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悲秋》
第19节

作者: 昉溪大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1-17 09:52:45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你能乱喊的吗?你是在借题发挥,别有用心。”指导员严厉驳斥,“放下你的喇叭,抬土去!”
  杨柯耷拉着脑袋,放下喇叭,加入抬土的行列。
  五中队的左邻右舍,四中队和六中队的犯人见杨柯威风扫地,抬土的、挖土的犯人故意把号子喊得一声比一声响。
  嘿哟嗬,嘿哟嗬……
  我们四中队从伙房里调出来挖渠的喜欢讲怪话的阎刚拉开嗓子嗷嗷地唱:
  写封信,上徐州,
  俺在庐州做伙头。
  一日三顿锅巴饭,
  一餐三个咸菜头。

  手指歪得像鸡爪,
  脚趾黑得如炭头,
  两只眼睛灰溜溜。
  举头望月数星星,
  想起阿妹泪直流。
  哎哟哟哟哎哟哟,
  想起阿妹泪直流。

日期:2010-11-17 09:54:01

  六中队一个犯人接着唱:
  喜鹊哥哥尾巴长,
  十八岁大姐三岁郎,
  半夜三更要吃奶,
  “我是你老婆不是你的娘!”
  不看公婆待我好,
  一脚踢你见阎王!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差一点把肩膀上的挑子给撂了。

  “再来一个好不好?”有人叫喊。
  “好!”
  “一二三,快快快!”
  众人应和。
  六中队那个犯人见有人捧场,清了清嗓子继续唱:
  姐在那个园中摘哟摘黄瓜哟,
  过路的哥哥撒哟撒来一把沙。
  这一撒不打紧哟,打掉了黄瓜花哟。

  打掉公花莫要紧哟,
  打掉母花不结瓜哟,
  哎嘿哎嘿哟,打掉母花不结瓜哟。
  你要那个黄瓜拿条去哟,你要鲜花晚上来哟。
  哎嘿哎嘿哟,你要鲜花晚上来哟,

  小妹妹开门把你等哟嗬嗬。
  脆生生的歌声四处飘扬,整个工地人人都学着唱。
  “你要鲜花晚上来哟,小妹妹开门把你等哟嗬嗬。”
日期:2010-11-17 10:51:09

  歌词的内容格调虽然不高,但都是些通俗民歌,并不反动,而且歌声鼓舞了人气,大家干得更卖力,所以各队干部眼睁眼闭,不加干涉,任大家各自发挥。
  笑管笑,唱管唱,工程进度一刻也不能忘,否则年三十晚还要加班。我们组长见菜园组始终赶不上趟,还有好长一截没有挖,愁得饭也吃不下。

  “组长,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怎么行?”我担心组长会累垮。
  “不碍事,我只要有烟抽就行。”
  劳动中途休息,组长卷根喇叭烟在大堤上走来走去,这里看看,那里相相。
  这天黄昏收工的路上组长对我说:“大川,我有个想法,不知行不行。”
  “什么想法?”
  “我表达不好,画个图给你看看。你是大学生,有文化,帮我参谋参谋。”
  组长随手捡了根木棒在泥巴地上画了起来,隐隐约约地好像是画了一副木架,架子上搁着一个轮。
  “有道理,可以试试。不过要跟董木匠商量,请他帮忙制作。”我对组长的设计很感兴趣。
  组长听了我的话高兴地说:“有你的支持,我心里就有底了。木匠不是问题,我们去向队长请示一下,只要他同意,董木匠肯定会帮忙。”
  当天晚上组长和我一起去找队长,我把组长的思路、设计告诉了队长。
  “好啊,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大川,明天你不要去抬土,帮助董木匠一起制作,先弄一个出来在菜园组试试,如果好,再向大田组推广。”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与董木匠马上开工。我说,董木匠制作,干了两天两夜,终于把组长想要的东西制作出来了。
  这是个什么东西呢?我给它取了个名:倒拉器。
日期:2010-11-17 12:11:00

  这是个什么东西呢?我给它取了个名:倒拉器。
  它的模式是选用两根粗壮结实的木柱子,柱子的下端埋入土里(至少要一米深),两根柱子的顶端要加上两根横杠,横杠中间装上一个当滑轮用的板车轮的钢架子(钢圈)。它的功能就是钢架子在卸掉橡胶轮胎后,中间一条凹槽里可以嵌进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绳子的两端各安一个大铁钩,铁钩的一头如果挂住一车(独轮车)土,另一端就可以利用人的拉力将独轮车从车道上稳稳当当地拉上大堤。除了推车的人需要强劳力,拽绳子的人弱劳力也可胜任,因为每根绳子要安排十六人拉,一边八个。八个人团结一致用力,就会合成一股大力。倒拉器的最大特点就是化弱为强,体现团队的力量。

  第一天使用,菜园组的进度马上超过了大田组,队长笑得合不拢嘴。
  三天一干,大田组纷纷要求队长也给他们做一个。
  天下雨了,道路泥泞,上坡下坡,不少人跌跤。圩区的土,天晴三日像把刀,大雨半天一团糟。
  工程进度一下慢了下来,有苦难言。
  菜园组虽然也受一点影响,但比其它小组好多了,人人拽住一根绳互相扶持,不易滑倒,一车土一车土照样送上大堤,两边的人羡慕得不得了。
  队长指示董木匠日夜上工,赶快给各大田组也制作一个倒拉器。
  眼看逼近年关,老天爷越来越不好说话,小雨变成大雨,大雨变成了雪,纷纷扬扬,搅得周天寒彻。
  工程进度缓慢,各队干部心急如焚,难不成要在大堤上度过除夕夜?

日期:2010-11-17 12:12:11

  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续奋战的精神,各个中队晚上加班干,唯有我们四中队不加班。
  大堤上高高竖起横幅标语:苦战二十天,超额完成任务!
  精神固然可嘉,人毕竟是肉长的而不是钢打的,已经干了个把月,大部分人都已累得不轻,这么冷的天,白天黑夜连轴地干,吃得消吗?
  请病假的人越来越多。

  怎能不病呢?劳动强度大不说,中餐晚餐都在工地上吃,站在雪地里,大雪当炒面,北风当电扇,饭粒冻得像枪子,青菜凉成一张皮,本来就不温暖的肠胃填进这些冰冷的东西,肠胃能不坏吗?就是铁打的人也经不住这样折腾。
  为了保命,犯人们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白天慢慢地干,晚上他们借着夜幕的遮盖躲在避风雪的窟窿里睡大觉。为了蒙骗监工干部,他们派人轮班喊号子。
  嘿哟嗬,嘿哟嗬……
  其实没有一个人干活。
  喊到一定的时间,换一批人接着喊,刚才喊的人睡觉。
  天冷,怎么睡得着觉?一是太疲劳了,二来大家像小鸡一样挤在一起,互相用体温温暖对方,眼睛一闭就打鼾。
  雪,漫无边际的飘荡,伴随风雪飞舞的是那有气无力的号子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