老板做业务员时带走的一些客户,到2004年的时候,一年已经并不多可以做到一个亿了。
但那时遇到了发展瓶颈,因为之前所做的产品利润低,而且,逐渐被市场淘汰。有两年时间,销售额都在一个亿徘徊。
2006年,我进入A公司的时候,公司正在转型期,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
到今年,已经可以在这个行业排到世界第三了。
端午的时候,我和一个客户去湖南看工厂。300亩,比现在深圳的工厂大10倍。感触真的很多。自己虽然是一个小兵,但,也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过自己的力量。
从老板的车,就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
2000的时候,是一辆两厢的富康,兼送货,2003变成了一台帕萨特,04年是一台雅阁。07年是一台55万的凯迪拉克。10年变成了120万的宝马740.
这五辆车都还在,老板一辆也不舍得扔,作为当初自己奋斗的见证。
深圳,真的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
日期:2011-06-16 20:24:25
因为父亲年轻时有过创业经历,所以,很早的时候,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有自己的公司,能变得很有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