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潦倒男人成为投标大王的奇异经历》
第22节

作者: 达流0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公司的会议上,当着大家的面,我来不及细想,我说是因为爱心,是真诚地付出,因在那一段时间,我的确没有把拿下项目的功利心放在首位。可我不知道想法到底对不对。因公司尽管提倡营销人爱心的付出,但在考察考核员工业绩时,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
  “呵呵,白猫黑猫,是吧?”
  “是呀,这不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推崇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吗?爱心的付出难道与企业管理的规则有矛盾?”
  老佛爷也停顿了一会儿。接着屏幕上出现三段文字:
  “结果当然重要,是公司是社会需要了解的。而过程是你自己必须弄清楚的。或者说,公司看结果重于看过程,而你个人看过程要重于看结果。

  “你的困惑仍是源于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假象,总认为投标靠的就是瞒和骗,靠的是心狠手辣。这样一种观念让许多初入门者对投标这一行望而生畏。”
  “请你记住,一切手段、技巧,即我们所谓的谋略都抵不上真心诚意的付出。还是说投标。你对客户付出十分真心,而对手公司只会出五分,另五分用来算计了,客户难道惦量不出真情的份量吗?”
  鬼夫便问了一个问题:
  “这种付出会成为我的负担吗?心里总惦记着要为客户做什么,是不是会感到很累?”
  老佛爷回答说:
  “当你怀有感恩之心来面对这一切时,你的付出就不会感到累,即使因为忙碌而导致身累,心也不会累,而是愉悦和轻松。”
  鬼夫看到这里,心想要好好消化一下,要不一时还理解不了。

  他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见公司办公区间的人已少了好多,但仍有不少同事再加班。他想,艾珍这会儿说不定正在做好吃的,晚上要犒劳他呢。
  他坐下来继续看下去。
  “要感恩客户,是他们为你提供生存的基础,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
  “要感恩招标机构,是他们推行了招投标的商业模式,保证了项目的落实。
  “要感恩同事,是他们帮助你获得成功,离开了他们,你将一事无成。
  “要感恩对手,是他们让你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指出你的不足,让你不断进步。”

  鬼夫看到这里,自己也感动起来。真的,他对艾珍有感恩,对洪仁亮有感恩,对李明星更有感恩。尤其是李大娘,想起她就像见了亲人。
  有了这样一种情怀,鬼夫感到心里特别敞亮,特别塌实,情绪特别高涨,劲头儿十足。
  老佛爷的话又转过来了。
  “以前总有人问我什么是投标的潜规则?我今天将谜底告诉你:感恩之心是招投标最大的‘潜规则’。”

日期:2010-08-08 14:55:07

  “感恩之心是招投标最大的‘潜规则’。”鬼夫觉得自己仍只能对这一“潜规则”有朦胧的把握,但还理解不透,解释不清。如果有人反驳他,他不知道该怎么为自己辩护。他便向老佛爷发问:
  “可我们从事的投标是一种商业行为,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将爱心、感恩等拉扯进来,不会让人觉得虚伪吗?不会让爱心粘上了铜臭味,反而不纯粹了吗?”
  老佛爷说:
  “为什么要将商业行为与人的精神生活对立起来呢?这仍是中国儒家抑商、贱商的思想在作怪,好象热爱、奉献、感恩等人类的高尚思想与经商的人无关似的,连我们自己有时就看不起自己了。
  “中国古代的墨家就讲过,爱与利不是对立的,那是儒家害人的说法,爱与利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这话多透彻呀。从事‘利’的人,也就是现在在企业里经商赚钱的人,不仅拥有爱心,而且是爱的最高境界的体现者。
  “通俗地说,赚钱一点错都没有,如果用感恩之心来赚,就会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就会将科技创新和完美服务作为公司的价值观;如果以残毒之心来赚,就会将损人利已放在首位,“坑、蒙、捌、骗”等就会大行其道。”

  “投标就是为了中标,中标就是为了赚钱,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我想说明的是,中标赚钱与感恩之心不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且,以感恩之心来参与投标、看待中标,才真正悟出了招投标的真谛。这样的话,你不仅能获得一时的成功,重要的是,你将扫除内心的阴暗、消沉与龌龊,拥有快乐、健康、阳光的心态,从而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老佛爷最后说:
  “时间到了,我要下线了。祝贺你已成为一个感恩的人。”
  鬼夫忙打过去几个字:
  “我突然对你提到的墨家感兴趣。什么时候给我讲一讲?”
  “墨家的商业思想、生产劳动思想、军事战略思想、科技创新思想都要超出儒家许多。下次一定。”
  老佛爷说完下了线。


日期:2010-08-08 15:04:25

  本章思考题:
  1、“围标”是什么意思?
  2、产品演示如何才能打动人心?
  3、同事之间也需要有对待客户的心态吗?
  4、诚信是晋商文化的核心吗?

  5、感恩之心真的那么重要?
  6、怎么理解女人可以塑造男人?
  7、“兼相爱,交相利”是谁的话,什么意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