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说:“现在的人挖空心思赚美元,那个时候的人就是挖空心思赚羊啊!不过如果跟一大群羊在屁股后面,就成了放羊的了啊!还要找草给它们吃!还要防止他们到处拉屎拉尿!哦,上帝!还是兜里揣着美元方便啊。”
大老板微微一笑,说:“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除了羊外,还有龟壳,海贝,蚌珠,皮革,兽角,猎器,米粟,布帛,农具等。”
阿毛说:“带在身边都不方便啊。”
大老板说:“没错。这些特殊商品在充当交易媒介时,基本上保持原来的自然形态。其缺点是价值小数量大,不能分割,容易腐烂,易磨损等。古人就又想到了办法,他们逐渐用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
阿毛说:“就是黄金吗?”
大老板说:“后来用的是黄金,但一开始不是。最开始用的是贱金属。就是铁和铜,使用时间最久的是铜钱。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为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的提高,数量的扩大,就由贱金属逐步向贵金属,就是金和银,过渡,并最后固定在金银上。”
阿毛说:“为什么古代的人会想到用黄金做货币呢?”
大老板说:“这个我想。远古的人也是爱美的,所以我们出土的文物里,会有玉,金,银这些东西。所以他们认为,黄金,白银这些也可以作为交易的中介。”
阿毛说:“为什么最后是黄金呢?”
大老板想了一下,说“怎么说呢?黄金比较贵重,也容易分割,容易保存,而且产量比较稳定,相比较来说,最适合做货币。古人也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比较,才最后选择了黄金。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叫PK,历史就是一个PK的大舞台,很多演员相继登台,互相PK,不断淘汰,最后只会剩下一个王者.天下大乱的时候,各地的大大小小的造反势力,蜂拥而起,互相打来打去,经过残酷竞争,最后只能剩下一个人做皇帝.货币也是这样,经过历史的选择,货币王国最后的王者是黄金.”
阿毛说:“看来黄金有今天,也不容易啊。”
大老板说:“但是黄金做货币也有缺点,比如携带起来不很方便。后来一些国家,在国家权力的强制下,用纸币取代了黄金做交易的中介。纸币和充当货币的羊和黄金比,其实是一种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制作纸币的纸张本身,并没有纸币上标的面值那么值钱,只是因为国家权力赋予了它一定的价值。”
阿毛说:“不管怎么说,纸币用起来,比屁股后面跟着羊群感觉好多了。也没有黄金那么重,要是我兜里揣着一大块黄金走路,一定会把我累坏啊,会不会有人抢劫我呢?想起来都怕怕啊。”
大老板说:“社会在不断发展,除了纸币,现在还有存款货币,象现在很多公司用的支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又有了电子货币,现在有很多人用信用卡。”
阿毛说:“我也有信用卡。对前面的羊换梭镖的问题,我还有疑问。为什么,羊就等于一杆梭镖呢?为什么一朵玫瑰加一头小羊,就等于一把弓箭呢?”
日期:2006-11-23 17:57:15
第二节 价值
大老板说:“问得好。刚才我只是举了个例子,说明怎么交易的问题,也许实际的交易中,按照我刚才举的例子做交易,并不会觉得公平。但交易中,确实存在一个到底怎么才公平的问题。我们比较两个东西是不是一样重,是不是一样长都好办,用秤称,用尺子量就可以了。但要精确估计两个东西交易起来,是不是刚好公平,就没这么简单了。这是个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问题。到现在,这个问题也不能说很好地解决了。”
阿毛说:“看起来,一头羊和一杆梭镖,是不是相等的问题,很简单,想不到这么复杂啊?”
大老板说:“是的。经济学上是用,两个商品各自具有的价值,来衡量交易是不是公平的。”
阿毛说:“什么是价值?”
大老板说:“问得好.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无数伟大人物,都研究过,他们争论不休,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总的来说,现在有五种理论,研究什么是价值。”
阿毛说:“哦,五种,这么多!这五种理论的人要是在一起开会,那一定很热闹啊。”
大老板说:“因为交易是发生在,需求方和供给方两者之间,双方都是既要得到一些东西,又要失去一些东西。从需求这一方来说,他得到这个东西,是为了满足他的欲望和需要,就是说这个东西对他来说有效用,而对供给这一方来说,这个东西他得到的时候是付出了代价的,现在他需要对方补偿这个代价。比如,你买街上的糖葫芦,是因为你看了眼馋,你需要解谗,吃了糖葫芦后,让你很开心。而对卖糖葫芦的人来说,他为制作这个糖葫芦是付出了代价的。”
阿毛说:“现在又是冬天了,吃糖葫芦的感觉真不错。”
大老板说:“从古到今的经济学家,就是从需求和供给来分析价值是什么的。有些理论是一元论,就是只从需求和供给的一个方面,或者单独从需求,或者单独从供给,来研究价值.还有些理论,就同时考虑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综合研究。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到底都有些什么理论。”
大老板用手点了几下鼠标,阿毛看到了下面的文字:
日期:2006-11-23 17:59:56
人类对价值的认识,是对商品经济本质的一种基本认识.
价值理论,始终是商品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经济学说,总是以某种价值理论为基础,展开理论体系的构建,价值理论决定了它的基本性质,和理论发展的基本走向.
人类关于商品价值的思考,起源于古代希腊,研究过价值的学者,包括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0年),是古希腊伟大的著作家.他是西方自传体小说的鼻祖,还写过史书,长篇政治教育小说等.色诺芬已经清楚地看到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用途,并且已经认识到商品价值的波动依存于供求变化.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有多伟大呢?他是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是物理学,天象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学科的创始人,他还开创了逻辑学.亚里士多德不仅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作了清楚的区分,而且还看出交换价值似乎是从使用价值派生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需求是交换的根本原因,交换价值的基础在于商品的效用.
自古代希腊罗马时代起,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人们就开始逐渐意识到,就象商品有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一样,商品价值也是由劳动和效用两种因素决定的.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或由效用决定的两种观念,在漫长的中世纪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总的来说,从17世纪以来,一共有五种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供求论,均衡价格论.其中,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元论,也就是说,商品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中的某一种因素决定的.劳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把商品的生产和供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边际效用价值论,把商品的消费和需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供求论,均衡价格论,同时考虑到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属于二元论.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几种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创造的.
代表人物有古典经济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马克思.
威廉.配第(1623-1687年),将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基础.他说"假如一个人在能够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司白银从秘鲁的银矿中运来伦敦,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