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是一种高级布料,也是鲁国和梁国的特产。
多新鲜啊——穿敌国的衣服也能报仇?
日期:2012-05-08 17:44:29
不仅齐桓公自己穿绨衣,而且下令大臣们也都必须穿绨料衣服,说是上层人士的象征,就像现在阔人们都流行穿什么阿玛尼、普拉达一样。
国君和大臣们穿的东西,就像张学友的歌一样,很快在齐国流行起来,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全都穿绨料衣服,绨料价格大涨。
这个时候,管仲特意对周边的商人们说,你看,我们的老百姓这么爱穿绨衣,我们有钱,但是不会做这个东西,你们能不能帮个忙,让临近国家多织点绨料?
当然,我们付钱,齐国出10匹3金的高价购买如何?
有钱赚,不挣是傻瓜啊!
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赶紧把绨料运到齐国卖高价、赚大钱,鲁、梁二国国库收入随之猛增,两位国君高兴得不得了。
日期:2012-05-08 17:45:15
不仅齐桓公自己穿绨衣,而且下令大臣们也都必须穿绨料衣服,说是上层人士的象征,就像现在阔人们都流行穿什么阿玛尼、普拉达一样。
国君和大臣们穿的东西,就像张学友的歌一样,很快在齐国流行起来,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全都穿绨料衣服,绨料价格大涨。
这个时候,管仲特意对周边的商人们说,你看,我们的老百姓这么爱穿绨衣,我们有钱,但是不会做这个东西,你们能不能帮个忙,让临近国家多织点绨料?
当然,我们付钱,齐国出10匹3金的高价购买如何?
有钱赚,不挣是傻瓜啊!
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赶紧把绨料运到齐国卖高价、赚大钱,鲁、梁二国国库收入随之猛增,两位国君高兴得不得了。
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鲁梁的国君,要求他们的百姓都去织绨。
日期:2012-05-08 17:46:09
一年之后,鲁国、梁国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出动,忙着织绨运绨,放弃了农业生产。
一看时机成熟,管仲又劝齐桓公改穿帛料衣服,并且下令不让大臣和百姓再穿绨衣,与制服楚国的方法一样,关闭边界,不再与这两个国家进行贸易。
仅仅十个月后,鲁国、梁国饿死的民众已经是一个挨着一个了,两位国君赶紧下令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但为时已晚,粮食是不可能在短期内产出的。
鲁国、梁国粮食价格飞涨,国内经济几近崩溃,而从齐国买粮食呢,齐国要价是每石上千钱,实际上齐国国内的粮价每石不过才十钱。
这下彻底把鲁国和梁国搞趴下了,鲁、梁两国后来不得不都归顺了齐国。
在另外一个邻国代国,管仲搞了一把“购狐”运动,这次想你也想得到了,无非是“买鹿”、“穿绨”的翻版——代国人忙于捉狐狸而耽误了农业生产,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代国国王只好投降齐国,祈求庇护,齐国又是一兵未动获得了大块地盘和大量人口。
就这么搞了几把,既没有掠夺民众,也没有派兵侵略他国,齐国一天天的强大起来。
日期:2012-05-08 17:58:32
额外要说的是,管仲的改革不仅仅包括挣钱这一块儿,还包括有其他的方面,比方说选拔人才、大炼钢铁、量核土地、开办妓院等……
不妨也一一说说。
日期:2012-05-08 18:02:19
先说选拔人才——当贼头的葛优都知道,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
不光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春秋时期也一样!
管仲也认识到,人才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基,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管仲在齐国建立人才选拔制度,不像当时的其他国家总是讲究人才出身,反正齐国规定提拔人才不看出身(可不嘛,管相国本人就是小商贩出身),经过三道审查评选之后,有才华的人可以担任助理丞相(“上卿之赞”)之职——后来,管仲的好助手副相国宁戚就是这么给选拔上来的!
日期:2012-05-08 18:03:27
大炼钢铁的事儿
春秋时代是铁器时代初露端倪的时代,啥叫“初露端倪”呢?
一句话——铁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所以要炼铁!
因为青铜器质地较软,除了铸钱币和造炊具、礼器(比方什么大方鼎之类的玩意儿)之外,无论犁地还是打仗,铁器才是关键。你家里有铁刀铜勺,从来没有铜刀铁勺,就是因为铁器虽然会生锈,但是依然比铜器锋利、坚硬。
在冷兵器时代打仗,靠的就是人砍人,如果你的武器比别人锋利、坚硬,想想都知道你占多大便宜。
在春秋时代,军队强大不强大,除了看人数多少、马匹是否强壮、战车是否齐全,另外一个要看的,就是你手中掂的家伙是青铜还是铁器。
如果说晒盐赚钱是为了富国,那么炼铁打铁就是为了强兵。
日期:2012-05-08 18:05:01
党中央每次下发文件,1号文件都是有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为啥呢?
打仗要靠农民来当兵,吃饭要靠农民来缴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没有粮食吃,你思想再先进,理论再完善,国家也是要出大乱子滴。
管仲改革那会儿,齐国土地政还是“井田制”呢,是落后的奴隶社会土地制度,管仲就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这一下打击了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奴隶主,也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日期:2012-05-08 18:11:43
不管管仲改革做了多少工作——但其核心工作绝对是挣钱,而且其他工作都也必须依赖挣钱的基础上来开展。
比方说,大炼钢铁,总不能像新中国1958年1959年那样吧?饿死几千万人炼钢铁(听见有人说没饿死人),管吃管住的,那不要钱!
再比方说,稳定三农问题,没有钱咋稳定,管仲就是利用国家挣到的钱,提出了一个叫做“环乘之币”的货币政策——其实,就是为全国农民搞了一个小额农业贷款银行,歉收了发放贷款,丰收了收缴余粮,主要用来救济贫户、保障生产、减小粮价波动、避免农户破产和逃亡,进而保障农村能够为国家持续供应充足的粮食和兵源。
日期:2012-05-08 18:12:59
“尊王攘夷”,我们从小的历史课本上就学了(这个词后来还被日本学了去,作为明治维新时期人们推翻幕府政权的口号)。
“尊王”嘛,就是即尊崇周王的权力,说白了就是拉大旗,作虎皮,找个好名头。
由于当时周天子式微,没啥人理他了,齐桓公这样强大的诸侯王号召大家都尊崇他,而且谁不尊重的话,齐桓公还出兵打他,周王的那个感动啊,鼻涕眼泪都出来了,总得给点回报吧——公元前651年,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
在齐桓公之后,学会这一招的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董卓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典型的偷学,曹操还最终让自己的儿子曹丕成功夺取汉室天下。
连反贼们都学会了!君不见后来的诸侯王们发动叛乱,每次都是“清君侧”的大口号?
日期:2012-05-08 18:13:4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