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不可不知的楼市内幕和购房方法,中国第一部楼市小说 升值房》
第10节

作者: 唐舜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陶奇住的家庭旅店位于古城边的小山上,陶奇走上旅馆的屋顶平台,就看到了丽江古城的全貌。只见下面乌压压一大片全是鳞次栉比的青瓦屋顶,零星点缀着几丛绿树,连片屋顶的中央有一小块缺失,隐约可见是个小广场,远处则是一层层青山的轮廓。在青山与青瓦之间则是一小片有些刹风景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它们提醒着陶奇:这里还不是世外桃源,只是现代文明中保留下来的一块璞玉。

  陶奇在古城中找了一家水渠边的餐馆吃晚餐,眼睛一直留意着水渠对面的街道,希望能再见“白菊花”的身影,因为他忘不了在机场大巴终点站,当自己登上一辆出租车时,“白菊花”那幽怨的眼神。尽管对面的街道走过无数的都市美女,“白菊花”却终究没有出现。
  日期:2010-12-11 20:35:24
  饭后,陶奇在古城内信步闲逛,这才对丽江有了更深的感受。丽江是个纳西族古城,保留着众多的砖木结构民居,城中最具特色的是穿城而过的众多傍街水渠,城中街道两边的民居都改造成了餐馆或者是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商铺。真正身在丽江古城,陶奇才感受到丽江的浪漫之处:首先,它是一个古城,有着很多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让人乐于在此停留;其次,周边有很多景点,足够住在这里玩上好几天;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丽江比较偏远,陶奇一到这里,就感觉外面的快节奏生活突然变得很遥远,不自觉的放慢了脚步,甚至觉得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不会与外面的生活有任何瓜葛。也许因为丽江给人这些感受,这么多的身无牵挂的都市单身男女才会这么向往这座小县城。

  夜幕很快降临,店铺灯光照射下的街心大石板上,留下陶奇更多悠闲的脚印。
  陶奇看到街边的一道小门边,一块大纸板上贴着若干玉龙雪山的照片,牌匾的上方有两行字:玉龙雪山一日游和虎跳峡一日游。陶奇好奇的踱进小门,里面是一个小天井,天井周边的墙上贴着不少景点照片,还有一个不同景点的收费表,一位中年游客正在向一名工作人员模样的人咨询。陶奇边看价目表边留意两人谈些什么东西,中年游客说的竟是久违了的北京话,咨询的是明天跟团去玉龙雪山的问题。玉龙雪山是来丽江必去的景点,陶奇也参与进去,问了工作人员关于价格和发团时间的问题,同时有些担心会不会上当受骗。

  那位咨询完的中年男人显然有同样的顾虑,站在一旁犹豫不决。陶奇于是主动问他:“您是北京人吧?”
  那位中年男人有些吃惊的回答:“是啊,您呢?”
  “我也是从北京来的,您是想明天去玉龙雪山吗?”
  “是啊。您是不是也想去?”
  就这样,陶奇与这位名叫周书奇的人认识了,他们一起参加了这个第二天出发去玉龙雪山的一日游旅行团,彼此都因为旅行团多了一位同乡人,而多了一分安全感。

  当陶奇与周书奇互道“明儿见”的时候,陶奇忽然意识到,原来高杰所说的第一种认识女孩的方式,同样也适合认识一位普通朋友。
  日期:2010-12-11 20:58:41
  第二天的玉龙雪山之行充满遗憾,山下是阴天,雪山上海拔4500米的地方却是大雾加小雨,不但看不到雪山主峰,就连近在咫尺的冰川都看不真切,唯一的收获就是和周书奇混得很熟。周书奇四十来岁,在北京一家电视台工作,借出差之机顺便到丽江玩两天。
  晚上,陶奇和周书奇来到丽江的酒吧街,到一家酒吧的二层喝酒。丽江的酒吧街沿着一条水渠分布,水渠的两边都是两层的酒吧。一到晚上,两边酒吧中的客人就开始“刘三姐式”的拉歌对唱,冲天的对歌声能持续到午夜。
  二层靠窗的一排桌子早已被一群说四川话的女孩占据,看得出他们已经做好了对歌的战斗准备。当对歌声响起,活跃的陶奇很快加入到这边酒吧对歌的行列,与那群女孩唱成一片,周书奇也将喝酒的战线转移到二楼窗边的桌子上。每当对面酒吧的歌声略有沉寂,陶奇就和那帮女孩一起大喊:“对面的哥哥累了吧,回家洗洗睡了吧。”于是对面的歌声又不甘示弱的响起来。

