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土康往事--戏说世界工厂发展史》
第24节作者:
李升扬 所以,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你也要保持温和谦虚。另外,女同胞要注意,就算你再漂亮,你也打扮得土气一点,不要穿个超短裙招摇过市,还装作不经意抬个脚勾引一下面试官。面试官有好色的,但他绝对会把工作与意*区分开来,否则他就不配当面试官。招个风*的美女进公司是会降低工作效率的,大家都注意美女了,谁还能安心工作?
人力资源是个很高深的学问,招聘和应聘都有很多技巧,双方斗志斗勇,看谁能迷惑对手。
97年的大陆,企业招聘都不是那么正规,人力资源部门还是个摆设,李大毛招聘就是吃了没有经验的亏,以为招个牛人就靠谱,结果差点就不好收场了。
有经验的面试官,眼神很犀利,从应聘者一进门,就基本可以了解此人的人品,因为相由心生,再通过基本的交谈,就能基本确定此人是否合适招聘岗位。但不可避免,人都是有主管判断的,再者应聘者中也不乏高手,能把自己隐藏的很好。所以,大企业的面试不是一人说了算,一般都有数轮,保守一点,至少3轮以上,花上天把时间都很正常。这就保证了招聘的员工基本差不离,招进来能做事,不会坏事。
关于这种大企业的大规模的变态招聘,以后我们还会讲到,那是当富土康足够强大,李大毛足够强大的时候。
日期:2011-11-14 18:41:51
第十八章 农民暴发户
现在有的愤青和脑残骂人时喜欢用一个名词:农民!民工!
似乎农民成了下等人的代名词,这是无知的表现。农民的英文单词是farmer,这在国外就是农场主,那都是有钱人。国内的农民也越来越富有,你看猪肉的价格这么好,很多网络大亨都争着抢着去养猪去做农民,更是有很多外国的金融巨头看好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发达地区的农民,更是你想象不到的暴发户。就在2010年,深圳某个城中村拆迁,创造了很多亿万富翁。而早在九十年代,荣华镇的奖励村,就有这么一些新时代的农民。
东港,本是个小渔村,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它繁荣昌盛,东港市区的建设日新月异。荣华镇是工业重镇,奖励村是荣华镇工业集群最密的村,富土康就在这里,商业化比市区自然弱些,但工业一发达,必定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中国人都是聪明人,工人的钱,太好赚了!
赚工人的钱之前,我们先来赚企业的钱。
企业要进驻要建厂房,要有地,地是哪里的,是奖励村的,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有人说,普天之下,莫非国土,没错,但那是计划经济时代,党要你的地,你觉得光荣,还谈钱?谈钱不是伤感情,是可耻!但九十年代了快过千年了,市场经济了,政府要我的地,它肯定是有用,肯定是要卖钱,那村民也不傻,小平同志说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重点)。政府富不富先不管,也管不了,反正要我的地就得出钱,这就叫征地。
以前征地可没有钉子户,政府说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我们相信,政府不会亏待我们。当然,那时房子也没有现在这么贵,几万块能买一套很好的房子,还是在市区。
实际上,那时候政府征地不但不赚钱,可能还要亏本,因为政府的主要考虑在于招商引资,花钱把村民的地买过来,免费给外资企业,只要你在这里建厂,水电煤气都给你接好,路你也别急,我来帮你修。所以说,那时也不能怪香港人/台湾人在大陆趾高气扬,政府惯的。
这是奖励村赚的征地款,不管最后谁买单,总之是赚了一笔。村里有聪明人,既然政府能给企业批地,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我们是地主,为什么还要政府从中赚一笔?(注意,赚没赚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村民们信了。)
我们要赞扬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要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要感谢小平同志,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地主,地主是不愁赚不到钱的。村民们一商量,等政府把路修好了,我们也来建厂房,租给企业工厂。
我们不得不佩服奖励村的村民,这个主意绝对是划时代的idea,不但考虑了军事要素(天时,地利,人和),还考虑了政治因素。
当政府在奖励村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后,形成了一定的企业集群,势必会带动更多的企业进驻,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资本和政府谈条件,中国政府不是慈善家,你一个皮包公司也想到我这里要块地,门都没有。但你也不要灰心,欢迎你来我们奖励村建的工业园区,风水绝佳,旁边就是我村的小圳,以前灌溉农田的,现在工业发展起来了谁还种田,成了我村的排水沟,虽然味道重一点,毕竟还是有潺潺的流水;地理位置优越,紧靠富土康等大企业,交通便利,与富土康共用财富大道;生活无忧,24小时供电供水,配有员工宿舍楼,隔壁还有我村的菜市场,都是村民自己种的无污染绿色蔬菜;你也不要担心地痞流氓滋扰生事,园区配备24小时保安队伍,都是从我村挑选壮劳力组成,哪个流氓敢在此处撒野,我村彪悍的民风将使他尸骨无存,只是这保安费……最后一点你一定满意,丰俭由君,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我们这里有单间办公室,也有整层厂房出租,保你挑选到自己合适的场所。
很多中小企业很是满意,既省却了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精力,又不用自己花钱建设厂房,如果以后大陆政策一变,随时可以撤走,十分方便,又能背靠富土康等大企业做生意,何乐而不为。
政府对于奖励村自建工业园区而且乱收费这个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按照现在城管的彪悍作风,你搭建一个棚子我都要过去拆掉你的,何况建了这么大一个园区,没有请示规划部门,没有请国外知名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太有碍市容了。但是在那时,村民自建园区的出现,却解决了中小企业无法集中安置的局面,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对繁荣地方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村民从中渔利自然也就不是政府关注的了。
赚企业的钱自然还有很多办法,强龙不压地头蛇,县官不如现管,企业也知道生存之道,要与地方上搞好关系,自然免不了照顾一下奖励村的各种收入了。
赚完企业的钱,就下来就是赚工人的钱了。那时的工人,大多数背井离乡,男男女女的在一起工作,自然会产生一些情愫,十几二十岁正是生理心理渴望阴阳结合的年纪,怎么办,未婚同丨居丨!据考证,未婚同丨居丨应该是民工朋友最早实现而创造的新民词,更有甚者,同丨居丨生了小孩后才回去登记结婚。
同丨居丨自然得有场所,宿舍是不行的,你在那里嘿咻嘿咻,满屋子的人听着,你好意思吗?得搬出宿舍。有一对同丨居丨,自然会带动很多人出去同丨居丨,有的人,为了能够和人同丨居丨,也得先找好房子。市场来了!
奖励村的村民敏锐的察觉到这个庞大的市场,村里的房屋自住都不够,哪够出租啊,建新房子!于是有了一个伟大的名词诞生,没错,就是农民房!那时有没有商品房,有,但是很少!再者,打工的一是买不起商品房,再者也没有在外地安家的打算,所以,农民房的市场异常的火热起来了。
不像北方的农民建房,一建就是四合院,南方的农民很实际,建的都是多层小洋楼,也不能叫小洋楼,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牵手楼”,就是栋与栋之间,隔窗相望,能把对面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
“哟,兄弟,今天刚搬来的吧!”
“是啊,这不,刚找了个女朋友……”
相视一笑,“恭喜恭喜啊,过上性福生活啦。”
“谢谢,谢谢,我叫张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