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第9节

作者: 戴小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戚继光台州大战的时候,杀了几个日本名武士,其中有一个是爱洲阴流嫡传,身上带着爱洲移香斋(日本剑圣上泉信纲的老师)手抄剑术秘笈,从那以后,日本剑术在江浙也颇有流传,单赤霞单管家就是此道高手,这把胁差也是郑国蕃五岁时候单赤霞送的。
  他抚摸胁差良久,突然想起来,这把刀恐怕……好像……就是……杀人凶器?
  顿时,满是火红红辣椒酱的水嫩白豆腐脑儿又被打翻,在他脑海中。
  他喉头一痒,几步扑到墙角,一张嘴,哇啦哇啦吐了起来,单思南怔了怔,赶紧过去给自家少爷抚背。
  这一吐,翻天覆地,到最后连黄疸水都吐出来了,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在地上跪了良久,这才顺着劲儿,拽着单思南的手笔站了起来,随手把胁差塞到单思南手上,沙哑着嗓子说:“大头,你去把这把刀卖了。”
  “卖了?”单思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少爷,这把刀你平时喜欢的不得了,再说,这是俺爹送你的……”

  “快去,不然人脑子给你打出狗脑子来。”郑国蕃擦了一把鼻涕,对他狠狠瞪眼,这小家伙,在他记忆中是极亲切的人,但这个亲切和他理解的那种后世兄弟朋友之间的亲切又不一样,是一股浓浓的、明清小说上才有的[自幼主仆相得]的那股子亲切。
  单思南嘟囔了几声,攥着刀转身就要出门,郑国蕃想了想,还是叫住了他,“算了,留着罢!以后你替我保管就是了。”,听了这话,这脑袋略有点大的孩童脸上这才露出笑容,“少爷你放心,我保证保管的妥妥的,就当是自己的……”
  他说到这儿,似乎察觉说漏了嘴,吐了吐舌头,赶紧闭嘴,把胁差给塞到腰间,这把短刀他打小就眼馋,少爷让自己保管,那不就是自己的么。
  “我爹中午吃了东西没?”他放下那把胁差的心思,往厨房看了看,单思南紧紧跟在后面,“中午炖了一条鱼,老爷担心少爷,一直没吃呢!”
  “你去热一热。”

  “哎!”
  过得片刻,单思南把一只粗瓷大碗装着的鱼端着从厨房出来,郑国蕃伸手去接,“我去罢!”
  半大小子急了,楞眉瞪眼地喊:“少爷,那可不行,爹临出门吩咐过,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少爷跟老爷太接近。”
  “好了,我都读县学了,懂的东西比你多,我心里面知道呢!没事的。”
  单思南死活不肯,双手紧紧捧着瓷碗,小脸蛋都涨红了,“不行,就是不行。”
  郑国蕃争了半天争不过他,只好让步,“好罢!好罢!我跟你一起上楼,在门外跟爹爹说几句话。”
  主仆二人这才上楼,那木头楼梯经昨儿下雨潮了,踩上去[咯吱、咯吱]发出瘆人的声音。
  上了二楼,走到最里面,这是一间额外隔开的小阁楼,郑老爹就住在里面,房间阴暗潮湿,时不时有几声低沉的咳嗽声。

  单思南拿眼睛瞪了瞪自家少爷,这会子他可不敢大意,少爷是郑家日后的希望,说不准以后就能进国子监,见皇帝考殿试,最后做大官。
  “好了好了我知道。”郑国蕃往后退了两步,单思南这才推开门,轻手轻脚走进去,“老爷。”
  里面一阵衣衫声音,接着,是一个老年男子羸弱的声音,“可是乖官回来了?”
  郑国蕃一阵尴尬,这乖官是乳名,大抵跟心肝宝宝这类意思相近,这句皮囊怎么说都十三岁了,皮囊里面的思想更是大,还被这么叫,自然有些尴尬,只是记忆深处,就有一股子孺慕亲切,令他不由自主跪拜在地,“儿子让爹爹担心了。”
  父子两人一个房内一个房外就这么对话,郑国蕃多了几百年的见识经验,似乎一下就长大了,言辞间就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里面郑老爹一边咳嗽一边就颇为欣慰,他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年轻时候在九边那是连蒙古土蛮汗都瞧过的,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了不得见过大世面的。
  郑老爹欣慰儿子经此一事,似乎一下长大了,这时候外面郑国蕃提了一个让他犹豫的意见。

  “儿子想把画扇姐姐的尸身从化人场赎回来,还请爹爹首肯。”
  化人场就是施行火葬的地方,虽然朝廷提倡土葬,但实际上此时民间火葬已经颇流行,一些暴毙的和夭折的,更是基本以火葬为主,若是犯罪处死的,也基本火葬,家属若是想土葬,必须要花一笔钱去赎回尸体。

