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第19节

作者: 戴小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就是大明人的习惯思路,就好像写才子佳人书,你若是没有后花园小姐赠金,男主角最后没中状元,那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把手上的泥土慢慢撒在坟头,郑乖官扭头对不远处单思南喊了一句,“大头,拿笔墨过来。”
  单思南嘀咕着,不满地慢慢蹭了过来,郑国蕃瞪了他一眼,一伸手,单思南嘟着嘴巴把笔给他,他拿起笔来,在准备好的木牌子上面写道:以色列的小孩想吃面包,上帝却给了他圣经,妙龄的画扇想要一个好丈夫,地藏菩萨却让她嫁给了九岁的小官。
  写好后,他拿了把刻刀,这是在家里面跟德艺坊的刻工们借来的,他用刻刀在木牌上慢慢用阴体篆刻,好半天才把字刻好,又用笔描了一遍,这才起身,把木牌子尖头朝下,狠狠戳在地上,弯腰拿起铁锹,把木牌往土里面砸牢。
  这时候从没有过这般黑色幽默的墓志铭,旁边的单思南好奇地盯着上面看,怎么也不明白以色列是什么意思,上帝又是谁。
  郑国蕃深深看了一眼木质的墓碑,从今开始,他就要正式以一个大明人的身份生活在这片神州大地上。
  把手放在墓碑上,他轻轻说道:“画扇姐姐,再见了。”说完,他转身离开漏泽园,单思南赶紧拿起地上的铁锹跟了上去。

  在漏泽园门口,他对两个和尚合十作礼,顺手塞了两块银饼子过去,却不想两个和尚双手推辞,连宣佛号,他们怎么敢收受到菩萨眷顾的人的银子。
  看为首的老和尚怎么也不肯收他的银子,却又不说原因,弄得他满头雾水,只好口头上再三表示感谢,两个和尚低头合十为礼。
  他跟单思南离开漏泽园,赶回槐树胡同,业已是下午,两人都是小孩子,耐不住饿,到了胡同口,互相看了两眼,同时快步往家里面走去。
  没曾想,到了门口,郑国蕃被德艺坊赵老东主给拦了下来,老头子吹胡子瞪眼子,一把抓住了他,“小相公,你莫不是糊弄老朽?”
  郑国蕃莫名其妙,“赵老东主,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赵苍靖气得眼珠子都红了,从怀里面把散发着墨香的书掏了出来,抖着书高声喝问:“你倒是说说,为什么这宁采臣最后没考进士?为什么没中状元?为什么聂小倩差点儿魂飞魄散最后转世投胎?为什么不是和宁采臣双宿双飞?为什么燕赤霞诛灭了妖怪还穷困潦倒江湖飘零?”
  他一连串为什么,因为激动,脸颊抽筋,眉毛倒竖,一丝儿平时的老先生风度也没了,“你倒是说说,这是为什么?”
  郑国蕃啼笑皆非,感情是因为这个,这老店主,被大明朝的才子佳人书毒害的不浅,就像他初见赵苍靖赵老店主的时候赵老店主看的绣像足本如意君传,那里面最后的结局是主角做了神仙,不知所踪,而像是金瓶梅那样死的死散的散的结局,这时候的大明朝几乎还没有。
  所以,赵老店主怒了,我可是花了真金白银买了你的本子,你给我写成这样,我知道,是因为对我一开始只肯出五文钱的报复。
  “对,你这是报复,赤裸裸的报复,不就是一开始给你出价五文钱么?你为什么要把小倩写死?你……你……你还我小倩,还我小倩。”老头气疯了,拉着他衣裳一阵撕扯,仿佛杀父深仇夺妻大恨一般。

  这时候,老店主的侄子赵浮沉从院子里面跑出来,一把拽住自家老叔,“叔,叔,咱们好好说话,好好说话。”接着,单赤霞也从院子里面走了出来,脸色倒是平静,“赵老先生,有话回院子慢慢说,我相信我家少爷不是那种随便报复私怨的人。”
  赵老东主死活不肯放手,赵浮沉只好半拖半拽,连带着把郑国蕃一起拽进了郑家的院子里面,单思南在后面赶紧关上了院子门。
  “你这小子,还我小倩,还我小倩。”赵苍靖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不肯善罢甘休的架势。
  “赵老东主,你先松开手好不好。”郑国蕃觉得啼笑皆非,“小倩本就是个女鬼,什么叫被我写死的?”
  PS:晚上还有一更,夜里还有一更。


二十章 仗义每从屠狗辈

  “赵老东主,你先松开手好不好。”郑国蕃觉得啼笑皆非,“小倩本就是个女鬼,什么叫被我写死的?”
  他一说起这个,赵苍靖先是一惊,对了,我怎么忘了这茬了?
  不过,这位老先生看书太投入,这时候无论如何都是死鸭子嘴硬了,不肯改口,“你这么写总是不好,不是读书人的路数。”
  郑国蕃微微一笑,眼神未免就带着一丝讥讽,“老先生的意思是,我应该把小倩写的死也不得超生?哦!我倒是忘记了,老先生也是读书人出身,这读书人嘛!谁不想金榜题名中进士,红袖添香夜读书,至于别人得不得超生,跟读书人倒是半个永乐通宝的关系也没,也是,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过,老先生,我书里面写的这个书生,穷归穷,却是有骨头的,和世上大多数读书人不同……”

