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回到北京,在东三环的燕莎友谊商城边上的一个写字楼上班,我们办公室旁边有个房地产项目,是九十年代末期有名的烂尾楼,当年叫做瑞城中心,停了十年一直没有动工,在2009年时我们忽然发现这个项目又动起来了。后来知道这个项目原来是被曾伟接手了,和他合伙的还有香港凤凰卫视的老板刘长乐,重新开工之后的项目名称是四季公寓,想必是四季酒店也有份参与这个项目,项目对外的业主公司是长青有限公司。
不过这一次的曾伟没有做棕榈泉时那么幸运,先是赶上了国内调控房价,所以四季公寓一直卖的不好。而不久前,还因为行贿的问题竟然在香港被拘了。
说说当年其它一些地方的房价。2003年的望京还是一片荒凉,沃尔玛、新世界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华堂、华联也都没有开张,我们当时能够念出名字的小区就只有一个望京新城,房价五千多,我们当时觉得已经是天价了。只有通县这样的地方才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可以梦想的地方,2003年时的房价是三千多一平米。
买房子这个事情对于像我这样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不敢想象的。我办公室有个同事,比我早两年毕业,2003年时正在到处看房子,我们正在做的项目他自然是不敢问津,所以只能去看别的项目了,当时工地附近正好有另外一个项目,阳光上东,还没开盘,刚打出来广告,我们觉得这个楼应该不会太贵,就撺掇他打电话去问,结果对方说他们的定位是一万左右,我们那位同事是红着脸挂电话的。
后来我们听说2004年他在望京买了房子,五千每平米,我们已经觉得他很有钱了,能买得起五千一平米的房子。
因为实在是生活的太郁闷了,2004年我就离开了北京,到外地工作了两年,2006年初,我攒了十万块钱杀回北京,又开始到处看房子。
因为之前比较熟悉,再回来后我还是住在望京,跟人合租了一个房子,月租九百。2006年望京华联刚刚开业,沃尔玛也开始动工,机床研究所对面的正时家具已经迁走,那里夷为了平米,准备动土盖新楼,西门子正在盖新办公大楼,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了。
一看房子才发现,虽然攒了两年的钱,可是房价也水涨船高了,2003年望京的房子是五千,2006年已经涨到了八千以上,连通县的房子都已经涨到了五六千了。这么一算,如果我2003年不离开北京,在望京买一套八十平米的房子,总价大约四十多万,可是到了2006年的时候就要六十五万了,我这两年攒了十万,可是买一套八十平米的房子要多掏二十五万。
这一次我看了不少房子,第一站是望京的嘉美风尚,当时网上的价格是八千五,我比较了半天,觉得这个比较合适,可是买不起太大的,最多只敢奢望八十平米左右的两居。到现场看房时,感觉十分惭愧,因为其它人都是西装革履开车去的,我穿着圆领体恤步行着就去了,不过售楼小姐素质很高,还是很高兴的接待了我,但是很遗憾的告诉我,八十平米的现在不能确定,需要等消息,如果是三居的马上就可以定。我并不是不喜欢三居,但是没有钱,所以只能失望而归。数个礼拜之后,这个售楼小姐又联系过我,说两居的是有了,不过要九千五一平米。因为愤怒售楼小姐的行为,而且也觉得价格有些贵,所以我最终放弃了这个楼盘。前几天我和老婆一起路过这里,看了二手房中介的标价,已经是两万五一平米了。
看了几个楼盘之后发现,从网上看到的价格,通常都比现场实际报价要低,在2008年政府调控房价时,情况则恰好相反,现场问到的价格总是比网上的标价低,还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回头来看,2006年正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开始风起云涌的一年啊。
接着看过的一个楼盘是明天第一城,也是当年比较热门的楼盘,当时标价七千,我当年好容易弄清楚了立水桥在哪里,也去走了一遭,觉得还不如在望京合适呢,然后就放弃了,现在这里的标价是一万九。
还看过一个叫做炫特区的项目,当年的价格是八千五,去现场看了之后才发现,2003年刚毕业的时候就陪同事去看过这里的房子,那时的房价是五千五,写到这里我特意上网去搜了一下,现在这里的房价是两万四。
我也去不少的房展看过,不过房展的情况实在是太混乱了,浪费时间还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还不如从网上看来的有用,有一次终于看到了一个房子,在西三环,价钱也算合适,长期以来,我一直活动于北京东部,很少到西边,就和一个同事一起跑过去看了看,本来人家是有看房班车的,我们觉得坐他们的车去太没面子了,就自己坐车过去,先坐一号线,出了地铁之后又倒公交,然后又按照他们的地图七拐八拐,走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在一堆立交桥交叉的拐角处看到了那个项目,可是我的朋友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结果我们在几乎就要到达目标的时候撤了。
当年在北京西边还看过一个房子,叫做荣丰2000,2006年时大概卖八千多,这个项目不止房子的户型十分奇怪,还建在火车道边上,我一直很好奇,什么人会买这样的房子,不过现在即便是这样的房子,房价也在两万以上了。
后来我也去过几次北京西边,一次是去看一个十年未谋面的高中女同学,还有几次就是接送现在的老婆了。每一次去都是在晚上,总是感觉立交林立,阴气森森,没有留下太好的印象,所以也就放弃了在西边买房子的想法。
2006年的看房史就这么结束了,最后还是没买,没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年囊中羞涩,自己中意的房子都买不起,买得起的又不喜欢,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当时觉得北京的房价已经很高了,应该是快要跌的时候了。
2006年之后,我又离开了北京一段时间,再次回到北京是在2007年底。进入2008年之后,房价在政府的调控下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下跌,可是即便如此,与2006年时的房价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2008年连通县的房子都涨到了一万以上,望京的房价最高曾经冲到了一万五以上。
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是在这段时间买得房子。我认识的一个女生,2008年时以一万一的单价在望京买了套二手房,还有一个朋友以一万三的单价在西四环买了一套新房。
我当时仍然坚信房价必跌。可是我的现任老婆不干,再加上双方父母的压力,虽然依然看空,可是考虑到爱情无价,所以也就忍痛出手了,在年中的时候,以一万三的单价买了现在的房子,七十八平米,总价一百万还多,首付了五十万,还有十年的贷款,月还款六千二百一十八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