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
第4节

作者: 戴小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楼上那凶悍的范姑婆被楼下震耳欲聋的呼喝给催没了气势,她倒跟郑小相公没仇,不过从小是个走街串巷的风流人物,遇事总爱跟人唱个反调,兼之胸前两坨肉被夹的生疼,便忍不住往地上吐了口口水,“还纯爷们,也不知下面长毛了没有,有本事给老娘爷们一个瞧瞧。”
  俗话说,好的不灵坏的灵,这老姑婆也是下意识诅咒,却不想,本案果然有了反复。
  苦主来了。
  苦主是武略将军副千户段天涯的正房夫人,也有朝廷诰命在身,五品宜人,也就是说,她的身份比主审官本县知县沈榜还要高。

  按说,这案子是不会有反复的,关键是女性死者腹中流出来的五个月业已成型的婴孩。
  那个死鬼段千户身前也算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所以这案子一报到衙门,就有人往段府递了消息,段府上下顿时乱作一团。
  段夫人闻人氏闺名师师,从这闺名听,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人家出来的,她自幼家贫,被父母作价一千文钱卖给隐户。
  什么叫隐户?
  有官府户籍许可接客、给官府提供娱乐服务的,就叫[乐户],才子佳人书里面譬如[四大行首][四大名妓][四大花魁]这类词,说的就是乐户,只要你被官府点派到,入了官府的眼,你就是所谓的行首、名妓了,有时候又称为官身。

  而没有官府许可接客但又提供类似服务的,就叫隐户,民间又叫私窠子。
  这位闻人氏就是私窠子出身,长到十五岁,出落的桃妍柳致,桃夭柳媚,第一次接客,就入了一个商人的眼,花了雪花花一万五千两银子买了回去,拱若珍璧一般。
  一万五千两白银,听起来好吓人,但实际上,当时正是[隆庆、万历大开海]拉开帷幕的时节,全世界白银开采量的一半都流入大明,而大明朝付出的是什么呢?瓷器,丝绸,茶叶。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大明朝是一个巨大的托拉斯垄断巨头,对全世界贸易只有顺差没有逆差,大明朝的商品往全世界倾销,而世界各国的商品,大明朝根本不稀罕。
  可想而知,这时候的大明朝是多么的富足,当然,这也为几十年后大明衰败留下隐患,大家都去从商,各地巡抚都上折子说当地[田畯较贾十之一][尽趋商贩而薄农桑],导致连江南这种鱼米之乡的米都不够当地食用甚至要从外省调运。
  而这位价值一万五千两白银的闻人氏,嫁为商人妇后,倒也安逸,只是那商人没过几年,死了,又没儿子傍身,孤零零寡妇一个,家产就要被同宗抢夺瓜分,她到底不是正经人家出身,不肯吃那个亏,年纪轻轻的妇道人家就敢站到大街上和先夫同宗撕扯,恰好就入了她隔壁人家段大官人的眼。

  这接下来的故事就不需细说了,段大官人这种人自然是人财两得,而闻人氏嫁给段大官人也颇满意,加上她隐户私窠子出身,能识文断字,会琴棋书画,又知冷知热,再加是个桃夭柳媚的身子,把段大官人迷的五迷三道,真真爱如珍宝一般,立刻就做了五夫人,二人夜夜如鱼得水。
  要说这闻人氏,也是肚子争气,进门不过一年,生了一个儿子,段天涯本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得了这个儿子,真恨不得含在嘴里捧在手心顶在头上才好,闻人氏母凭子贵,恰好大夫人眼热小五生了儿子,又恼又妒,居然生病死了,因此段千户立刻就把小五捧成了正房妻子,闻人氏从一个私窠子出身的寡妇,顿时成了实打实的朝廷诰命夫人,一时间也不知道羡煞多少女人。

  只是,福兮祸之所伏,没两年,这段府的命根子发急病,一个晚上都没熬过去就夭折了,从那以后,段夫人闻人氏就有点神神叨叨的。
  按说,闻人氏是做过一回寡妇的,深知死了男人便没了顶梁柱家门顿时便要破败。虽说,律法规定寡妇要守二十七个月的孝才可以改嫁,但实际上民间守孝百日后改嫁的比比皆是,段千户的几个小妾得知段千户那死鬼被人割了头去,有机灵的,已经回房收拾头面首饰箱笼衣裳。
  这果然是大限到头各自飞,不过个把时辰,下人都偷偷跑了几个。
  闻人氏垂泪发呆,该不该的,那验尸的仵作偷跑过来,闻人氏这时候也拿不出什么诰命夫人的架势,只是,听了那仵作的消息,脑中洪钟大吕,魔音灌脑一般,顿时魔怔了。
  还是闻人氏的贴身丫鬟春梅给了仵作一点散碎银子,仵作千恩万谢的去了,闻人氏视如不见,转身进房,从箱子底下翻出那一身诰命夫人的装扮,又叫春梅替她梳洗,她要去衙门告状喊冤。


