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之中的渔夫》
第18节

作者: 寒表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今天村子上从一大早,就格外的热闹。
  从早上开始,村子上鞭炮,烟花就响个不停。

  今天是个好日子!
  因为今天是渔民这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开海了,终于开海了!
  今年长达4个月的禁渔期,终于结束了。
  渔民也都憋坏了,终于可以扬帆出海了,终于可以打渔赚钱了。

  村里,村外都处都是欢声笑语,鞭炮齐鸣。
  现在村里的码头上,才是最热闹的地方。
  所有的渔船都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准备。只等渔政那一声放行的命令了。
  漫天的烟花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

  有道“鞭炮一响,黄金万两”,渔民大部分都是非常信这个。
  所以村子上,码头上到处都是鞭炮声。
  昨天下午,刘雪霞和李永林两个人,就去镇上买好了鞭炮和烟花。
  今天一大早,一家三口又到村里的妈祖庙里上了柱香。
  这个时候,李晓峰一家三口,也早早的在渔船上,做好了准备。
  其实这个时候,镇子上的码头才是真的热闹!

  由于村里的码头一般都比较小,也比较浅,停不了大船。
  镇上的码头,作为江州市唯一的深水渔港,所以十里八村的大船都停在了那里。
  渔船的船主,船上的水手,都早早的去了镇上。
  也少不了送行的家属,有些远洋渔船,这一出去可能都要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回来。
  还有不少周围的群众和游客,会在那里等着看开海。
  现在镇上已经把开海搞成了个节日了。
  这就是江州市有名的,一年一度的铜川开海节!
  镇上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像免费试吃海鲜,舞龙舞狮表演,商家也会推出一些商品打折活动来吸引游客。
  据说今年市里的电视台会全程拍摄,记录这壮观的开海场面。

  到时候一声令下,真的是百船出海,百舸争流!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9点钟。
  随着渔政船的一声信号,渔船开始有序驶出了码头!
  大网眼的船,先行,接着是小船,最后是各种小舢板!

  本来已经停息的鞭炮和烟花,这个时候又从各个渔船上响了起来。
  李晓峰也点燃了自己家船上的烟花,鞭炮之前已经放了。
  希望今年出海,平平安安,鱼获多多,能发大财!
  渔船一艘接着一艘驶离码头。

  李永林也小心的开着船,跟着大部队驶离了港口。
  每搜船上都堆满了各种捕鱼工具。
  渔船驶离了港口以后,都开始加速。
  大家都想占个好地方下网。
  李晓峰家的渔船马力比较小,属于小型流网渔船,主要是靠下各种刺网,流网,螃蟹笼,鳗鱼笼之类的方式捕鱼。
  这种渔船对动力的要求不高,机动灵活性比较好。

  和流网渔船相对应的,就是拖网渔船了。
  也就是大家常见的那种拖着个大大的渔网在船后头的船。
  这种船一般对船的动力要求比较高,但是捕鱼的灵活性比较差。
  今天,李晓峰他们要抓紧时间把渔网和螃蟹笼子都下下去。
  因为最多3天时间,到时候就会有一部分,专门跟着大船收购海鲜的船会回来。
  收鲜船一回来,海鲜的价格也会开始全面的下降。
  渔船全速开了二个多小时,来到了一片海域。
  这是一片,以前李永林经常下网的一个区域。

  可以算是他的秘密基地了。
  很多渔民都有自己的风水宝地,这种地方一般都是渔民曾经在这个地方丰收过。
  李晓峰看了一下地图,可能是由于之前长达4个月的禁渔,水面下的鱼还是挺多的。
  在地图上,李晓峰就看到了一小群的银鲳,一群青占,还有几只黑鲷……
  李永林和李晓峰两个人一起,把今天的第一张刺网下在了这里。

  接着又往前开了几海里,李永林准备下第二张刺网。
  李晓峰习惯性的打开了地图看一下。
  这里的资源不行啊。
  在地图上,李晓峰只看到了寥寥几条小鱼!
  连忙拦住准备下网的李永林,说:“爸,不要在这里下网,我感觉这里没什么鱼!”
  “真的感觉没鱼吗?”李永林将信将疑的问,“我以前在这里,可是捕到过不少鱼的!”
  “感觉这里确实没什么鱼!”李晓峰肯定的回答道。

  “既然你感觉没什么鱼,那我们今天就换个地方吧!”李永林回答道。
  毕竟经过在一起这么长时间的赶海,他对儿子的直觉还是挺信任的。
  现在他和刘雪霞两个人,都相信儿子有第六感。
  “我们往那个方向,开个7~8海里远!在那里下网!”李晓峰指着东南的方向说。

  于是李永林就开着船,向儿子指着的方向开去。
  到了地方以后,下了今天的第二张刺网。
  在李晓峰的建议之下,又往西开了几海里,在海底的一片珊瑚上面,下了今天的最后一张刺网。
  三张刺网都下好了以后,准备明天再过来收。
  渔民有些渔网,或者螃蟹笼子之类的捕鱼工具,很多都不是当天放,当天收的。
  有的会隔个一天,甚至隔个一星期也不稀罕!
  放好了刺网,还要找个合适的地方,把今天带过来的三筐延绳钓放到海里。
  李晓峰在地图上仔细搜索了一番,才找到了一片算是合适的海域。
  这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海域。
  海底下生长着一大片海藻,还有一些珊瑚。
  一群银鲳正在海面下游来游去,珊瑚丛里,还有几只米鱼和石斑不时出没。
  海底的沙子上,还有几只螃蟹在爬来爬去。
  按照李晓峰的建议,李永林把船平稳的开了过去。
  下延绳钓是个非常考验配合的工作,需要两个人配合好。
  负责开船的人,要尽量匀速,平稳的开着船。

  负责释放钓钩的人,则更考验速度和技术。
  这个人需要一边快速的把鱼饵穿在钩子上,同时还要把穿了鱼饵的钩子及时抛到水中。
  这非常考验手速!
  两个人如果配合不好,负责释放钩子的人,很容易被钩子扎到手。
  那么大的钩子,如果扎到手上,肯定就是一个血淋淋的大口子。
  再想想那箩筐上密密麻麻的的钩子,寒光闪闪,足有上千个,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不少渔民,都有被延绳钓的钩子扎过的经历。
  自己啥水平,李晓峰还是知道的,自己肯定跟不上节奏,也就不要过去添乱了。
  连忙说:“妈,这个延绳钓还要你来放,我这速度可跟不上!我给你打下手吧。”

  听到儿子的话,刘雪霞微笑着坐到了船边上,对李晓峰说:“如果你以后想在家打渔,这个技术可是必须要练习好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刘雪霞两口子多少也知道了儿子的打算。
  “好的,妈!”李晓峰满口答应。
  这个确实是渔民生存的常用技能,必备技能!

  就算是以后,真的买了大的渔船,也是经常需要下延绳钓的。
  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渔民,这个必须要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