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刀锋八十年——残唐五代史》
第22节

作者: 英雄旗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众将久困城中,如笼中猛兽,皆想出城痛杀一番。闻听朱温此言,顿时群情激奋,欢呼不已。是夜,朱温全身披挂,亲统大军出西门,猛攻秦贤营寨。秦贤军促不及防,一片大乱,被汴州兵打得溃不成军。朱温指挥军队一鼓作气,连拔四寨,杀敌逾万,这才领兵回城。
  数日之后,天降大雾,十米之内不能辨人。朱温又趁机精选数千精骑,在浓浓大雾掩护下奔袭卢瑭营寨。当时卢瑭在万胜镇汴水两岸扎营,于河上架桥相通,以阻汴州运路。当天雾大,卢瑭又毫无防备,朱温带兵一路冲进卢瑭营内,将蔡州军杀得毫无还手之力,全军伤亡殆尽,就连卢瑭也投水而死。
  朱温数日之内,连胜两场,使蔡州兵军心大乱,不敢分兵连卫,全部投往张晊营中。五月三日,朱温借新胜之威,统兵北攻张晊营寨。两军短兵相接,从清晨战至午后,大战四个时辰。蔡州军终于不敌,全线溃败,横尸四野,朱温亲自带兵追出二十里,斩首两万余人。
  当时秦宗权正在郑州,听得败讯,更加羞愧不已。于是尽发精兵赶赴汴州,与张晊合兵一处,共十五万人云集于汴州四野,复设三十六营,大有一鼓荡平汴州之势。朱温见秦宗权势大,不敢轻敌,遂写信给天平军节度使朱宣,泰宁军节度使朱瑾求救,又命义成军留后胡真率部驰援。
  五月初八,三镇兵马赶赴汴州城外,安营寨与汴水之上,旌旗蔽日,连营相望,使秦军望而生畏,不敢出战。
  次日,四镇兵马合兵之后,对秦军营寨发起猛烈攻击,一场大战由此展开。双方人马拼力厮杀,从天明战至午后,苦战了六个时辰,斩秦军两万余人,这才各自收兵回营。
  当晚,朱温在城中设宴庆功,鼓乐齐鸣,声传十数里外。酒至半酣,朱温站起身来,一拱手道:“今日一战,承蒙诸位鼎力相助,朱某感激不尽,且容我出去方便一下,待回来后,再与诸位一醉方休。”说着轻身避席,退出帐外,却立即点齐人马,亲统轻骑奔袭秦军营寨,一派名将风范。
  而此时秦军听得汴州城内琴声悠扬,料想朱温新胜之后,不会前来劫营,所以毫无防范。不曾想眨眼之间,杀声突起,火光冲天,汴州军已杀到眼前,这一来,秦军营中顿时大乱。
  再说那三镇主帅,久等朱温不至,忙命人去找,却被报知朱温已率军劫营去了。三位主帅忙放下酒杯,整军出营,这时城外已是火光四起,杀声震天了,三镇主帅不敢迟疑,皆带兵火速奔赴秦营。在四镇联军猛烈攻击下,秦军被杀得大败溃逃。秦宗权、张晊带着残兵败将连夜逃往郑州,朱温等四镇兵马连夜追出九十里远,直到天亮方才收兵。这一仗,朱温等斩首数万,重创了秦宗权的主力,缴获人马、兵甲、器物不计其数。

  秦宗权、张晊率残部逃到郑州,已成惊弓之鸟,不敢在郑州久留,遂下了屠城令,又放火烧了郑州城,匆匆退回蔡州老窝。秦宗权遭此惨败,更加怨恨朱温,又重新整顿兵马,仍任命张晊为主帅,率兵复攻汴州。
  朱温大胜之后,听得张晊来攻,也不惊慌,亲自赴封禅寺后山观测敌情,眼见张晊率大军逶迤而过,遂命大将朱珍领兵数千尾随而行,并吩咐道:“张晊发现你跟在后面,必然会停止前进,此时你不要与其相战,带兵退后即可。”
  朱珍领命率军随在张晊军后,张晊闻报后果然不再前进,下令埋锅造饭。朱珍立即将此事驰报朱温,朱温即命其带军藏于密林间,而自领大军埋伏于秦兵之东的丘陵地带。
  张晊吃过饭后,即率整军回师追击朱珍,朱珍稍战即退。张晊见其兵弱,遂放心追赶,部队渐渐拉开距离。正在这时,朱温亲率伏兵猛然杀出,一举将秦军截为三段,而朱珍也率军杀回。此时秦军对汴州军极为恐惧,又见中了埋伏,顿时大乱,毫无抵抗能力。这一战,秦军几乎全军覆灭,张晊在亲兵死战之下仅以身免,逃回蔡州向秦宗权请罪。秦宗权眼见自己的精锐之师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不免悲痛欲绝,盛怒之下竟命人将张晊推出斩首。