第十章 明朝租书店

  房间里面郑老爹听了他的要求,沉默了起来,郑国蕃在房间外面,听得里面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心说我来换位思考,从老爹你的角度出发,这件事情的确丢人丢大了,有辱门楣,可我若不能好好安葬画扇姐姐,我心也不得安。
  郑小官的姐姐十二岁的时候被选了秀女,接着没多久,画扇就被买进了门,不管是名义上的待年媳也好,后来考进了县学匆匆做了妾礼也罢,郑小官实际上是把画扇当姐姐看的,所以,不管是大明朝的郑国蕃也好,后世的郑国蕃也罢,就想着把这件事情处理完,总不能杀了人,回来洗洗睡觉当没事发生。
  房间里面沉默了良久,郑老爹才缓缓道:“就按你的意思办罢!不过,不要惊动街坊邻居。”
  郑国蕃苦笑,这老爹还真是,怎么可能不惊动,在后世记忆中,他记得家乡出过一件丑闻,大约就是像野史里面苏东坡扒灰那种故事,据说这公公和媳妇做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下面粘在一起出不来了,到最后是一床被子裹着光屁股的两个人用医护车拉到医院去的,第二天,这件事情就传遍了百万人口的城市,衍生出无数版本出来,八卦的力量之大可见一斑。

  “儿子就想让画扇姐姐有个全尸,再请两个和尚做个法事……”郑国蕃低着头说道。
  房间里面沉重地喘了几口气,接着,一阵剧烈的咳,郑国蕃在外面就喊道:“大头。”
  里面单思南哎了一声,爬到炕上用小手给郑老爹抚背,接着端水给郑老爹喝,拿桑叶给郑老爹吐痰,纸张在明朝是很昂贵的,所以用桑叶代替,吐了痰的桑叶单思南每天集中起来用火焚烧掉……
  这些都是根本不用郑国蕃嘱咐的,单思南他老爹单赤霞这两年每年七八月出九边去买人参,九月归来,顺天府首富之地,人参价高郑老爹用不起,单赤霞在军中颇有故旧,每年夏秋这几个月就单身出塞外,收一点人参貂皮之类,再返回顺天府贩卖,量不大,靠着军中故旧照顾,连税都能免了,有点后世吸丨毒丨以贩养吸的意思,主要还是供郑老爹用。

  单赤霞不在的这段时间,郑老爹就要靠单思南来照顾,至于郑国蕃,是根本不给接近了。
  好不容易等郑老爹平喘,郑国蕃静静对里面说:“儿子读书的时候,读到有圣贤说[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以前还不太领会,今天儿子倒是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听到[圣贤说],里面郑老爹安静下来,郑国蕃就把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父子间话很长,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暂时不去县学读书了,先赚钱。
  所谓[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似虎,惊散九族六亲],郑国蕃看着这破败的家,还有肺痨老爹要供养,自然就要开动脑筋,首先,这幅皮囊十三岁,就算天下才学十斗他独占八斗,十年之内,想做官贪污银子养家就不可能。

  据说已故张阁老张居正年轻时候也是才华满腹,十三岁参加乡试,文章做的是满纸云霞,结果巡抚顾辚就说:年少幸进,失之老练,让他回去再读几年书。
  他把张太岳这个典故说给老爹听,里面郑老爹也觉得颇有道理。
  接着,他又把今儿县尊判案时候的犹豫说了,最后才告诉老爹,“……若不是那段夫人闻人氏当堂扯下儿子的衣裳,做了有辱斯文的事,等于打了县尊和所有读书人的脸面,县尊最后怎么判,可还真说不准,以儿子猜测,怎么也要拖一拖,说不定最后还要闹到刑部、大理寺。”
  郑老爹惊了一身冷汗,真要闹那么大,恐怕儿子这庠生就保不住了。
  别看只是个县学庠生,好像只是个名头罢了,实际上,好处是无数的,比如说,免徭役。
  当年郑老爹就是被点了九边的夫子,得亏郑老爹当年救了单赤霞,单赤霞可是浙江兵出身,做过戚少保的亲兵,加上郑老爹路上还捡了两个首级,所以不但没破财反而捞了点赏银,最关键是得了单管家投身。这玩意儿被点上,三世良善人家,很可能一夜间就能倾家荡产。

  古代徭役之重,现代是无法理解的,像开发大运河这种工程,老百姓被点到了,基本就是一个死字,但郑国蕃进了县学以后,这个就可以免掉。
  “儿子在回家的路上想,那段夫人极精明的,把县尊都问的哑口无言,怎么就做出这种事情,太不理智了,一直走到家门口,儿子才想明白,那段夫人只是故意给县尊一个台阶下,反正她精明泼辣的印象已经被人所知,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若是别人贪她的田宅家产,先就要考虑考虑得罪她的后果。而且,我以前听说这段千户跟宫里面宦官颇有点瓜葛。”

  郑国蕃想通的时候,还真是吓一跳,那个扒他裤子的闻人氏即便死了男人成了寡妇,也不可小瞧啊!又有人脉,又精明泼辣,这种女人那是十分之可怕。
  所谓民不与官斗,穷不与富斗,他家无恒产,还要赡养老爹,拿什么跟人家斗啊!万一人家来报复,自己这十三岁小胳膊小腿的……
  一番话说下来,房间里面叹气,跟着又一阵咳嗽,良久,郑老爹问他,“乖官,你看如何办?”
  “儿子觉得罢!单叔这几天估计也要回来了,我把画扇姐姐的丧事办了以后就去县学开具个游学的条子,咱们把房子卖了,南下去宁波姨夫家投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