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
第44节

作者: 突然心血来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1-22 22:36:06

  不用说我也知道,很多人看了这个阶段的内容以后还是会觉得很凌乱还是不知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再去多看几遍、多体会、多思考、多琢磨,实在有不明白的问题到时候再写出来一起探讨。
  就算是这样,也可能因为文笔、表达能力和在线书写等众多因素导致有很多是我疏忽了的地方没有提出来。
  因此,为了让帮里的人都能有个直观的感受,接下来我会兑现承诺,写写我自己的生意,而如果还是像以前讲下酒菜快递项目那样,从项目是怎么从最开始选择、到具体运营、到最终稳定的所有环节,那就太辛苦了,所以我尽量只讲重点和主要思路。
  大家在看的过程中,再一步步结合第二阶段的理论部分,估计能收获不少心得。同时也希望行业内的人士能参与到探讨中来,这样效果会更好,对我们大家的帮助也会更大。

  为了节省些笔墨、精力,我尽量把篇幅弄短些,突出重点,所以精彩的程度比不上写传记啊小说之类,原则是有用就好。不然一个项目写本书该多费事哇。
  从哪个生意说起比较好呢?
  以前承诺过,那就从汽车美容的生意说起吧,惭愧的是这个生意相对我其他项目来说,算是总体投资比较大而利润比较低的了,也是我所有生意里面唯一不太符合我的审美观点的项目,也是为数不多的、从头到尾我都没有亲自参与过的项目。
  原则上我是比较回避投资开门店做生意的,具体原因仔细研究过我帖子的人应该明白。但这个生意有一点比较好的地方在于客户都是有车的人,不像其他门面生意那样太受地域因素的限制。
  尽管这个项目利润不像其他项目那么丰富,且增长率相对比较慢,但我的这个合伙人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我愿意帮助他成功,这才是我最后决定投资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

  我机缘巧合地认识到他,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他自己经营着一个两间门面的小汽车修理店。就他自己是个修车师傅,有十年左右的修车经验,还带着他的两个表弟学徒,一起三个人。
  那时候他们可以说是惨淡经营。在我认识他之前他们这个小店已经做了两年,每年除了开销以外能攒下大概一万多元钱,还要三个人分,你说惨不惨?
  通过几次接触后,我发现这小伙子呢,非常敬业,踏实,肯干,能吃苦,为人正直。只是段位实在太低太低,做生意完全是幼儿园小班的级别。他也常常咨询我该怎么去发展业务,好像这样搞下去看不到前途一样。
  于是,我就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合作做生意,由我来投资,他来做。他自然是非常愿意,在听了我对这个业务的见解和发展思路后,他有了信心,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具体过程呢,我就不写了,太麻烦。就说说我们的发展思路吧。
  他赖以生存的就是修车技术而已,虽然技术很棒,连宝马大修都没问题。但遗憾的是靠这点在段位很低的情况下很难切入市场。因为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所以业务始终做不大。不然我怎么经常强调有个好技术不一定有个好前途呢?

  于是,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壮士断腕,将这个核心竞争力砍掉,重新开始做这个行业。
  我们是从哪里开始切入的呢?洗车。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身修车的技术,开个可怜的小门面,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人敢找你去修车,而且就算修好了以后,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再去找你修车。
  洗车,就不一样了,哪怕你的门面再小,因为技术含量不太高,而且这个事情是经常要重复消费的事情,所以,只要这个洗车的招牌往那一放,也会不时地有人来找你洗车。

  所以,把洗车作为切入点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利润比较低。
  在开展洗车的业务期间,我们又作了些创新。
  因为我们在开展洗车业务过程中发觉,很多车其实就是外表灰尘比较多,而内饰不太脏。所以我们在以前次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半次消费。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比如100元可以洗车12次的话,如果你哪天来洗车觉得内饰不太脏只是车身比较脏,你可以选择半次消费,就是只洗车身不清洁内部。如果你每次来都半次消费的话,100元你就可以洗24次车。
  这个措施和后来的通宵洗车的措施一经推出,相当受到当地的士司机的欢迎。
  我们这期间呢,也推出了一些小的免费的服务,比如我合伙人修车技术一流,所以经常有会员的车有什么小问题啊,我们都免费修理,所以后来,我们就慢慢进了一些易耗的小配件来搭配着销售。
  尽管洗车这个业务看起来蛮红火,但这个东东实在是赚不了多少钱,而当我看到我们洗车的会员很多,而且捆绑的还算牢固的时候,我们又在旁边接手了一间门面,做起了补胎,换油,小故障检修、四轮定位、充氮气等汽车周边小业务。
  这些小业务后来开展得还不错,接着,我们有上了一些产品,轮胎啊轮毂啊之类。。。同时代理了一个区域性品牌的润滑油,尝试着做起了批发的业务。初期不过由于人员普遍素质偏低以及精力实在有限,总的来说,进展并不是很突出。但我们一直都把走量批发作为战略思想。一直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一切都是在按部就班,一切都是看到了客户的需求,我们才上的产品。尽可能维护好每一个客户,尽可能让每一个客户有求必应,服务到家。
  就这样,小打小闹了两年。直到前两年,我做了个稍微大些的投资,就是旁边有个酒楼要转让,是个两层楼的三间门面。我们接下来了,争取到了一个世界级的轮胎品牌的地区总代理。二楼改造成了仓库,一楼是品牌形象店。
  于是,我们的业务范围就有点广了,在这些业务基础上,我们好好琢磨了每个业务的核心。最后作了一些调整,将利润不高的很多项目全部变成完全为客户服务的零利润项目,主打有价格优势的、能够做批发的润滑油和轮胎这两个业务。其他的所有业务都为这两个业务开路、提供附加值。
  由于我们客户里面很多是的士司机,而的士换油保养和换胎的周期要远远低于家用车,所以,我们的主攻对象就是的士这个群体。

  除了我们自己的店面生意以外,我们花了不少精力去发展下家,现在有很多修理厂找我们拿润滑油和轮胎。
  直到现在,这个城市有四分之一强的的士车辆都是我们的会员。我们店的润滑油和轮胎已经做到了那个城市的第一名,特别是轮胎,远远领先于第二名。且在这个城市下面最大最繁荣的两个镇都设立了配货处。
  这个项目大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用不温不火来形容最为恰当不过了。这也许和我最初的预期不高有关,虽然这几年下来由一个小作坊慢慢做到轮胎等几个产品的当地第一名了,很多同行都流着口水看着我们,可利润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可以说年利润还没有下酒菜项目年利润的三分之一,可投入却是下酒菜项目投入的N的N次方倍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