  说到这儿,他停了口,嘴角带着微笑,眉毛轻挑,面部表情构成了一种说不出的嘲讽鄙夷之意。
  这话一说,就恶毒了,简直骂尽了天下文人,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出自东林党人、闽中十才子之首曹学佺之口,不过现在的曹学佺估计刚发蒙,能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熟就不错了。
  所以,这句话就成了少年扬名的郑国蕃的口舌了。
  他这话一说,赵苍靖听了,脸色忽青忽白,身子因为激动,微微颤抖起来,把旁边赵浮沉吓了一跳,“叔,叔……”
  这位老先生不言不语,出了满头的大汗,半晌,松开攥着郑国蕃衣裳的手,脸上说不出的惭愧之意,往后退了两步,拱手作礼,道:“多谢小相公,一语惊醒梦中人,老朽虽自诩读书人,可二十多年商贾生涯,金珠财货早就堵塞了耳目心灵,想想小相公所说,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老朽却是光顾着钱财,忘记了名教大道……”
  他说到这儿,微微抬头,“老朽真是惭愧不已,把书中的珠玉看成了瓦砾,妄自读书数十年了。”说着,双手高举过头,深深一躬到底。
  这个礼就重了,一个五十来岁老先生,一个十三岁小毛头,郑国蕃如何敢受,赶紧双手去拽他,“赵老东主何出此言,是小子出言孟浪了,快快请起,折煞晚辈了。”
  两人拉扯了一番,这次拉扯却是客气所导致,旁边单赤霞也觉得人家赵老东主偌大一把年纪,给郑国蕃作如此大礼,未免有些不妥,这时候的人普遍认为,年纪大的给年纪小的,辈分高的给辈分低的,等等这种颠倒伦常的行为,都是要折寿的。要是换了后世的人,估计得趾高气扬大喊[跪下给我唱征服],但郑国蕃却万万不能让这位赵苍靖老先生跪下唱征服,夭寿啊!别人看了也会把你骂死。

  所以,单赤霞从旁伸手,也拉住了赵老东主,“老东主严重了,我家少爷怎能受你如此大礼,万万使不得。”
  他双臂有千斤之力,轻轻一拉,赵老店主哪里还拜得下去,满脸的尴尬,“这个……老朽……唉!既然赤霞先生如此说,老朽就觍颜了,惭愧惭愧。”
  话既然说开了,误会烟消云散,赵苍靖就恢复了一个刻书坊坊主的冷静,“郑小相公,老朽想把你方才那句话拿出来,在本书最末做个脂批点评,总要让看了本书的人明白写这本书的真意,不然的话,大明朝那么多词话唱本,可没这般凄惨的结尾的,最后小倩要转世投胎那一段,不瞒小相公说,真是赚了我这个老头子一把眼泪,那时候什么也不想,就想着跟小相公你来理论一番。”

  他说着,脸上就有点抱歉神色,“依老朽的意思,最好找个名士来点评一番,不过,如此一来的话,这书恐怕就要再晚些天才能售卖了,不知道小相公何时动身南下?”
  郑国蕃听了这话,暗自汗颜,心说我写这本书有什么真意啊!我就是想写本与众不同,叫人眼前一亮的本子来,好卖了钱养家糊口赡养老爹,我要写个正常路数的落难公子中状元,富小姐赠金后花园,哪儿能卖上三百两银子的高价啊!顶多也就如赵老东主说的那般,五两银子润笔。
  但是,这话他不能说,一说,就完蛋了,这就是整个写作界最大的秘密,就好像后世人闲的蛋疼去分析小说,非得牵扯发散出无数的所谓隐笔、隐意,认为作者在阐述什么东西,其实全是自作多情罢了。
  所以,他就颇为尴尬,脸蛋上一片儿红晕,“小子才真真惭愧,怎么敢当老先生如此夸奖,至于老先生想做个脂批版,我倒是赞成的,老先生做了几十年的出版,如何才能让这本书卖的更好,这里面的道理肯定比小子清楚,哪里有小子插嘴的地方,便依老先生所想就是。”
  赵苍靖点头,又拱了拱手,“惭愧,如此,我就先回去了。”他说完就匆匆走了,一是忙着要琢磨找个名气大的文人去点评,再一个,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被人家义正言辞地挤兑了,偏偏自己还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偌大一把年纪了,见识还不抵十三岁的小官,说正经事情的时候还好,说完正经事情了,到底脸面上有点挂不住。

  看自家老叔仓惶而去,颇有抱头鼠窜的感觉,这赵老东主的侄子赵沉浮就只好苦笑,摇了摇头,这才转身对郑国蕃说:“小相公,这本子的事情说完了,咱们就把剩下的银子结清了罢!”
  他说着,转身指了指院子一角,“小相公看看这马可满意么?”
  郑国蕃刚才被赵老东主一阵拉扯,没注意到自家院子角落多了一匹马,顺着赵浮沉手指看去,顿时眼前一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