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50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释鲁任于越不久,就开始创立一支名为“挞马”的亲兵卫队,这时耶律阿保机已经长大成人,深得释鲁的信赖,所以他便任命耶律阿保机担任这支亲兵卫队的卫队长,也就是挞马狨沙里。
  沙里,汉语里为郎君之意,这是契丹族内对贵族青年的尊称,耶律阿保机在担任了释鲁的亲兵卫队长之后,屡次带兵出征,北讨室韦、乌古,南征奚、霫等部。在这些对外的战斗中,耶律阿保机逐渐显示出其过人的战争天赋,或智取、或强攻,屡克强敌,使敌人闻风丧胆,他也由此被人尊称为“阿主沙里”。
  然而,正当耶律阿保机做为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在大漠草原中冉冉升起时,契丹族内突然爆发了一场大乱,总知军国事的于越释鲁被人杀害了。这场内乱的起因是由于释鲁在契丹族内独揽大权,引起了以曾为匀德实报仇的蒲古只三族子孙的不满和眼红,于是他们就勾结了与释鲁争权的耶律辖底、贵族萧台哂、甚至还有释鲁的儿子滑哥,发动了叛乱,趁释鲁不备将其杀害。

  这一来,在契丹族内引起大乱,举族上下都为之惶恐不安,但这却给年轻的耶律阿保机造成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因为当时释鲁只有57岁,如果让他正常死亡的话,可能还要很多年。那样的话,耶律阿保机可能也要过很多年才能登上契丹族内权利的顶峰。而这个时候,耶律阿保机正好3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他手握重兵,又素有威望,一切条件都已具备,这一场大乱就正好成为他夺取最高权力的良机。

  叛乱发生后不久,契丹可汗授命耶律阿保机平叛,而耶律阿保机依靠着手中强大的挞马军,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将蒲古只三族叛军击溃,将为首者斩杀,把他们们的族众没入瓦里(即奴隶),贵族萧台哂被处以极刑,耶律辖底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伪装成盲人逃到了与契丹临近的渤海国,只有释鲁的儿子滑哥因跪在耶律阿保机痛哭流涕,称自己是受了萧台哂的蒙骗才上得贼船,而被耶律阿保机原谅。

  叛乱平息之后,耶律阿保机因功而被推举为迭剌部的夷里堇,一年之后,又进一步升为总知军国事的于越,控制了整个契丹各部联盟的军政大权,这一年,他仅仅31岁。
  耶律阿保机在获取了联盟中的军事大权后,就开始不停地发动对外战争,从周边的室韦、于厥、奚、霫等部,到中原王朝的代北、河东、幽州等地,都成为他重点掠夺的地区。耶律阿保机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掠夺回大量的人口、牲畜、土地、财物,进一步壮大了契丹的实力和巩固了自己在族中的地位。
  这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耶律阿保机在大唐天佑元年(904年)九月同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的那一战。当时耶律阿保机正率兵攻打黑车子室韦诸部,室韦首领因抵挡不住,便向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求救。刘仁恭发兵数万,由养子赵霸率领,经武州(今河北宣化)攻打契丹。
  耶律阿保机得知刘仁恭出兵的消息后,也不慌乱,将精兵埋伏于武州附近的桃山一带,又收买了室韦人牟里,诈称是受室韦首领所派遣为唐军引路。赵霸不知是计,便信以为真,率大军跟着牟里来到桃山之下。
  耶律阿保机见赵霸落入埋伏,立即传令全军进击,顿时伏兵四起,万箭齐发。幽州兵仓促应战,乱作一团,不久就被契丹兵马分割包围,任其宰杀。这一战,幽州兵马几乎损失殆尽,主将赵霸也在混战中被俘,而耶律阿保机则乘胜东下,大破黑车子室韦。这一战的胜利,对耶律阿保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在此之前,他的声名虽响,但还只限于大漠草原之上,而经此一战之后,其声威已远播于中原诸镇。

  此时的中原,正处于大唐王朝行将落幕的前夕,在经过多年以来的浴血拼杀,梁王朱温已经在众多的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控制了国内大片的土地,并已经杀害了唐昭宗,扶持其幼子李柷继位,随时都有可能代唐称帝。但在这个时候,国内的其他地方势力还并没有被其完全征服,以河东李克用、淮南杨行密、西川王建、河北刘仁恭、关中李茂贞为代表的各地方军阀,一直都打着兴复唐室的旗号与朱温为敌,所以这个时候大唐国内可以看成是由梁和反梁这两大势力集团在进行角逐。

