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第36节

作者: 戴小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开篇明义,他觉得前面一本关于聂小倩的故事用后世笔墨太多,也就是说太像小说而不像这个时代的唱本。虽然他估计德艺坊的赵苍靖老坊主会用《足本绣像倩女幽魂之聂小倩词话》这个书名,但里面当真没有多少的唱词。他固然自信故事好,但要想迅速成名,里面还是得多添加一些唱词,因为这个时代故事靠说书人两片嘴巴传播,唱词多,表示琅琅上口,可以让许多不识字的也能哼上两句,而唱词少或者没有,传播的时候就会出现[哈雷彗星和哈雷将军]那样的讹变,毕竟让不识字的人组织语言未免勉强,再经过传播,走形几乎是必然的。

  想要一个故事不单单只在读书人当中传播,那么,多添加唱词就是必然的了,要知道,一个雕版大约可以印三四千本,再多,雕版损耗字迹就模糊了,也就是说,你再版十次,也不过三四万本。
  而大明朝多少人呢?如今朝廷在册大约六千万,从洪武开国到万历几乎就没变过,但实际上,开国两百多年,人口居然没增加,这简直叫人笑掉大牙,按照史实来计算的话,明末年间经过无数次农民战争加上满清入关的屠杀,到了满清乾隆朝还有三亿人口,这是由于摊丁入亩的彻底贯彻实行,让原本没登记的人口浮出水面了。
  如此估算的话,万历十年怎么也得有两到三亿人口,那么,朝廷只有六千万人,其余人哪儿去了呢?
  像乖官,他考上县学以后,户口就从纳税册中勾掉了,也就是说,他加上他郑家的人,一家子就从大明朝消失掉了。
  出版三万本书,相对于大明朝三亿人口,实在杯水车薪沧海一粟,要想得邀大名,起码得让天下三分之一的人晓得他郑乖官写的词话唱本。
  故此,这一本白娘子,无论如何,要在里面添加唱词,就像一些民间剧种,大字不识一个的妇人从头到尾能唱个几百上千句,但你若让她从头到尾把故事讲囫囵了,却未免都有些强人所难。
  一开篇,乖官就直接点明主题,“千年白蛇化人身,大士指点来报恩。欲求前情何处在,西湖高处断桥横。途径山林遇劫匪,剑来拳往施绝艺,胜负分明相告饶,共为女身亦同类……”

  要是把故事情节全部用长诗写出来,未免剧透太狠,所以,乖官八句一写,剧情诗后面就是敷演故事,讲诉一千七百年前小白蛇在深山修炼,被捉蛇人捉到,幸亏小牧童相救,一千七百年后,白蛇褪去妖身化作人形……
  刷刷刷一路写,下笔如有神,很快写到白素贞出山,放下笔来,揉了揉手腕,数数字数,对于到宁波之前写完这本还是有信心的。
  这时候旁边凑过来一张俏脸,白生生的,把乖官吓了一大跳,下意识之间,手上的毛病就当是宝剑挥了出去,等看清楚是那位颜小姐身边的小丫鬟时候,毛笔早在对方脸蛋上画了一道魔痕来。
  一收笔,乖官瞪着她,“你干什么?鬼鬼祟祟的,要是我手上是一把刀,你的脑袋就搬家啦!”说罢大声喊:“大头,大头。”
  “少爷。”单思南从外面探头,乖官指着小丫鬟问,“你跑哪儿去了?她怎么在我这儿?”
  “少爷,我在清点那些相公们送的东西呢!少爷,发财了,又多了三百多两银子,还许多上好的貂皮,人参都有一根,阿爹说光那根参起码能卖二百两银子。”单思南满脸的兴奋,人参在明朝的医生看来,能治一切男女虚症,医书《金匮要略》就把肺痨归类在虚损范围内,单赤霞屡出九边,无非为了能弄些好参,而能卖到二百两的参,虽然不像武侠小说里头所谓千年人参吃了能增长一个甲子功力,在药店也已经算得上极品参,大多都是富贵人家买回去存着,给病重的人吊命用。

  所以,单赤霞很高兴,二百两银子花时间去赚,终究能赚到,但上品的参,并不是说买就能买到的,他屡出九边,这样品相的好参也只见过一两回。
  乖官哦了一声,问是谁送的,大头说是在那位高高大大的公孙相公所送的担挑里头寻着的,乖官揉了揉下巴,心说怪不得公孙聂自承以后要继承家业做买卖,感情家里头买卖不小哇!
  这个就是读书人的好处,儒林外史里头写范进中举,后来范进死了老娘,欠三百多两银子的债,被张静斋窜掇着出去打秋风,寻摸寻摸,也有钱了,可见读书人互通往来,这也是乖官说[朋友有通财之义]那些秀才们一个劲儿笑的缘故,若没有这等好处,谁还肯十年寒窗。
  他想着,就吩咐大头把这些收到的礼单一笔笔记下来,所谓人情往来,有来有往才对,日后生发了,免不得还有花钱的地方,因此对多了几百多两银子倒是并不太上心,要想富贵出一点儿名堂来,在大明朝,十万两是一个坎儿,就像是武略将军副千户段天涯家里头一般。千万不能把德艺坊赵苍靖老坊主说的[本县县尊一年俸禄四十两]当真,哪儿有光靠俸禄生活的大官人,大明朝除了一个海瑞,就没第二个。

