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
第46节作者:
突然心血来潮 日期:2010-11-25 14:38:03
看到很多朋友经常感叹身边的人能挖掘到好的机会,而苦于自己没有找到这样的机会。今天开个大家感兴趣的专题,名字就叫:挖掘。
大家留心的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人呢做生意发达了,紧跟着一波波沾亲带故的三姑六婆就都蜂拥而至来投奔了。比如,一个人开了家不错的公司,接着他的一些亲戚就出现在公司里了,秘书啊文员啊财会啊采购员啊仓库保管啊等等等等之类。。。
这些是在干嘛呢?这就是挖掘呗。
不过大家所见都是一些拿着锹镐人力挖掘的例子,这些都是低段位的武功了。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开动挖土机往深里挖的话题。其实以前我都有提过,像以前介绍我同学的表弟承包他舅舅的工程车啊,讲苹果兄弟要去继续挖掘他岳母的项目啊之类的,都是属于这个范畴,只是没有专门来说而已,很多朋友可能就忽视了,还是经常提出这样类似的问题,所以今天特开专题,希望能给出一些启发。
就拿红豆的这个亲戚的案例来展开说吧。
如果你是红豆其人的话,看到你的这个亲戚在外地开了饭店,每年都有几十万的纯利。你会有多少种选择?
我们由浅及深吧,
第一,你可以问问他饭店要不要请人哇?我的拖地技术一流,叔就请我去当拖地工吧。
第二,你说,我刚学到了现磨营养豆浆的专业技术,要不给个角落让我在你饭店卖豆浆吧?
第三,叔,你饭店最大的消耗品是啥?也就是你每个月在哪个地方花最多的钱呢?我看你开的是鱼头王的饭店,应该是鱼头吧?那我找些渠道,以一样的价格给你供应鱼头呗?
第四,叔,你店里的消毒餐具和一次性餐具都是谁给你送啊?我也弄个这个项目给你送好不好咧?还有,你肯定认识很多业内的人吧?帮帮忙介绍一下让我也把他们店的餐具供应拿下了呗?
第五,我看你和那个大米的供应商关系很铁哦,你帮我介绍认识一下吧,看他是用什么渠道从东北运米过来的,能不能以同样的条件把这个运输的活儿给我做做啊。
第六,经常来你饭店免费胡吃海喝的那个税务局局长和你关系不错吧,你看能不能拉下关系,我这边呢库存着很多卫生纸呢,看能不能逢年过节的时候从我这里拿些卫生纸当做他们局的员工福利呢?保证价低有回扣哦。
第七,我知道你是那家夜总会的vip会员,经常带朋友去消费,但我绝不告诉婶婶啦。我这里有很多套套哦,你看能不能介绍那个夜总会客房部的人给我认识认识,我以后给他们供应套套,成不?
第八,叔,我知道你有个同学,关系不错,是不是在石家庄开什么奶粉厂啊?我有个小化工厂,看能不能给介绍介绍,给他们供应三聚氰胺哇?双赢哦。
。。。。。。
各位,你如果以这样把地球挖穿的思维去挖掘你可以挖掘的资源,打死我也不相信你会一辈子都挖不出水来。
最后呢,写个道听途说来的小故事,大家不用去考证真假,获得启发就好。
前几年要换第二代身份证了,到温州的时候呢,有个商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就通过关系介绍去了公丨安丨局,看到第二代身份证样品后一打听,原来公丨安丨局的确要开始办这个换证的事儿了。。。一个星期后,他又来公丨安丨局了,带了一麻袋身份证,找到那个负责人说,我按照上次的样品做了我们这个小区的所有人的第二代身份证,您看看都在这里,每张比你们开始跟我说的预算还要少一毛钱呢,您看合适的话就把这个换证的业务包给我吧?
。。。。。。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层介绍的关系,再加上你又有充足的准备,那你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了。
日期:2010-11-25 22:00:59
这个话题虽然不是这个帖子的主旨,不属于小屁孩的一无所有的概念了,但经常有大屁孩进来捧场,我们也跑跑题,聊聊高薪的话题吧。
高薪不等于富裕。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卡耐基说的。
他老人家还说了,要达到财务自由哇,只有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才行,因为你最大的资产就是你的头脑。当然,你的头脑也可能是你最大的负债哦。
牛杯的他为啥说出这样的观点呢?
因为他也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思维模式的差距,就是脖子以上的差距。
所以,我们该何去何从,完全和高薪低薪没有啥关系,要看我们的思维在哪个级别。
我呢,再举个例子,大伙看看和我们现在要探讨的话题有没有联系。
以前说过,人的路是越走越窄,上学也是这个道理。没上过大学,基本上啥都可以干,本科毕业你的选择面就窄了一点点、但问题还不是很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各位见过几个人会从事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职业吗?博士呢?基本上要去的地方就屈指可数了。
所以,如果不是有志于当祖国的栋梁、科学家啥的,我一般不太会建议念书一直念到博士。
而与我们要探讨的话题相似点在于,拿高薪的人群,相对于念书来说,就是到了博士的阶段了。
这些呢,且不去管它,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为什么有的博士在工作中能脱颖而出成就另一番事业,而有的博士一直被公司套牢当着金丝雀。
找到这个原因,我们才能有方向性地去破冰。
我一个朋友所在的公司,老板就是个博士,从一个很牛的研究院出来之后,就创办了一家激光公司,他们的产品就是激光雕刻机,他们老板掌握着尖端的技术,专门为中兴和华为提供配套机器内核。
自己的钱加上融了点资差不多100万创办的公司,很快就一年盈利几千万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包括很多大学教授接外单利用廉价学生资源创收也是属于这个范畴。
那,同样是那个研究所的博士,为何其他的人都无动于衷呢?同样是大学教授,为何有的人还是收获寥寥呢?
记住一点:
高端的人如果整合了高端的资源,往往会更有杀伤力。
好好琢磨这句话,搓扁了揉碎了吃透啰。
火药整合得好可以变成子丨弹丨,射杀百米之外的人;铀235整合得好可以变成核弹,秒杀一个小城的所有人。
就像这位博士老板,同样的技术实力,如果没有去整合他的接触范围内可以整合的资源,那就还是个博士,每个月拿着金丝雀的高薪。
高薪能致富吗?高薪只能让你比世界上多数人过得好一些而已。你如果能满足的话那我无话可说,毕竟一年二三十万的年薪对多数人是很有诱惑力的。
那,这位有远见的博士是咋做的呢?
他发现自己的技术不仅仅停留在科研价值,还可以创造生产力,产生财富效应。他就去研究他的技术可以应用于那些领域,哪些公司会需要这些产品,然后就利用工作之余或者叫工作之便去接触这些公司,看是不是真的有市场,看能不能拿到订单意向。
一旦能拿到订单,他就可以迅速做出选择了。
另一个题外话呢,在这家公司的我那朋友也是做技术的,我建议他可以用公司生产的机器应用于民用领域,人家老板有老板的海洋,技术人员也有技术人员的池塘嘛。
而我相信的是,任何一个能拿到高薪的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肯定有过人之处,在他的圈子里,肯定能发现可以加以利用的机会,肯定有能整合起来的资源,肯定能转化为一个赚钱的项目。
问题是,你对你的工作和身边的资源又了解多少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