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7-05 22:14:00
以下来自我另一个帖子,摘抄一部分:
有时候在机场逗留,无聊时去里面的书店闲逛,就看到一大堆的经济管理创业成功学等等,然后看见一大堆傻B在那里翻,就想这小子还没开始自己做生意。
老王想当年在英美公司瞎混,浆糊捣到管理层,终日里在国内国外飞来飞去,也经常在机场书店里装模做样的买本精英书典,一本正经坐在飞机上瞻仰那些发财的大亨理论。心中感叹很多年:牛B啊,这才是人生。
等到我创业多年,想起那时:傻B啊,怎么回去看这帮混蛋的胡言乱语。
创业,真实地故事不是那样写的。
创业两个字好写不好做。
在中国读书多了,人的脑子基本上框在一段木头里,心里对世界没有了敬畏,却多了很多依赖和恐惧。基本上,几千年来的王朝统治者不担心秀才造反,但是担心秀才忽悠。因此要堵住他们的嘴。至于造反,是不用指望的。
但是,你看到数不清的农民,小学都没毕业,17、8岁跑出来做生意,两手空空,即不知道商机在那,也不知道资金在那块云彩地下躲着,跟不知道专业二字怎么写。过了几年,濒临死了无数次,突然你看见一个老板出来了。
这是什么道理?在于心灵和一无所有时人的生存潜能爆发。
老王的创业基于哪一种情况呢?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有个犹太富翁要找上门女婿继承家业,在家里开酒会,全城的未婚混蛋加笨蛋全来了。富翁说:谁要是有胆量游过面前的游泳池,他女儿就在对面等着,不过水池里全部都是食人鳄。
等了好久没人下去,突然边上一个小伙子跳下水,飞快的游到对岸。富翁的女儿正喜不自胜的去见他,不料小伙子暴跳如雷的指着对面骂:哪个混蛋把我推下来的?
我就差不多和他一样了。
早年老王可能在十四岁左右,无疑当中看法国的犹太人银行家苏里才尔写的《绿色之王》,在学校的报廊里连载,老王那时穷,买不起小说。看了一两年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对老王的未来影响甚大,当时年纪幼小的心灵里就立志要成为雷伯那样的人。
苏里才尔16岁时成为孤儿,叔叔把他家财产谋夺一空,此人高中辍学,空手出来打天下,几年后就赚得50万美金,后来逐渐成为法国银行家。成为富豪后,开始写财富小说,著有《绿色之王》《现金》等
因此他的小说对于财富的积累和创业的智慧描述的非常精彩。绿色之王雷伯,创立了无数公司,但是对世俗的财富和享受毫不在意;他经历了二次大战的纳粹屠杀犹太人,差点死在集中营,被美军从万人坑里挖出来,然后又经历无数的历史变故。在这个历程中,雷伯形成了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思想,一心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度,形成一种美好的制度,让人类不再限于自我残杀中。因此,这一本书不但是一格商业帝国的创业史,也是一种基于西方文明普世价值观的宣扬。
这一本书对我影响在两方面,一是财富自由的创造;二是人类天赋自由的权利。我在后面的十六年形成了人生价值观,基本上没有脱离这个框架。
在99年,我在一家澳洲公司的人事倾轧中失败,辞职出来,正好遇上创业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条路。
也可以说,我是被人推下了鳄鱼池,挣扎生存到现在。如果当时不是被迫辞职,我不知道要犹豫多少年才会离开职场
日期:2010-07-06 00:29:56
与某友谈事,被其讽刺,我总是言语在前,行动在后,说过就算做过。
这也不是第一次。
在网络上大张其事,并不顾及名声问题,这是老王性格索然。
想来二十年成人岁月一向如此,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有成功有失败。十四岁前说过的两句大言:一是成为作家;二是成为亿万富翁。都未能实现。仅仅是一个不成功的写手,出版几本书,为杂志写稿而已;生意上也是跌宕起伏十来年,现在也只是说不上第几次的创业。
但一直在前行。
数年前,朋友圈里说起出书,被引为笑谈,直到第一本合集、第二本独立书稿、为杂志写专栏等等尘埃落地,才被同一批朋友转而劝说:你应该一门心思写书,放弃生意。
在半年前,说起做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也被朋友笑话,结果电子商务网站的实验版已经上市运作;大宗国际贸易也有朋友帮助成型。话说起来,老王的言必行也有言之在先推动的效果在内。这次的国际贸易就是在一个长期网友的帮助推动下成型,因为其知道老王的预想。
我常思量自身弱点的优劣,想来说过就努力去做,避免成为自己和他人的笑柄;从长远看,老王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也带给许多朋友以重锤般启迪。到现在无数现实朋友和网友在观察老王十年以来的人生历程,有一点是承认的:老王始终在成长和坚持,从一个个挫折到一个个成功,不是一般的神经所能承受的。
刘邦当年所言:大丈夫当如是。但他努力了二十年才到皇帝位置。
好大言,当好大行,如此,大言无失。
朋友,你还是不了解老王是怎样的人。
你所知道的表象是老王好大言、虚荣、炫耀、直言无忌;但你不知道的老王有远大理想、坚韧、有行动力、谦虚好学、疑心病重、但与真正好友肝胆相照剖腹相见;所以,你看不到那些与老王热血相向的豪杰,我们在北方闯荡江湖的真情无忌和天下纵横。
想来南方人总是过于阴柔和疏离了。
日期:2010-07-06 17:09:04
对于创业来说,最艰难的是打破头脑中的牢笼。这个牢笼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家庭、学校和大环境建立的,但这个无形的牢笼建立,对个人的禁锢远远超过了有形的监狱,没有几个人能够突破头脑的禁锢。这不仅仅是勇气能够做到的。
十几年学校教育建立的恐惧,恐惧未知的世界,就如同把一个驯化的野兽放到丛林边缘,多半会逃离回到牢笼里。
这是每一个受过传统教育的人在创业之前遇见的门槛,这个门槛之高,阻挡了九成九的人们迈出第一步,在原本的轨迹上平淡一生。
日期:2010-07-06 17:15:10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心理路程。
即使是我,自小有极大的欲望要出人头地,自由飞翔,也是在职场犹豫再三,心灵上挣扎数载,才在偶然的时机,被外界所推动,到了商业的丛林。
但是在以后经商的过程中,我常常遇见许多农民出身的商人,听他们讲起创业的历程,几乎不存在挣扎。
许多人是因为田里种的东西不足以养活自己,找了当地的一些产品就开始出外销售,从而成为一个小买卖人,成长起来,就好像端起碗吃饭一般的自然。
另一些是自小出门做学徒,或者在老乡的店里打工,做个三年,十八九岁,二十来岁就开始自立门户,借钱赦货做起生意来了。
这也如同撒尿般的水到渠成。
为什么现代教育反而束缚了年轻人闯荡世界的勇气和创意?
日期:2010-07-07 04:54:28
户外看球归来,赌乌拉圭赢,小输一场。
乌拉圭的防守没有问题,但是进攻乏力;和前一阵子看阿根廷的比赛截然相反,阿根廷防守狗屎一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