  这样看来,这眼下接近一千两银子,就不算什么了,勉强算个殷实人家,但作为一个读书人,尤其是有名气的读书人,这点银子是万万不够交际往来的,除非乖官甘于平淡,老老实实在市井做个普通人,但这实际上不可能,因为他老爹的病,那是要花大把银子的。
  大头光顾着兴奋,数银子十分开心,顾不上服侍少爷了,得了乖官吩咐,转屁股就走。看大头又走了,乖官耸了耸肩,看着一声不吭的小丫鬟,“你叫什么?”
  “奴婢叫小倩。”小丫鬟眨巴眨巴大眼睛,眼神里头尽是倾慕,原来这位郑小相公还会写唱本,写的真好看哩!忍不住就想往下看,“小相公,你这个唱本,后面白素贞去杭州找到那个小牧童了没有啊?”
  乖官有些啼笑皆非,拿了汗巾给她,让她先擦擦脸上的墨痕,“你叫小倩?这名字倒是跟我前面一本里头的女鬼一个名儿……”
  小丫鬟拿着乖官的汗巾,正擦脸上的墨痕,听了女鬼二字,啊一声跳起来,乖官仔细看她,年纪不过十四五岁样子,脸蛋儿嫩得像是剥了壳的鸡蛋,眼睛一阵颤动,眼睫毛就跟两排羽毛扇一般,一身青翠的蜀锦裙子打扮,左边手腕上还戴着一个翠色的玉镯子,两个丫髻松松地挽在左右太阳穴上面些,各有一缕青丝挂在耳边,就如晏几道所谓[垂螺拂黛],实在是个小美人儿。

  当下,他就笑着道:“别怕,我书里头的狐仙妖怪什么的都是有着善良的心肠的……”说着,看她脸颊上墨痕有点没擦干净,下意识就伸手过去,用指腹帮她揩干净。
  小丫鬟小倩顿时屏息,身体僵硬,脸上腻腻吐出一层橘色,慢慢地越变越红,一直渲染到脖颈,耳朵旁边那些可爱的绒毛也刺了起来,却是紧张得比见了鬼还可怕似的。
  乖官一看,当即就反应过来,自己这个举动有些暧昧了,尴尬缩手回来,“这个,小倩姑娘,你还没说找我干什么呢!”
  小丫鬟低下脑袋,下巴都快埋进胸脯中间了,蚊子哼哼一般低声说:“我家老爷请小相公过去一晤。”
  她是得了颜氏老船主的吩咐,请乖官过去说话的,到了乖官的船舱内,发现乖官趴在矮几上写字,好奇过去一看,就看入神了。

  看小丫鬟这幅模样,他又不是初哥,如何看不出情窦初开的样子,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心说自己貌似才十三岁,毛也没长一根呢!怎么这些女施主一个个都叫自己无话可说呢!却不想想自己九岁就娶了小妾是什么个道理,更何况大明朝的女孩子十三四岁明白男女之事实在很正常。
  这玩意儿就像是心理障碍,好比后世司法解释[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偶尔和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而他自己,连十四岁还没满,他觉得人家太小,可人家,似乎却不嫌弃他小……
  这真有些挠头,乖官想抓耳挠腮,犹豫片刻,还是当什么都没看见罢!装傻。
  他掸了掸衣裳,正色道:“那,我随你去见你家员外。”
  小丫鬟鹌鹑一般,低着脑袋转身,[砰]一脑袋撞在舱门上,啊了一声,捂着脑袋急急忙忙往外头走去。

  乖官苦笑,跟在后面。
  颜氏船主的房间在顶舱,门对门两间房舱,小倩低着头走到门口,“老爷,郑小相公来了。”
  “快请。”
  小倩旁过身子让乖官进去,乖官对她一笑,迈进舱内。
  等他一进去,小倩顿时双手捂着脸蛋,心说丢死人了,这个丑可出大了,小姐要是知道了,不定怎么笑我呢!
  乖官一进去,一股豪奢气象扑面而来,迎面的地上铺的是波斯地毯,进门的角落放着一尊斑驳的香炉,古色古香不晓得是哪个朝代古物,里头烧的是龙涎香,有一道帘子遮着里头景致,那帘子都是一颗颗珍珠串起来……

  卧槽,这就是大海商的豪奢啊!
  他眼珠子转了转,这些虽然在他心底其实不算什么,后世的珍珠都论斤卖,淡水养殖珍珠拿到大明来估计能卖出夜明珠的价钱,但在大明朝,当真是极品富贵。
  一直枯瘦的手掀开珍珠帘子,是那位颜氏老管家,微笑着请他进去。
  颜氏船主看他一身月白色儒衫,就那么不卑不亢走进来,心里面忍不住就赞了一句。
  从榻上起身,他笑着拱手,用的是读书人的礼节,请他在塌上坐定,旁边老管家奉上香茶,乃是琉璃盏,里头泡的雀舌,茶叶在透明的茶盏内上下浮动,宛如一幅风水图画。
  乖官随口喝了一口,感觉还凑合,就道:“可是南直隶境内小茅山的雀舌?”
  颜氏主仆二人一愣,看他的神色都有些猜疑不定了。
  明朝实际上已经有了茶叶炒青,但不算普及,大多数还是煮茶点茶,也就是日本茶道那一套,而泡茶非豪奢人家不能享用,因为泡茶要观赏,要看茶叶在水里面上下浮动宛如文人水墨画一般的意境,需要琉璃盏,这琉璃盏可不是后世两块钱一个的玻璃杯子,扔点茶叶进去用水一泡就能欣赏茶叶在水里头上下浮动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