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冷笑一声:还大学生呢!》
第6节

作者: 水风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6-5-12 22:08:33
  因此,大批量的招聘应届毕业生来适应公司的日益扩展的规模,公司这部棋子着实走对了。
  我想,在深圳如此多的企业里,和我一样,如此频繁地接触如此多的应届毕业生的人应该不会很多,从招聘、培训、上岗,我和他们保持着联系,他们会亲切的称呼我为“姐”,我是他们进入公司后最为熟悉的人,他们渴望的从我身上得到他们的答案—他们的未来和公司的联系。
  日期:2006-5-12 23:13:19
  许许多多从外地学校毕业过来的学生被美丽、兼容并包的深圳吸引,怀抱着理想奔赴过来,在屡经打击过后,在拥挤的人才大市场,或是在不那么拥挤的高交会场,我们张贴的招聘广告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那些没有工作经验、专业无优势而屡屡碰壁的应届毕业生。和许多次的招聘步骤一样,我们在收取简历的同时非常诚恳地告诉他们关于我们部门员工上班的特点—三班倒,没有节假日,部分岗位户外工作,需要能够承受连续8小时的户外工作。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但是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急于寻找一份工作远远比所谓的“苦”更要来的真实,因此他们一再强调自己的坚强和以前所经历过的艰苦,对于期望的薪酬,他们无一例外的怯怯地说1500-1800。我只能感叹如今毕业生是越来越廉价了。

  等其他去会场收简历的人员在自己的面试清单上勾选好他们的心水人选后,我就要开始把可以过来参加考核的人员基本情况列成清单。古的面试清单上最为简单,基本除了什么沟通好之类的寥寥数语,便找不到其他东西了,但是他选人的速度很快的,事实上,这样子确实是近凭着在招聘会场寥寥数语看看印象来决定的。我、瑞和经理的清单上记载了比较详细的信息,也有便于回忆起应聘者本人以及方便我做人员清单,我略略数了人数,发现人员过多,于是告诉她们我要减人,他们说让我自己减,于是我开始看简历,把如下情况的人员去除开去:

  1、简历上基本情况不写的,有一个人附上学校成绩单,竟然不愿意告诉我们他毕业的学校名称!还有人连自己出生年月不写,如果不是其他条件好,例如英语六级等,则删除
  2、更换工作太频繁的
  3、年龄超过30的
  4、简历排版混乱的(遇到一些排版非常奇怪,有成绩单,但找不到毕业院校的名称,或者是找不到其出生年月、毕业时间等重要的信息,让人看着很辛苦,就干脆直接扔到一边去了。)
  5、有多年工作经验,并且非常优秀的。
  就这样,我自己一口气去掉十几个人,然后才开始做清单。下午,经理给了我几份特殊简历加了进去,我之前所在小组的主管打电话问我他推荐的那个人是否确定可以参加考核,我说:“没有问题,已经在清单上,但是我不能保证他考试是否能够通过。”其实试卷就是我出的,但是作为招聘小组的成员,出于职业道德,我出好试卷后,就把试卷锁在了柜子里并拒绝透露试题。最终这个人考了低分被淘汰了。

  就筛选人员参加笔试这个步骤,我有了一点掌握应聘者生杀大权的味道。
  日期:2006-5-13 15:42:01
  有一个人,是XX知名外资企业的生产主管,却来应聘,而据我所知,在这家公司的主管收入是将近1万的,因为我老公就是这家公司的,因此我打电话过去给我老公,他告诉我他虽然在公司工作很多年了,但是离开是因为品德问题被炒掉的,全公司都知晓这件事情,我并不是仅仅这样一个原因要淘汰他,虽然这也是一个因素,另一个原因是此人工作多年,大抵会有些油滑世故,并且收入也不能满足他。因此我便把此人除名。

  而事实上,我之前提过的,几乎不这样做前科调查的,不纯是因为我曾经的经历,而是公平性。我想起一个人,是去年我们招聘的A君,因为电话通知他通过笔试的时候,我感觉到他几乎是跳了起来的感觉,电话那边他啊的叫了一声,这个情况我和其他人也说了,因此瑞认定这个人会过于情绪化,太富有感情,并且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还说喜欢做诗,是个怪人。但在最后招聘小组人员投票决定入职人选的时候,出于他对这份工作的热诚产生了同情心,我给了他很关键性的一票,他于是留了下来。后来由于我和他们在培训阶段想出时间比较长,我的亲切很容易得到他们的信任,这位同事因为一件事情需要请教我而单独请我吃饭,并坦诚告诉我之前的工作情况,我才知道他是被原来公司炒鱿鱼的,而不是他所说“不满公司同事糜烂的生活”,当时我们听他这样说的时候便产生好感,认为这个人非常认真和正派,也就是这点为他争取了票数。我听了事情的真相后并不惊讶,因为像他这样的人,估计在那样一个海上作业的公司,不同流合污有一定的可能,被炒得理由估计是不太合群罢了,如果我们电话询问他的前任主管,估计我们毫不犹豫的不要他了,如果人人都那样做,人才市场上肯定很多冤屈的人才被无情的抛弃。

  日期:2006-5-13 15:45:04
  面对他的坦诚,我也如实相告我们投票时的情况和对他的正面的评价,并鼓励他能够努力工作,我当时有些害怕他因为无法与人共处而出什么问题,毕竟是我力争他进公司的。不管怎么样,虽然不是特别出色,他顺利转正,据说他那个组别的头头还挺喜欢他的干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