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女主播天涯寻男友》
第3节

作者: 浮生若梦空白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它隐藏在重重山崖中,是一朵最光彩夺目的雪域之花。
  这条路已经行走了一千年,路的尽头是墨脱。
  一千五百年前,在这条路上,第一次有人站在那里。
  那是一个黄昏,夕阳残血一般铺洒开来。
  那个人站在这条路上,遥望着青藏高原的东方,默然不语。
  东方,是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的东方,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再往东,是宽阔的平原。在平原上,有一座传说中富丽堂皇的城,城的名字叫长安。
  长安,那是传说中的一座城。
  那时的长安,正是盛唐的都城,长安城里住着的大皇帝叫李世民。贞观之治,盛唐乾坤,正是中华最鼎盛的时候,长安的繁华,政治的宽厚,金子铺成的丝绸之路漫漫无边,卷尽黄沙,渲染尽了盛唐的繁华与沧桑。
  良久,那个人终于缓缓开口,他下令修筑一条小路,从这条路上开始了漫漫的朝圣之旅。
  这条路,起点在墨脱,终点至长安。
  漫漫长途,这一去便是十年。

  十年后,碌碌的车轮压在这条路上,印下了深深的车辙。
  沉重的马车上,有丝绸、瓷器、中药、茶叶、书籍、佛像,还有一位宝石般美丽的公主。
  她就是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宗女,她给西藏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那个人叫松赞干布,西藏最伟大的藏王,他统一了西藏,又从长安带来了先进的文明。
  那文明的花火,一点一滴,都洒在这条路上。
  漫漫长道,转眼间又过了几百年。
  这条路,盛唐走过,北宋也走过,大元走过,明清也走过,曲曲折折的一条小路,过往了多少商贾和官人,记录了多少朝代的浮华和衰落。
  这条路,一直到十八世纪,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还走过。
  他翻过高高的雪山,涉过湛蓝的河流,最后来到这里,震惊于这里的幽静和隐秘。许多年以后,他写了一部书,叫做《失去的地平线》。
  他在书中,这样动情地描绘这个地方: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对于香格里拉的说法,各有不同。
  有人说香格里拉在云南中甸,也有人说是在四川的稻城,我却一直坚持是墨脱。
  只有墨脱这样圣洁幽静的地方,才能称为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
  这本书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外界对西藏的关注。

  就这样,他们来了,从四面八方,欧洲和美国,顶着风霜和思乡之苦,冒着丧生在异域的危险,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而来,只为觐见那朵最圣洁的莲花。
  “墨脱”为藏语,意为莲花盛开的地方。大藏经《甘珠尔》中称墨脱为:“佛之净土白玛岗,殊胜之中最殊胜。”
  黄昏中,落日的余辉斜照过来,在落日尽头的尽头,静静地盛开了一朵莲花。世界上最圣洁的一朵莲花,墨脱。
  墨脱四周环山,有湖,山,瀑布,遥遥望去,仿佛红莲绽放,一派祥瑞。
  这是一个神秘的的地方,是中国唯一一个不全面通公路的地方。
  入墨脱,必须穿峡谷,过森林,翻雪山,趟沼泽,九死一生,才能见到青藏高原最美丽的莲花。这当中,有海拔4000多米的茫茫雪山,有喜马拉雅山的绝地峡谷,有莽莽的热带雨林,有生命禁区的阿里无人区,一路上能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是的,要去墨脱觐见,先要九死一生,才能看到那红莲盛开,百鸟齐鸣,这是一个多么美丽而又神秘的一个地方。

  西藏是世界的第三级,墨脱是西藏的第一级。
  就在这佛之净土白玛岗,殊胜之中最殊胜的地方,他,六世达赖喇嘛,西藏传奇活佛,情歌王子仓央嘉措出生了!
  藏历第十一绕迥水猪年,公元1683年3月1日。
  仓央嘉措出生。
  他出生的那天,墨脱的天空中天降异象,升起了七个太阳,冲下了巨大的黄色光柱,佛光袅袅,紫气冲天。