  战斗之余,陶奇了解到这些女孩总共有三十多人,都是四川某服装公司的,这次是公司组织来丽江旅游。当女孩们问他们是哪里人时,陶奇回答说:“我们都是北京人。”
  周书奇在一旁问陶奇:“你不是北京人吧?”
  陶奇很诧异,这是他第一次在北京之外的地方感受到即便是在北京都已经很少见的本土沙文主义,只好改口对那些女孩说:“周书奇是北京人,我虽然有北京户口,但是不算北京人,只是在北京工作。”
  这些女孩第二天已经安排好包车去虎跳峡游玩,还主动邀请陶奇和周书奇同车游览,陶奇欣然应允,周书奇则因为第二天要乘飞机离开丽江,不能同去。
  接下来的两天,陶奇和这些女孩一起去虎跳峡观光,一起逛丽江古城购买纪念品,彻底感受了四川女孩的热情好客,让陶奇原本阴郁的心情云开见日。当然,陶奇对她们不会有其他想法,毕竟以后还能见面的机会不大。
  陶奇回到北京的当天,收到了房老师在QQ上的留言,告诉陶奇他在南方的疗养已经告一段落,下周将回到北京,邀请陶奇下周末去他家做客。几个月来,房老师的网上指导让陶奇受益匪浅,陶奇期待着早日见到房老师。
  日期:2010-12-11 21:28:00
  第六章思考的深度

  到了与房老师约好的周六,吃过中饭,陶奇坐公交车来到房老师家所在的小区大门外。小区大门是欧式的,高大气派,大门里郁郁葱葱,几乎看不到建筑物,陶奇吃惊之余,意识到这是一处建在闹市边沿的别墅小区。按保安的要求,与房老师通话以后,陶奇跨入小区大门,里面的情形更加出乎他的意料。陶奇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开阔起伏的高尔夫球场,十几栋别墅隐现于起伏的地势与茂盛的树林之间。不是亲眼所见,陶奇很难想象在这个城市的闹市隔邻,会有这么一处高尔夫别墅区存在。

  房老师家是一栋三层的独栋别墅,别墅的底层外墙包裹着灰色的花岗石,开着大面积的玻璃窗,房子的二层刷成了黄色,再上面是一重重的灰黑色斜坡屋顶,屋顶的正面开着几个老虎窗,几个类似烟囱的东西突起在屋顶之上。别墅的正门处突出来一个大雨棚,雨棚下的平台高起地面九级台阶,上面站着的是久违的房老师。
  房老师比车祸时明显的消瘦了,头发变短了,身着一件蓝色的衬衣,右手握着一支拐棍,正目光炯炯的看着他。房老师的腰板挺得笔直,即便是拄着拐,也让陶奇觉得他的身体很硬朗,陶奇觉得这种感觉相当独特又时曾相识。
  陶奇注意到房老师额头受伤处只留下一道浅浅的伤疤,关心的问道:“房老师,您身体全好了吧?”
  “好得差不多了。陶奇,我还没感谢你呢。”房老师的声音威严中透着和蔼。
  陶奇回答道:“真正应该感谢的人是我才对。”

  陶奇在房老师引领下走进别墅的一层客厅,他注意到房老师走路的时候略微有些蹒跚,还需要借助拐杖的力量。陶奇作势要搀扶房老师走路,房老师示意不用。陶奇和房老师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陶奇发现客厅有两层高,高高的天花板正中垂下来一盏炫目的水晶大吊灯。
  日期:2010-12-11 21:29:48
  陶奇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住宅,有些眼花缭乱,他由衷的赞叹道:“您的房子真漂亮,买这栋房子需要多少钱呀?”
  房老师轻描淡写的回答:“这栋房子买得早,当时还比较便宜。”
  陶奇看着客厅两层楼高的大窗子,感叹道:“为了买那个98平方米的住宅,我借了15年的贷款。也不知我还有没有机会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
  “别太着急。我是你这么大的时候,一家三口还住在筒子楼里,房间只有10平方米大。”
  陶奇冲口而出的问道:“那您是怎么变得这么有钱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