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家》
第24节

作者: 7号风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听了男孩的这番话,郁风的一副笑脸僵在了那儿,一颗心被刺痛了。郁风没有一点埋怨男孩的意思,而是觉得有些尴尬,很是对不住这个男孩!他完全相信这个男孩所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因为他正卖着的花草就有烂掉过的情况。有一次,他见到一株仙人掌的根部好像有个烂斑。伸手轻轻一提,整株仙人掌便与花盆脱离开了。原来是这株仙人掌,外表看起来挺好的,其实里面已经烂空了,就剩下外面的这一层皮囊。

  现在想一想,他卖出去的这么多花草,也不知有几株成活了?更不知有多少已经死掉了?如果下一次,再有曾经买过他花的顾客,再用这种鄙夷的神情如此诉说,他会更加的羞愧!
  其实啊,这也没有什么好羞愧的。
  几年前,郁风曾经去过一个花卉市场,问老板为什么他们公司在这儿买的花经常会死掉?
  老板却反问郁风,如果卖出去的花都一直不死的话,那么他们的花又卖给谁去呢?郁风无言以对,仔细想一想,不无道理啊!(后来,在这个小广场上,又出现了其他的卖花人。卖花人经常是大庭广众之下,便从袋子里取出一些土放到花盆里,然后拿出一株花就这么插到花盆里。接下来就吆喝着卖了。这种花的成活率可想而知!卖花人却没有一丁点的扭扭捏捏,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郁风每次进花时,都会认真地挑选。几乎每一盆花都能够从盆底的泄水孔看到生长出来的根须。如果需要换盆,总是连土带花一起移栽。郁风心里很明白,即便如此,离开了温度适宜的花棚,这些花草的成活率依然不会太理想。
  也许是因为郁风还没有练就商人气质,他的脸皮依然太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价值观。目前的郁风还学不来刁滑。他是渴望多多的将花卖出去,这样他才能赚到钱。然而当前,卖花却又成为了他的一种负担,他怕卖出去的花会死掉,人家或当面或在背后骂他。
  郁风对安琪说道:“等这一批花卖完了,我不打算再卖花了。太不方便了。”

  安琪问道:“那你打算卖什么呢?”
  郁风环顾了一圈小广场上的所有地摊,然后说道:“你发现没有?在这儿摆地摊,卖得比较好的都是生活日常中经常用到的东西,而且价格比较便宜,太花哨的东西没有市场。”
  安琪也环视了一圈小广场,沉思了起来,觉得郁风说得挺有道理的。可是,什么东西才适合这个市场呢?
  彼此沉默了一会儿,安琪正要开口,郁风已经打开了话匣,说道:“已经进入秋季了。你看,地摊王开始卖手套了。我们也可以进一些手套、口罩、耳捂子之类的东西,应该会有人买。”
  “行哎,你的地摊你做主!”安琪笑着说道。

  到了这个礼拜天,郁风的花草已所剩无几了,该去进货了,否则这个地摊就摆不出去了。他们不用去那个路途遥远,一路颠簸的花卉市场了,而是改去离家比较近的那个夫子庙大市场。
  花卉市场十分的宽广,房顶很高,顾客不多,在里面行走,就如同在大海里畅游。而夫子庙大市场,就如同鸽子窝。连成一片的上下两层的建筑,被分割成了数量众多的商铺,每一家的商铺都不太大,里面放满了货物。迷宫一般的通道很是狭窄,两个人相向而行,如果不侧着一点身,肯定会碰擦。在里面走上一圈,让人憋得慌。
  夫子庙大市场,专门卖手套、口罩等防寒用品的店家蛮多的。
  郁风跟着安琪,已经看了好几家。安琪只是看看,基本上没怎么说话,没有一点买的意思。
  郁风忍不住说道:“已经看过几家了,我看东西都差不多,合适的话,就可以买了啊!”

  安琪却说道:“我们初来乍到,对这个市场的行情还不了解。要多走走,多看看,免得被蒙了。走了一圈,我发现这儿的店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老板看你是零星购货的顾客,他会跟你瞎开价,有的报价比地摊上的零售价还高;如果他见你是来进货的,报价大不一样,要低很多。进货的人,一进商铺就会亮明身份,说自己是来拿货的。”
  又是一家卖手套的商铺,安琪停下脚步,对老板说道:“老板,我来拿点货。”
  老板立马笑脸相迎,拿着记帐的纸和笔走了过来。
  安琪指着一款灰色的男士手套问道:“这个多少钱?”
  “五块。”
  “4块五吧?”
  “美女,这已经是批发价了,不能再还价的。”女老板的笑容中添加上了不容商量的严肃。
  经过刚才的一番走访,安琪心中知道,这款手套的批发价差不多就是5块钱,便不再多费口舌,说道:“拿十双。”
  老板拿了十双手套放在了一个小方篮里。安琪又要了几款其它的男士手套、几款女士手套、两款小孩的手套,然后又买了十只耳捂子,二十只口罩。
  郁风只能作为看客,站在一旁。
  这期间,进来一个女孩挑选了一副手套,向老板问道:“这副手套多少钱啊?”
  老板漫不经心地回了一下头,说道:“十块。”
  女孩说道:“太贵了吧?能不能便宜一些啊?”
  店家正忙于来进货的批发户,头都不回一下。又过了一会儿,无人理睬的女孩悻悻而去。

  摆地摊以来,郁风越发的觉得安琪有些做生意的天赋。他多半是打下手,出苦力,偶尔给一些参考性意见。出谋划策,拍板的事情基本上出自于安琪。
  父亲住进县人医,已经两个礼拜了,病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不过,总算是平稳了。
  眼瞅着就要到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得供供月亮,吃上一顿团圆饭。家中却只有年迈的奶奶一个人。父亲便跟母亲念叨着,中秋节是不是回去住上一个晚上。
  中秋节的前一天中午,母亲把这个想法跟梁医生说了。

  梁医生说:“可以啊。”他想了想,又说道:“我建议你们就不要再住到医院里来了。你们在这儿住一天,要三百多块。这个费用也不少。我可以给你们开好药,你们三天来拿一次药,找人吊一下水,一天一百多块钱,差不多能省一半的钱。然后,过一段时间来检查一下。”
  父母亲商量了一下,这样也行啊。主要是能省钱,他们的那点钱眼看着就要用得差不多了。
  当天,便办了出院手续。母亲用三轮车驮着父亲还有那大包小包的东西,在中秋节的前一天下午回了家。
  穷人嘛,通常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办点事,太难了。要是再想着省点钱,又要把事情办好,那真是难上加难了!
  中秋节的那一天,吃完午饭,母亲用三轮车驮着父亲去镇卫生院吊水。
  卫生院离郁风家也就三四里地,是他们这一片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院。能减免部分的医药费。平时有个头疼感冒什么的,村民们都去那儿。

  每个人都一样,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有畏惧感。对于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农民来说,更是如此。而镇卫生院,对于郁风的父母亲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有点自家人的味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