  天佑二年(905年)七月,反梁集团领袖、晋王李克用遣使契丹,要求与其结盟,共击朱温。李克用虽说此时在与朱温的争夺中处于下风位置,但他毕竟是名震天下数十年的英雄,虎老雄威在,再加上又是反梁集团的领袖,所以耶律阿保机见到他的使者非常高兴,认为这是李克用对自己这些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在国内政治地位的认可,所以对李克用结盟的要求欣然领命,兴冲冲地带着七万大军(号称三十万)亲赴云中与其会面。

  李克用对这次与耶律阿保机的会盟也特别重视,因为这个时候,朱温势大,晋军几次败于其手,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援相助。再加上李克用本来是沙陀族人,虽然也是咱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但是生活习性跟汉族比起来,有很大的不同,老受汉族兄弟们的欺骗。耶律阿保机跟他一样,也有少数民族背景,李克用觉得还是这样的人应该还是能够靠得住的。

  于是,这一老一小两个名震天下的大人物在云中相会,会议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进行,双方交换了衣袍、坐骑,约为兄弟。耶律阿保机对李克用还是比较尊敬的,不但答应了他借兵的要求,更对他厚赠的金缯表示感谢,同时回赠了良马作为谢礼。
  李克用回去以后非常满意,很以能与耶律阿保机结成盟友而感到高兴。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世道不行了,蕃汉都一样,连少数民族的兄弟也靠不住了,他们会盟还不到一年,耶律阿保机就趁刘仁恭与朱温之时,连续出兵幽州,“拔数州,尽徙其民以归”。
  耶律阿保机虽然侵袭的是刘仁恭的地盘,但此时刘仁恭正和朱温打仗,跟李克用同处在一个战壕里,而且李克用为了救援刘仁恭还曾派出了不少的兵力。耶律阿保机这个做法,等于在背后狠狠地插了李克用一刀,气得他是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这一件事,也成了后来契丹与晋结仇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件事也不能过多的归罪于耶律阿保机,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是敌人,只有利益才是永远存在的,耶律阿保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果断地背叛了同李克用的盟约,这件事说来确实不太好听,不过实际上似乎也无可厚非。
  在经过一系列地对外战争后,耶律阿保机在契丹族中的地位大幅度地提高,这时他已不甘心再位居于可汗痕德堇之下,便产生了要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这件事也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权力更替总是要跟“死人”这种事联系在一起的。此时的耶律阿保机虽然已经取得了契丹族内实际上的军政大权,但痕德堇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可汗,只要他还活着,耶律阿保机就不能非常容易地登上可汗的宝座。

  好在契丹可汗痕德堇还算懂事,没等耶律阿保机动手,他就在大唐天佑三年(906年)不负众望地自动死掉了,而且在死前,还打破传统,执意留下遗命让耶律阿保机接替可汗的位子。对于痕德堇留下的这个政治遗嘱,耶律阿保机当然是绝对不会轻易同意的,要是那样的话,就显得自己太不上档次了,但是他也不拥立痕德堇的后人为可汗,转而去推举曾参与杀害释鲁的耶律辖底继任。

  耶律辖底在参与杀害了释鲁后,由于抵抗不住耶律阿保机的军事打击,只好带着两个儿子逃到了邻近的渤海国避难,不过不久之后,他又利用渤海国内一次毬马大会的机会,与自己的儿子夺马逃回了契丹,重新聚集了一股势力。但是以他手中的那点实力,跟耶律阿保机比较起来实在是有些不值一提,所以就是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当这个可汗。只好一再地对耶律阿保机表示:“圣人由天所命,我不敢当。”极力表示出对耶律阿保机的拥戴之意。

  耶律阿保机见连耶律辖底都表示拥护自己继任可汗,当然就更不可能接受了,一再对外表示,这个可汗谁爱当谁当,反正自己对这个位子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坚决不干。而与此同时,耶律阿保机的心腹耶律曷鲁等人却不断在族中为他大造舆论,比如说耶律阿保机在出生时,就“神光属天,异香盈幄”,出生之后,又“梦受神诲,龙赐金佩,有神人护翼”,而且“初生即能匍匐,三个月就能行走,满百日就会说话”,总之是跟正常人一点都不一样,天生就是当可汗的材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