第五章 故妾虽老

  死人难道还能告状成活人不成?
  死人当然不能告状成活人,但闻人氏神神叨叨的把几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突然神鬼附体一般串联了起来。
  到底出身娼户,读过书见过世面,又做了两年的正头娘子、诰命夫人,闻人氏一发狠,拿出正房娘子的气势,先给手底下奴仆每人发五两银子,定家中奴仆的心,软硬兼施告诫她们这段府还有我这个朝廷五品诰命夫人在,把家宅就先稳住了。
  接着她又捡得用的健妇大脚婆子,每人又发十两,也算重赏之下必有勇妇,顿时段府内外收拾了干干净净。然后这才让几个健妇拿了棍棒把几个小妾挨个儿赶到自己房间,冷着一张俏脸,告诉这些小妾说:“老爷身为武略将军副千户,被人谋害致死,我要带你们去衙门鸣冤,谁要以为老爷不在了便当我的话不是一回事……”
  她一张艳若梨花的脸蛋上宛若冰霜,狠狠一拍床上的矮几,发作道:“别怪我不顾姐妹情份,喊人牙子来把她发卖了。”

  大明朝的正妻对妾几乎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几个妾室面面相觑,小五成了正头娘子后还没在姐妹们面前摆过这样的威风。
  “姐姐息怒。”老三萍姐儿和闻人氏关系最好,走到闻人氏身边,由于她是最先机灵地返回房间收拾自己的衣裳头面首饰的,所以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挨着闻人氏坐下,讷讷道:老爷被人捉奸致死,只恐怕要被朝廷夺了官职身份……
  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咱们这时候赶紧收拾收拾也不算错,要是老爷被捉奸这事情闹大了,这一府两县天子脚下,说不准就被上头发作,别到最后弄个毁官抄家,姐妹们被发配教坊司。
  闻人氏哼哼笑了起来,笑到最后,肆无忌惮地疯狂,把几个小妾吓得往后退了几步,可门外面好几个膀大腰圆的健妇大脚婆子拿着棍棒虎视眈眈。
  她们只能在心里面诅咒死了儿子的女人果然不可理喻,脸上还得推起笑,等着闻人氏发话。
  这闻人氏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眼泪都笑出来了,未尝不是想到了很多事情。

  那仵作说的是什么呢?其实也不过就是说两尸三命,并可惜了下,因为杀人者下刀的刺激,导致女尸流下了腹中的婴孩,是个业已成型的男婴。
  就是这个[流下腹中男婴]刺激了神神叨叨的闻人氏,她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自己夭折的儿子,接着便联想到许多许多。
  两尸三命,这事情绝对小不了,天子脚下一府两县,这一来二去的说不准最后连皇帝都能知道,毕竟,堂堂从五品副千户,被人捉奸割了脑袋去,放在哪儿都肯定要轰动一方。
  这段大官人平时在大兴县地面上也算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侵占田地夺人家产的事情肯定干过不少,别的不说,闻人氏本身就是段大官人使手段弄回来的,当然,一起进了段府的还包括闻人氏死去商人老公的家产。
  段大官人一朝身死,保不齐,那些仇家甚至垂涎段府家产的权势人物就要跳出来抢夺,闻人氏从一个娼户出身的改嫁女子变成诰命在身的朝廷命妇,平日穿金戴银呼奴喝婢,虽说这两年因为夭折的儿子日子不甚完美,可她也绝不想再从堂堂朝廷命妇变成普通女子甚至最后变成犯妇。

  所以,她要死中求活,大闹大兴县衙门,让那些眼红段府田宅财货的人瞧瞧,做好想伸手就要先准备被咬下一块肉来的决断。泼辣的寡妇才能撑得起家门,古今莫不如是,这也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反面诠释。
  古代的娼户大抵学识很高,那些才子佳人书里面的名妓花魁们为什么常常自哀自怜?无非学识太高,作诗填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有些聪慧的甚至还要胜过那些男人中所谓才子。胸中才学和自身地位的完全失衡,导致这些女子自哀自怜,可反过来,如果不是她们的出身,也根本不大可能学到那么多的东西,一个良家小姐,学诗歌唱酬干什么?做妓女去么?

  有文化又有见识,闻人氏的心思想法自然不和段府那些小妾一样。
  那被杀的贱女人是郑家待年媳,郑家小相公在大兴县也算小有名气,去年十二岁入学的时候她也有所耳闻。
  也就是说,郑小相公今年才十三岁。一来,她不相信丈夫段天涯口味颇重去找别人家的大肚子老婆玩弄,二来,她也觉得郑家小相公既然十二岁能进学,定然平日是个刻苦用功的。大户人家少爷在那个岁数或许懂点男女之间的事情,但郑家她也知道,据说郑小相公的老子得了肺痨,几年下来,把家产吃的差不多了,要不然,也是大兴县城数代知根知底的良善人家,怎么会买个待年媳回来防止儿子以后娶不着老婆呢?这样人家的十二岁少年,哪儿有机会去懂男女之事。

  心思数转之下,思路就清晰了:郑家破败,那得了肺痨的老郑头早早买了个待年媳,一来防止儿子以后娶不着老婆,二来也可以在家里面当婢女用,只是后来郑家小官突然进学了,身份不同,成了小茂才老爷,无论郑家再破败,怎么也不愁娶不着老婆了,这待年媳一事说出去毕竟不太好听,因此就按捺下去不提了。
  当然,郑家或许对外声称是妾,不过,妾……
  闻人氏一边笑着用手帕擦眼角的笑泪一边喃喃,“妾,妾,妾是那么好娶的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