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货币惹的祸——透过金钱来解读历史》
第12节

作者: Lov_vinccy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岁那年,宛令(县长)文种见了一介平民范蠡,相见恨晚,结为知己。5年之后,在范蠡鼓动之下,两人相约离开“以血统论英雄”的楚国,“移民”目的地是越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移民到越国的范蠡和文种起初并没有得到越王重用。
  公元前494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一败涂地,国破家亡穷途末路之时,启用文种范蠡,范蠡献上“卑辞厚礼,乞吴存越”的策略,并与文种一起拟定了九种灭亡吴国的方法。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由此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日期:2012-05-08 18:47:44

  文种范蠡的辅佐之下,21年之后公元473年,越国终于灭掉吴国。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举国欢庆之时,范蠡却谢绝封赏,悄然离开。
  同时,范蠡还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文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此人脖子长嘴尖,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还不赶紧离开?”
  文种想,兴越灭吴,我这么大功劳,苦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了,咋能离开呢?
  文种的结局是被越王赐剑自杀。

  范蠡则变更自己的姓名为“鸱夷子皮” ,去了海边隐居致富。
  “鸱夷子皮”的意思是,“生牛皮做成的袋子”,取这个名字,估计是为了警醒自己,因为范蠡的杰出老乡伍子胥,对吴王夫差忠心耿耿,却因为范蠡文种的离间计而被吴王杀害,伍子胥死后尸体被装入“鸱夷”投江投江。想想文种的结局,再想想遭自己陷害而死亡的伍子胥,这个名字太有警醒意义了——大概,范蠡终于明白,那些君王们从来都是些自私透顶的混蛋,我们在这里为了他们而献计献策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惜陷害自己最欣赏和敬佩的人,可换来的却是文种的被杀……

  tmd,还是政治乌黑,挣钱实在啊!
  日期:2012-05-08 18:48:50
  人人都知道范蠡富,却不知道范蠡开始致力于伟大的“赚钱”事业之时,已经68岁。
  人人都知道范蠡富,但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富,史书资料上要么笼统说他“财聚巨万”,或说“经商治产,获利千万”,而他自己则说有“千金”之多。
  其实史书上写不清楚他有多富也是很正常,因为春秋那个时期,究竟拥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称作“富”可能都还有待定义。比方说,是家里后院养了成堆的猪马牛羊,还是粮仓里装满了粟子小麦高粱(水稻玉米那时中国都还没有),亦或墙壁上挂满了狐皮、貂皮、虎皮,或者仓库里藏满了金银珠玉?

  想来想去,大概只能是铜片片了,因为那个时候铜片片很少,价值也很高,“千金”就应该是一笔很了不起的财富。
  隐居海边先富起来的“鸱夷子皮”名气太大,惊动了齐国中央领导,太子于是亲自拜访,并任命范蠡为丞相,求富国之术。
  范蠡于是在齐国当了三年丞相,齐国政通人和、国富民旺。
  日期:2012-05-08 18:51:53
  范蠡再次急流勇退,把相印还给齐王,恳请自己回家养老……

  齐王问了,鸱夷子皮,这相国职位,天下万人求之不得,你为啥不愿意做呢?
  鸱夷子皮感慨说,自己一个白手起家的平头百姓,当官能当到宰相,赚钱能赚到千金,已经到了极点,人生不要太完美了耶,容易让神仙嫉妒啊!
  所以,范蠡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离开齐国。
  离开齐国之后,范蠡再次迁徙到陶(今山东定陶附近)这个地方居住,再次白手起家,“逐什一之利,操计然之术”,很快就又一次“复赀累千万”,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
  只追求1/10的利润,根据各种因素相机而动,居然再次累积了千万家财!?
  人的财运来了,扒稻草都能扒出来黄金,这财富来得真是挡都挡不住啊!

  就这样,范蠡被后世被尊为财神,而“陶朱公”特成了超级富豪的代名词。
  在人们对钱还没有多少了解的那个时代,陶朱公对物价和钱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发现商品的价格涨落总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面对这种情况,要想挣钱,就要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则币于其行如流水”。
  也就是说,在一种商品价格极低时,要像收藏珠宝玉石一样买入,而在在价格昂贵时,要把它当做粪土一样卖掉,这样你的钱币就会像水一样的流转起来。
  日期:2012-05-08 18:52:20
  对于实业投资,范蠡也很有自己的看法,“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意思就是说,夏天要考虑投资皮毛,而冬天则应该考虑投资薄纱,干燥的年份投资造船,湿润的年份投资车辆,以满足未来的市场缺乏的需求。
  道理极其简单,只是,世人几人能够心领神会并据此谋断?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是当世“股神”巴菲特的名言,两者可否有什么区别?
  巴菲特懂了,他只是买卖股票,成了世界首富。
  进一步的,陶朱公还认为,粮食价格不能太低,谷贱伤农,也不能太贵,谷贵伤国,粮食价格低的时候收购粮食储存,高的时候抛出,一方面可以挣钱,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家安定——这就是著名的“平粜”理论。
  忠以为国,义以助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陶朱公实在羡煞我等芸芸众生!
  用事实说话,用道德经商,范蠡可谓是我国儒商之鼻祖,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浙商、苏商、徽商、晋商,包括天下闻名的“宁绍帮”,都是将陶朱公奉为商圣。

  日期:2012-05-08 19:00:52
  第二部分完。
  从第二部分里面,大家不知道看没有看出来我这个连载的讲述思路。
  ——首先,普及那个时代的货币的基础知识,了解当时的金钱的情况,这部分内容都能从中国货币史上查得到;
  ——其次,讲述这个时代的兴衰与时代货币的变迁情况,使得大家了解金钱以及附着于金钱的东西,对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时代的影响作用;

  ——最后,我要讲一个玩钱的人,从普通商人的角度,看看他们是如何的方式挣钱,这种挣钱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个人、对社会……
  以后,我每一部分都会尽量按照这个思路来讲,这就是我说的,我讲的,与前面那些书的思路不一样的地方。
  普及货币知识——货币变迁影响——商人挣钱方式……
  日期:2012-05-08 22:24:43
  但更多的,还是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关,与内部经济贸易的频繁程度有关——
  中国用铜钱,最主要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人太多,需要的货币量大,当时基本封闭的环境下,金、银的量都太小,不能满足要求。
  实际上,到了唐朝中国人口和经济贸易都大幅度发展之后,连铜都不够了,所以才发明了铁钱、纸币等……
  日期:2012-05-08 23:27:55
  至于范蠡,说不上他是道家还是儒家,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意识,只是后世他被称为商圣和儒商是事实就行了。
  日期:2012-05-08 23:38:1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