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的地下世界》
第25节

作者: 木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和师傅也跟着上到地上,跟何斌说明了情况,何斌的笑意更加灿烂:“想不到还没等进主墓室,就有这么大的货出来了,柳玉龙,你下去把那个坐像给我弄上来。”
  他手下的那个两米高的壮汉答应了一声,就要穿上潜水服往下去,但是潜水服没有那么大号的,他纠结了一下,只能翻出个护目镜,待上防毒面具下去了。
  他下去之前,我特意说了句,坐像肚子里有碎瓷片,小心点千万别弄丢了。
  其实破损瓷器的价值是大打折扣的,但是人像就不一样,只要残片完整,修复的好一样具有价值。
  而且我觉得,能在主墓室正上方位置出现的人像瓷器,必然不一般,很可能是神话里叫得上名字的那几位。
  大概过了半小时,不耐烦的何斌正要去看看人回来没,一个一米多高的辽三彩坐像就从盗洞口“钻”了出来,我见状立马过去接过坐像。
  “是静坐罗汉!”

  何斌看到坐像的样式,彻底绷不住了,只见罗汉肩宽体圆,身形魁梧,跟宋代十六罗汉图绘本中的静坐罗汉极其相似。
  静坐罗汉是佛教中的诺距罗尊者,据说是位战无不胜的大力士,后归于佛门后清净修心,终成正果,后度化世人进彼极乐。
  而这个位置挖出静坐罗汉也正是为了接引墓主人往生极乐。
  何斌跑过来抢过我抱着的坐像,翻过来摇了两下,几块碎瓷片从坐像肚子里掉了出来。
  “听说你们金古斋还有修补东西的手艺?”何斌笑眯眯的盯着我。
  “有有有,大哥你给我一个小时,我保证给你弄好”我赶忙答应下来。
  说实话,就是何斌不让我修复这个静坐罗汉,我也会想尽办法弄好它。
  这种大型的三彩罗汉坐像的价值已经无法用钱来估量了,只要一面世,绝对称得上是国宝级文物。
  据我所知,同类型的坐像存世只有十一个,都是20世纪初在河北被外国人买走的,而我手里的这个,是第十二个,也是国内唯一一个。

  其实这种瓷器修复最简单,没碎多少片,按照原有的位置拼好就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把碎瓷片粘牢。
  而粘瓷器的胶水是我特意从琉璃厂一个老板手里学来的,他是我们金古斋最大的客户,每年从他手里卖到海外“工艺品”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我找了一颗松树,从上面扣下来一块树胶,再用牛奶和蛋清调糊,最后在包里掏出一块那老板送我的胶块,从上面切下来一小块,跟其他东西混在一起,用打火机微微加热,便涂在了罗汉像的断口处。
  粘好罗汉像,我跟何斌说:“大哥,往上撒泡尿”
  “啥”何斌一脸疑惑的看着我。

  “信我的,您就尿就行,我这胶粘得牢不牢,就靠您这一泡尿了。”
  何斌看着修复好罗汉像,犹豫了半天,愣是没敢尿下去。
  只怪这个罗汉像的做工太好,面容生动,不悲不喜,虽然闭目凝神,但却让人有种想跪拜下去聆听教诲的冲动。
  讲道理我就是因为实在不敢尿,所以才让何斌来。
  何斌纠结中,我赶忙提醒他:“哥你得赶紧,不然等会胶干了就没用了”
  结果他倒是机智,尿在了矿泉水瓶子里,然后浇在了罗汉刚粘好的脑袋上。
  我强忍着尿骚味又观察了几分钟,然后跟何斌说:“哥,没问题了,您看看”

  何斌倒也不嫌弃,直接上手推了两下,又看粘连处毫无痕迹,竖起大拇指跟我说:“小兄弟名不虚传啊,等这趟活安稳干完,老哥估计还得有事求你,到时候价钱好商量,希望兄弟给个面子”
  我哪敢不给,连忙答应下来。
  何斌手下的大汉跟他说了墓下的情况,罗汉像下面是木质平台,估计下面就是主墓室。
  何斌听了决定立马下去,虽然穿着厚重的潜水服影响操作,但是避免夜长梦多,还是早掏完早利索。
  这次何斌还是要我和师傅一起下去,再带上小雨和那个叫柳玉龙的大汉。

  然而这次师傅却跟何斌提了个要求,他要带上李麻子。
  听了师傅的要求,我也是一愣,按理说李麻子也不是什么善茬,而且现在死了儿子,何斌肯定要把他放在眼皮底下才安心。
  然而师傅的理由很简单,李麻子是我们这里面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墓下的情况现在谁都不知道,带他最合适。
  何斌一犹豫,让柳玉龙拿了猎丨枪丨下去。
  由于潜水服只有五套,我们的人现在要多一个,但是我和师傅的战斗力约等于零,李麻子岁数大了也没啥威胁,何斌坚信在下面,拿枪的柳玉龙完全有能力控制我们。
  静坐罗汉的位置已经成了一个空洞,下面果然是木材拼接的底座。

  不出意外,下面应该就是整个大墓的核心:主墓室
  李麻子摆好架势,用铲子用力砸向木质底座,腐朽的木材一下落了下去,露出漆黑的洞口。
  我打起手电照了进去,本以为会看见墓主人的棺椁,然而下面却是一堆木头,被高高的堆起,一直延伸到这个洞口,下面具体有多深还看不到。
  我丢下去一块石头,结果竟然传来了回声,这竟然是个地下洞穴,而墓主人依托洞穴建造了自己的墓葬。
  望着下面高高堆起的木头,我一时间陷入混乱,转头问师傅:“这是题凑?”

  师傅凑上前打着手电照了半天,冲我点了点头。
  所谓题凑,就是古代天子的椁制,围在棺木的外层,像古代的床一样将棺材保护在里面。
  最早发现这种墓葬形式是在河北石家庄的小沿村,一个西汉的诸侯墓。
  而最早这种墓葬形式可追溯到上周时期,到了西汉盛行厚葬,黄肠题凑便更加盛行。
  但是汉朝后的墓葬基本少有这种制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耗费极大,工艺复杂。
  而我们掏到的这个墓葬,明显是千年后的辽代,用题凑的绝对是头一回发现。
  李麻子在石壁上打了岩钉,然后扯起绳子就顺了下去。

  估计下了两米左右,李麻子踩到了题凑坍塌出来的平台上,他在附近转了一圈,表示没什么问题,让我们下去。
  我和师傅先下了,小雨和柳玉龙紧随其后。
  踩在题凑上面,我才看出这木头不是柏木芯,但是具体是什么木头我就看不出了。
  整个题凑被摆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摆在地下洞穴的最中心,有七八米高。

  而最顶上的部分被李麻子刚刚那一下砸塌了,木头滚落到了下面的地面上,它原本的造型应该是顶到最上面的通道,然后上面立着静坐罗汉。
  我们顺着绳子,慢慢的向最底部滑下去,过程中,我发现题凑不仅仅是木头拼接成的,里面应该还有和木炭等防潮层,不少漆黑的灰土漏到了外面。
  令人奇怪的是,整个地下洞穴竟然出奇的干燥,而且地面明显被人整平过,手电向四周一打,感觉整个洞穴面积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
  师傅跺了跺脚,地上的灰尘在手电光的照射下冲了起来,师傅见状便脱掉了潜水服。
  想起小雨之前的模样,我赶忙阻止师傅,师傅却摆手示意我没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