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案往事》
第26节

作者: 春春花熊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向姐,您还是说点我们能听懂的吧。”
  说完以后,小吴干脆开了免提。
  “这是一种抗抑郁药物,能够迅速改善抑郁患者的消极情绪,适用于有自杀风险的患者……”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王芳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那种?”李竹道问。
  “不一定。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这种药还可以用于治疗焦虑症。”向娟说。
  “能不能检测出,她是长期服用还是短期服用?”李竹道问。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会造成肝功能和消化系统异常,死者的脏器有人为损坏,检查需要点时间。”向娟说。

  通话结束后,李竹道打开车窗,点燃一根烟,说:“王芳在和谐小区很少和人打交道,我们之前认为她是出于‘职业’需要,有意为之。但是,刚才向姐说她吃的那个啥药,能治疗社交焦虑,也就是说,王芳有可能患有社交焦虑。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王芳应当是长期服用。”
  “王芳在搬进白土文小区之前,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我们不知道她在哪里,在干什么。这段时间内,她是一个人,还是和李海东一起,我们也不知道。那么在这段对于我们来说一无所知的时间段里,有没有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加剧了王芳的病情,让她从社交焦虑变成了重度抑郁,进而产生自杀倾向?同时,在患有严重抑郁,每天都想着要不要自杀的情况下,是不是压根儿就没法告诉李海东,她的车停在哪里?桂姐说一个月前王芳没接她电话,但是回了短信,回短信的有没有可能不是王芳,而是李海东?”

  李竹道继续说:“当然,也有可能王芳在此前并没有社交焦虑,不多与人交往,也确实是她的‘职业’需要。但是,在住进白土文小区之前,应当是发生了什么变故,让王芳突然陷入重度抑郁。”
  李竹道却陷入沉默,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过了半响,李竹道说:“1304号房的装修情况,我们原本认为是用来囚禁王芳。但是,那里的装修设计,如果说是用来防止王芳跳楼,或者防止她出门自杀,是不是也说得过去?”
  大家目瞪口呆。
  小王忽然说:“王芳会不会不是他杀,而是自杀?”

  但是,很快他又否定了自己的假设:“也不对,李海东没必要给自己背上弑母的罪名和骂名,更没必要碎尸。”
  大家陷入沉默。
  白土文案就像是一个硕大的洋葱,剥开一层迷雾,却发现下面还有一层。大家只期望这个洋葱被层层剥开之后,最终会有一个真相。
  车外,美丽的彩灯一串连着一串,勾画出一幢幢大楼的轮廓,大楼上方的霓虹灯闪闪发光,各种各样,像无数条盘踞的彩色火龙。
  车辆安静的行驶,转入一段高架桥,远眺之下,只见斑驳的灯火栖息于错落的楼市之间,仿佛是这座城市蠢蠢欲动的孤独。城市靡霏,灯火阑珊,城市与灯火之间,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霾,就像是横亘在大家眼前的迷雾。
  东阳县三中始建于1956年,于1978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全省54所首批省级重点中学之一,也是唯一坐落在农村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1999年,东阳县三中面向全市大规模扩招,堰城市城区许多家长慕名而将自己中升高的孩子送来就读,王安就是其中之一。
  “我校自办学以来,共为国家输送了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有49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考入清华、北大总人数位居堰城第一。是堰城连续十年有考取飞行员的学校,军航、民航飞行员已达12人。”
  接待小王和彭杰的是东阳县三中的政教处刘主任,他正滔滔不绝地向二者介绍学校的辉煌历史。
  “迄今为止,九任校长皆治校严谨,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开新篇。他们重道兴学,心系教育,殚精竭虑。故八方俊彦,慕名而辐辏;四海少年,负笈而影从。”
  小王和彭杰负责走访王安曾经就读的高中。李海东到底是王安还是王康,没人说得清。专案组试图从这两兄弟的朋友圈着手,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甚至试图通过这个办法了解他们母子三人之间的关系。李海东的作案动机始终是困扰专案组的一大疑点,从现有线索无法分析判断,只能沿着希望并不是很大的这条线索继续深挖。
  “刘主任,王安的班主任陈艳老师……”

  小王和彭杰对东阳县三中的辉煌办学成就和历任校长披荆斩棘的治学成效都不是很感兴趣,只想了解王安到底是个什么人,或者有哪些和他走得近的同学、朋友。
  刘主任对彭杰的话置若罔闻,继续如数家珍一般说着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题:“我校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堰城榜首,2006年之前,连续七年夺得堰城第一,2016年上榜中国顶尖中学800强,领跑堰城。1999年高考,县文科、理科状元,堰城英语专业第一名均为我校学生,上线总人数居全县第一名。2007年,刘小贵以674的高分夺取堰城理科状元、湖南省第五名,考取清华,申鹏考取北大。2008年,赵凯考取清华,赵鸿雁和申文彬分获县文科状元、榜眼,赵鸿雁考取人民大学,曾志考取空军航空大学……”

  “刘主任,高二692班有学生打架了……”陈艳进了刘主任办公室,终于成功的用一句话结束了刘主任滔滔不绝的讲话。
  刘主任给双方相互介绍之后,就匆匆赶去解决学生打架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私立学校异军突起,我们学校生源日益枯竭。每年中考录取线远远低于兄弟学校,比县城任何一所高中都低,有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现在的处境,校领导都很焦虑。所以,刘主任一见了外人就收不住嘴。”陈艳笑着说。

  陈艳老师戴着一副眼睛,50多岁的年级,给人的感觉很温和,让小王和彭杰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书香气息。
  小王和彭杰打着哈哈客套了几句,很快就步入正题。
  “零几年的人和事,到现在都十几年了,我记不得很清楚,但王安这个学生我倒是有印象。”陈艳说。
  二人喜出望外。
  “他是学习成绩很好的那种,还是很捣蛋的那种?”小王问。
  “都不是。”陈艳笑着说:“王安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只能算中等偏上,但是最后高考的时候超水平发挥,考了省内的一所211大学,所以我对他印象很深刻。另外,这孩子高高帅帅,不是体育生,但是足球篮球排球样样精通,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很受女孩们欢迎,甚至有些单身未婚的女老师都对他暗生情愫。”
  二人只当陈艳的最后一句是句玩笑话。
  “他有没有早恋?我的意思是,他在高中这三年,有没有谈过女朋友?”彭杰问。
  “这没听说过。”陈艳认真想了想,说:“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很严格,严禁在校学生早恋。一旦发现,会通知双方家长,共同教育。当然,这种事一直都是屡禁不止,青春期的孩子情窦初开,很容易和异性之间产生男女之情。所以,即便是有,学生们也都是偷偷摸摸,顶多让自己身边的好朋友知道,不会让老师,让学校知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