  据西藏奇书《神鬼遗教》预言,此异像为莲花生转世,尊贵无上,有万佛朝圣之势,势不可挡。
  七日同升,黄柱照耀,多么美丽的场景,只为你一人呈现!
  可是,现在的墨脱,却永远也没有了那个男人。
  墨脱, 那个男人已经离开了很多年。
  那个男人,那个高傲倔强的男人,惊艳于世的男人,白衣青衫,举重若轻,翩然离开墨脱,从此浪迹天涯。
  他一直在路上行走,整整走了三百年。

  在那个夜晚,仓央嘉措提着一盏忽明忽暗的灯笼,走在这小路上。
  一阵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远处有鸟儿低声叫着。
  仓央嘉措缩了缩脖子,看了看远方,远方是青色的山,苍苍茫茫。再往远处看,远方的远方的远方,只是一派浓重的黑色。
  孤独的小路。零星的细碎的小花。一盏忽明忽暗的灯笼。眼睛般温柔的月亮。远处情人的呼唤。这一切,都成了他心底永远的回忆。
  他一辈子都在思念着家乡,思念着这条小路,然而终此一生他却再也没有机会回去。故乡那条小路,注定了只合在梦中回忆吧。这是一条回家的路,曲曲折折,辗转到家。

  好多年以后,这样一个场景还一直在他的心中浮动着。
  后来,他写了这样一首诗歌,纪念这段感情: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
  无独有偶,三百年以后,也有一个寂寞的歌手,体会到了这一种深切的孤独。
  这个传奇的歌手,一把吉他,一身牛仔装,给歌坛带来了多少传奇。
  这个传奇歌手叫做约翰 丹佛,他在《乡村小路,带我回家》中唱道: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 john denver

  almost heaven,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growing like a breeze。”
  他深深记着自己的故乡,记着那一条小路,那一条碎花的残破的路。弯弯曲曲,却牵动了多少天涯游子。

  可是,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仓央嘉措却再没有机会走一次。
  仓央嘉措累了。
  在路上,他已跋涉太久太久,他真的太累了。回看,那条曲曲折折的路,那么远,远到终其一生都再也回不去了。
  于是,他静静躺下,朝向莲花的方向。
  死亡就像黑夜,静谧而安详,在黑夜的尽头,是极遥远的旷野,雾气满开,河水苍茫,在那清晨薄暮中,仿佛有几声长长的狼嚎,如诉如泣,分外悲凉。

  夜色中,仓央嘉措终于沉沉睡去。
  乡村小路,请带我回家。

日期:2010-08-09 13:44:55

  二 免教生死作相思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读这等纯美的情诗,应选一个雨夜,沏一壶清茶,青烟袅袅,听那淅淅沥沥的水声,有几声雁鸣,然后慢慢读过去,在那淅沥沥的雨声中,把那绝美的诗歌慢慢渲染开来。
  或者,在一个落雪的寒冬,地上落了蓬蓬勃勃一层雪,煮一坛好酒,边饮边唱,在那悠哉游哉中一路读去,也感慨,也唏嘘,也即兴弹奏一曲东风破,在那醉眼迷离中,看那月下飞雪,点点哀愁,听那九天之上,是谁又吟唱起忧伤的歌谣?
  就这样一首首古老的诗歌赏读过来,再回首,已是百年。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一相见,就要相恋,一相知,便要相思。
  让我如何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候?
  是在街头、在巷口、在码头、在路边、在那个铺了青石板的小巷,天上飘了些朦胧的细雨,地下吹了些微风,空气中弥漫了一股若有若无的青草气。
  这时候,像一阵清风,她就来了。
  她就来了,一袭纯白色的棉布长裙,长发飘零,撑着一把油布伞,落寞而高傲地从你身前走过。

  此时的你,还在路上漂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