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不过半尺纱》
第18节

作者: 秋新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众人纷纷猜测知县的用意。连黄仁直也疑惑不解,见旁边没有人,便摸着胡子喃喃道:“大人这出,老夫可是没有看明白,大人是想……”
  黄仁直对于张问随意落子疑惑不解,张问笑道:“这厮竟敢算计知县,让本官出丑,他不滚蛋,谁滚蛋?现在可不是本官不想给人活路,是人太过分了不是。”
  黄仁直捻着胡须想了片刻,摇摇头:“理是这个理,但大人何必和这等人计较,这招却是落了下乘。”
  张问笑了笑,说道:“下乘上乘,只要见效快不就行了?”
  黄仁直叹了一气道:“老夫可不觉得能见效。”
  黄仁直说的效果是震慑下属,而张问的目的是为了重新挑起管主薄等人的争斗之心。棋要连子,没有争斗,怎能顺理成章呢?
  这时不出张问所料,肥佬管之安和冯贵走进了签押房。冯贵一脸哭相道:“堂尊,看在小的是堂尊属下的份上,可得给小的全家老少一条活路啊,小的给堂尊磕头了。”
  冯贵跪在地上讨饶,张问看了一眼旁边的管之安,没有说话。
  管之安呵斥冯贵道:“不懂规矩的东西,你是自作自受!”
  张问不动声色,心道很快你也会自作自受了。冯贵叩首道:“小的知道错了,堂尊大人不计小人过,饶过小的这一回吧。”
  张问道:“这会公文已发,多说也晚了。”
  管之安忙道:“堂尊,您看冯贵怎么也是熟人,要不刑房书吏那买缺银子……”

  管之安自然知道张问对他不爽,他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按照规矩,买缺银子理应给前任书吏。年轻知县不懂,管之安把话说在这里,旁边的黄仁直总是懂的。
  张问打了个哈欠,说道:“再看吧。那个……没有什么事儿,本官先回去了。”
  管之安等人只得说道:“恭送堂尊。”
  张问回到内宅,见了吴氏说昨天的事已办妥,以宽其心。吃了饭,便在屋中的藤椅上静坐。周围很安静,只有偶尔响起的梆点声。
  吴氏端茶上来,见张问闭着眼睛作沉思状,便没有打搅。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幽怨,昨天大郎还热情似火,今天却恢复了往常的冷淡。她轻叹了一声,心道在大郎心里,终究有比男女之情更重要的东西。自己这样的残花败柳,不顾礼仪廉耻,做下这等丑事,还能奢求什么东西呢?
  突然张问的眼角滑过一滴眼泪,吴氏见罢吃了一惊,呆呆看着张问的眼角,无法明白这一滴眼泪包含了什么东西。难道是……
  其实张问只是在温习一些往事。

  只是他不会跟任何人说。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件“禁忌”的事,兴许那事只是儿时相思邻家姑娘这样的小事,就是被人知道了也没什么。但他们从来不对人说,就算是最亲近的人,却总是独自在心里温习很多遍。
  看似不可理喻,但是男人的特色正是这样的不可理喻。
  无疑张问也不例外。
  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把小绾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他把她藏在心里最深处。
  夜幕拉下,张问就这样一动不动地沉迷在回忆里。吴氏早回房睡了,张问房里的油灯无人挑灯芯,不知什么已灭。

  当张问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围漆黑一片。
  “嘎吱……”房间门突然轻轻开了,张问吃了一惊,轻轻站了起来,说道:“是后娘吗?”说完急忙从原地移开,移到案旁,伸手小心去摸案上的剑。
  “是我。”一个女子的声音道。
  张问听出来是笛姑,松了一口气,这时手已摸到剑柄,却并没有松开,这笛姑三更半夜摸到老子房里要干什么?
  只听得门闩一声轻响,门被闩住了。张问心里一紧,手握紧剑柄,随时准备抽将出来,他没有说话,以免暴露方位,只静静等着看这笛姑要干什么。
  笛姑许久没有听见回话,已猜到张问的心思,便用打火石点燃了火折子,说道:“事情紧急,有番子在外面,求大人救我!”
  火折子亮起来,笛姑穿着一身夜行衣,面上依然带着面具。
  张问想起当初在船上,因为生死悬于一线,不慎被她看破了玄机,此时不正好借太监之手除去她么?

  张问想到这里,遂不动声色,问道:“我如何救你?”
  这时外面响起了嘈杂之声,窗外火光一片,看来追兵已将县衙围了。张问心道先稳住笛姑,等外面的人进来,再借机将笛姑交出去。
  笛姑飞快地脱去身上的夜行衣,又将面具摘去。这时张问瞪大了眼睛喊道:“小绾!”只见面前的这张清秀的脸,额头亮晶晶的,不正是小绾那张脸么?
  笛姑看了张问一眼,也不及说其他话,抓起桌子上的砚台,包在衣服里,说道:“大人,院中可有水井?快将这衣服沉到水井里!”
  张问这时也回过味来,这笛姑当然不是小绾,只是面貌很像罢了。但只需要这一点,张问顿时打消了落井下石的念头,急忙拿起衣服,奔到院中,扔到了水井里。
  “砰砰砰……”院门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张问回头一看,隔壁吴氏也打开了房门察看,见到张问,吴氏说道:“大郎,发生了什么事?”
  张问急道:“我也不知……后娘,我房里有个女的,一会有人问起,就说是后娘买的丫鬟。”
  吴氏神情复杂道:“她是大郎的什么人?”
  “来不及了,事关我的生死,后娘记得我说的话!”
  这时院外喊道:“堂尊,是税厂的公公办差,堂尊快开院门。”
  张问奔到自己房门口,见笛姑已经上了床,便扬声喊道:“厂公稍后,待下官穿好衣服相迎。”
  说罢奔到吴氏房里,拿了一身襦裙,回到自己房中,丢到床边的椅子上,这才飞快地穿好官服,走到院门口去开门。

  只见门外火光冲天,一个穿着青色太监服的人站在正中,周围还有许多皂隶快手,有县衙的,也有太监带来的。
  张问忙作揖道:“下官上虞知县张问,拜见厂公。”
  太监尖声道:“免礼吧,咱家带人围了县衙,是为捉拿刺客,还请张大人协助。”
  张问躬身道:“是,是,厂公如有差遣,下官一定尽心去办。不知刺客几人,从何处进的县衙?”
  太监道:“只有一人,此人拿短统欲刺杀税使,事败被咱家带人围追至此,从这边*入衙,咱家已经将县衙围死,掘地三尺也要抓住此人!”

  “马捕头!”张问马上喊道。
  方脸马捕头拱手道:“属下在。”
  张问下令道:“立刻清点差役,面生者先行看押!”
  “属下遵命!”马捕头一拱手,立刻差遣衙役快手到各处办事。
  张问又转身弯腰道,“厂公,刺客是男是女,有何特征?”

  太监对张问的态度非常满意,语气和气了许多,“此人行踪诡异,天黑没有看清容貌,身作玄衣,手里有一柄短统。”
  张问听罢舒了一口气,连男女都不清楚,只凭衣服和武器,这些东西早扔掉了。这县衙里的人何止百人?加上大牢里的囚犯,更是纷杂,房间又多,要查起来,恐怕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时间一久,谁知道刺客是不是跑了,不是说刺客行踪诡异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