  此时,秦宗权据守在河阳、怀州、陕州、虢州、洛阳、许州、汝州等地的部将,听说了秦军主力在汴州惨败的消息,无不大惊,皆不敢在驻地孤军自守,纷纷主动撤离,汇往蔡州秦宗权处,使秦宗权一度势不可挡的扩张之势彻底扭转过来。
  这一次汴州大战,是晚唐时期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也是朱温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次战役,他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在同年的四月,淮南发生内乱,晚唐最大的藩镇势力高骈集团土崩瓦解,而在这场大战之后,秦宗权的主力被朱温彻底消灭,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使朱温牢牢地控制了中原战场上的主动权。由此,朱温一举替代了高骈和秦宗权而成为大唐帝国内当之无愧的头号地方势力。

  同时,这一场大战为朱温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望和政治地位,使他成为唐朝政府在中原地区最为倚重的藩镇势力和远近流亡人士争相归附的对象,这一切,都为他在不远的将来称霸天下打下了坚实地基础。面对着眼前这种大好局面,朱温并没有满足,没有骄傲,没有裹足不前,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立足汴州,放眼全国,把深邃地目光投放到了更广阔的战斗天地中去。


日期:2008-8-15 11:06:49

  (28)
  汴州大战结束后,前来助阵的天平军节度使朱宣和泰宁军节度使朱瑾兄弟带兵返回本镇。朱瑄,宋州下邑人,其父朱庆因贩卖私盐而被官府捕杀,朱瑄因受株连杖责后而投军,隶淄州刺史曹全晸属下为军校。其后不久,天平军节度使薛崇死,部将崔君预趁机反叛,依附黄巢。曹全晸率军征讨,杀了崔君预,自任天平军留后,不久被朝廷表为节度使,朱瑄也因功被曹全晸任命为濮州刺史。

  光启初年,魏博节度使韩允中率兵攻郓州,节度使曹全晸战死,朱瑄据城苦守,朝廷无力制止韩允中的行为,只得任命朱瑄为天平军留后,后来,韩允中久攻不下,带兵退走,朝廷则正式发表朱瑄为天平军节度使。
  朱瑾是朱瑄的叔伯弟弟,早先在朱瑄手下为军校,生得是英资雄伟,一表人才,因此被当时的泰宁节度使齐克让一眼看中,有意将招他为东床快婿。朱瑾当然很高兴,光启二年,朱瑾由郓州出发,尽选精壮之士,暗藏兵器,扮为役夫,赶往兖州接亲。到了兖州后,齐克让越看这小伙子越带劲,非常高兴,忙大摆筵宴,招待自己这个未来的女婿,老头很实在,喝了个酩酊大醉,回去睡觉去了。朱瑾则趁机半夜起兵,一举将齐克让擒下,夺了兖州,自称泰宁军留后,不久被朝廷正式表为节度使。自此,朱氏兄弟联手据有郓、济、曹、濮、兖、海、沂、密八州之地,兵强马壮,雄视四方,遂起称霸天下之心。

  朱温初镇汴州之时,跟朱氏兄弟的关系还是搞得比较好的。因为宣武军与天平军辖境相连,再加上既与朱瑄同姓,又是宋州老乡,朱温便对其以兄礼事之。到朱温与秦宗权汴州大战时,朱氏兄弟也算帮了朱温的大忙,本来挺好一个事儿,两家关系也该越处越好,但没想到,汴州大战硝烟刚散,城中庆功酒温犹热,两家就马上生出了龌龊。

  事情是这样的,当朱瑄、朱瑾兄弟驻军汴州时,见朱温的军士骁勇善战,心中非常喜爱。到朱瑄回到郓州时,就开出大价钱来勾引朱温的士兵,汴州军内不少人因为抗不住朱瑄的糖衣炮弹,纷纷跳槽,投往天平军。对于朱瑄这种挖墙角的行为,朱温非常愤怒,很想兴兵讨伐,遂找来谋士敬翔商量。
  敬翔是同州人,先祖敬晖曾是武则天时代的重臣,因参与废武则天,拥立唐中宗李显继位有功,被封为平阳郡王。但是到了敬翔这一代,家道已经败破了,只能靠在朱温军中给士兵们代写书信为生。敬翔人有大才,在给士兵们写家信时多有妙言警句,因此有盛名传于军中,为朱温所识,招来一谈之后,惊为天人,随即留在左右,成为汴军中最重要的谋士。

  当时敬翔针对这种情况,给朱温出了个主意,说道:“镇帅不要心急,咱们跟老朱家那哥俩挨得这么近,早晚得跟他们干一仗,这回是他们先起的坏心眼儿,出大价钱跑咱们这边挖人,搞不正当竞争,搅乱市场,破坏行规,是他们先没得理,我现在就出条妙计,保证让这哥俩吃不了兜着走。”
  朱温忙问计策,敬翔说道:“这还不简单嘛!他们跑过来高价挖人,挖走的都是那种意志不坚定的动摇分子。而咱们汴州有着咱们自己的军镇文化,所以是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这一点也是老朱家那哥俩花多少钱都买不去的。所以咱们不妨将计就计,趁机将咱们军镇中的骨干力量派过去,一来可以从内部分化瓦解敌人,二来可以借此奏明朝廷,以征剿叛徒为名出兵东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