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十年》
第57节

作者: 爸爸怪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副主任他们坐下旁听。
  先是童姓小小队选队长。
  不出意外,理所当然,童老贵当选队长。

  再选蔡姓小小队队长。
  蔡晓晖的父亲蔡宝华,得了十一票,成功当选队长。
  接着是陈姓小小队选队长。
  陈姓十八户人家,除了五保户,十七户代表悉数到场。
  有人说,“我选陈耀平。”
  不少人笑了。
  “陈耀平不行,他屁都放不响,不能当队长。”
  又是一阵爆笑。
  陈耀平,正是陈扬好友陈福明他爸,蔫不拉叽的一个人,确实不是当队长的料。
  有人又说,“我选七太公当队长。”
  没人附和,有人反对。
  “我说,七太公快七十岁了,都不下田干活了,他不能当队长。”
  这个反对的人,被几个人迅速的整懵了。
  祠堂里突然静了下来。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陈扬,呵呵的坏笑起来。

  笑声特别的响,充满了讥笑的意味。
  “呵呵……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他娘的老天爷为啥不请去。”
  祠堂里顿时气氛紧张起来了。
  谁都明白,陈扬是太岁头上动土,骂的正是七太公。

  全村乃至加上附近几个村,陈姓里辈份最高的人,被陈扬给骂了。
  七太公的辈份之高,是因为他这一辈人,他是硕果仅存的一个。
  陈扬也是胆大,敢骂七太公的人,他是唯一的一个。
  七太公也在会场,这时气得站起身来,连胡子都竖起来了。
  但是,七太公就是七太公,不跟小辈计较,却把矛头对准了童老贵。
  “童老贵,我们小小队,不要陈模范一家。”
  陈模范就是模范,就是陈扬的爷爷。
  七太公号召力强,至少有十户人家,纷纷响应他的号召。
  童老贵为难了,“七叔,分队已经分完了,现在是选队长啊。”
  姓童的与姓陈的,可以不论辈份。
  从年龄上论,童老贵叫七叔,一点问题都没有。

  七太公拿着拐杖,直指童老贵,“姓童的,我再讲一遍,我们不要陈模范一家。你跟他穿一条裤子,你拿去好了。”
  陈姓人附和,“我们不要,坚决不要。”
  童老贵束手无策,扭头看向于副主任他们。
  于副主任他们没有反应。
  这时,陈扬笑呵呵的站起身来。
  “老童,我们陈姓人不要我们一家,你们童姓人行行好,把我们一家收了吧。”
  童老贵不吭声。
  童老贵身后的童姓人都不说话。
  陈扬再转向蔡晓晖的父亲蔡宝华。
  “宝华叔,你们蔡姓人要不要我们一家啊。”

  蔡宝华笑道:“大兄弟,你说什么哪,这轮也轮不到我们啊。”
  陈扬叹息道:“唉,完了,完了,我们家给扔路上了。”
  童老贵跺脚吼道:“祖宗,你就不能少说几句啊。”
  陈扬笑道:“我宣布。我们陈模范家,自己组成一个小小队。我当队长,我爷爷当副队长,我大妹当妇女主任……”

  哄笑声四起。
  有人问,“扬,你他娘的想好了再说。”
  “呵呵,我一口吐沫一颗钉,刀架脖子上也不反悔。老童,你发话吧。”
  童老贵有点慌神,“这,这没有规定啊。再说,再说我也作不了主啊。”
  陈扬继续进逼,“诸位老少爷们,我可说好了,只要你们同意,我家就单干。但说好了,我要我家旁边那块水田。”
  童老贵和蔡宝华一起,走到于副主任他们面前,小声的滴咕起来。
  过了一会,大队支书蔡钊站起来。
  “扬,你打定主意了?”
  “我八百年前就打定主意了。”
  “你一家单干,农具怎么办?”
  “我什么都不要,只要把田分给我,农具什么的,我自己想办法。”
  “公粮和农业税,还有上交大队费用呢?”
  “放心,我按规定上交,一分也不会少。”
  “好,你还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提出来。”
  陈扬说,“大队要给我一张证书,证明大队同意我家单干。种子和化肥票及农药票,都得按时按量发给我。”
  顿了顿,陈扬又说,“噢对了,我发扬一下风格。直接把田分给我,田里的水稻也归我。那些梗米稻和糯米稻,我全都不要了。”
  蔡钊点头说,“好,答应你了。”
  陈扬心喜,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
  陈扬就想单干,他主动挑衅七太公,就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陈姓小小队的队长,最后还是选给了陈耀平。虽然人蔫了点,但毕竟他是有名的种田好手。
  童老贵、蔡宝华和陈耀平,都怕陈扬反悔,乱了三个小小队,开完会,迫不及待的把陈扬家的水田分了下去。
  一家九口人,人均零点四五亩,一共四点零五亩。
  按陈扬的要求,这四点零五亩就一块田,沿着那条干河沟,西起陈扬家,东至木城河边。
  家里人都反对陈扬的决定。
  爷爷也不太同意。
  饭桌上,陈扬笑着把饭吃了,转身出了门。
  爷爷跟了出来。
  “扬,你咋想的?咱一家单干,农具怎么解决么。”
  “爷爷,你的思想有点落后了。”
  “好啊,那你教育教育我。”
  陈扬呵呵一笑,“爷爷,我哪敢教育你老人家啊。”
  爷爷也笑了,“嘿嘿,你把七太公都给整了,还有什么人不敢整的。”
  “激将法,我那是略使小计,使了个激将法。”
  “你说,你说。”
  陈扬说,“种水稻,无非是哺稻种、犂田、灌水、耕田、耙田、落肥、趟平、拨秧、插秧、前期田间管理、后期田间管理、最后收割水稻。爷爷,这所有的环节,你会我也会,咱们还担心什么?”

  爷爷问,“犂田怎么解决?”
  “用锄头挖,四亩田,咱全家干,顶多两天。”
  “灌水怎么解决?”
  “不用公家的抽水机,咱们用人力水车。三天一回,每回两个小时就够。”
  “耕田和耙田呢?”

  “都用人力解决,耕田一天,耙田一天。”
  爷爷还问了几个问题,陈扬一一回答。
  “爷爷,你就放心吧。我一个壮劳力,你和老三两个半劳力,还有老二也能下田。咱们两三个壮劳力,还侍候不了四亩水稻田吗?”
  爷爷点点头,沉默了一会。

  “扬,看来你早有准备了。”
  “爷爷,我是这么想的。咱就自己干,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别人,就靠自己。”
  “嗯,你有信心就好。”
  “我算过了。春耕生产,五天就能干完,夏收夏种,十天就能干完,秋收冬种,五天就能干完。单干二十天,而在生产队起码八十天,咱们太划得来了。”
  爷爷连连点头,笑道:“扬,你比我强,种田也会比我强的。”
  陈扬坏坏一笑,“强个啥啊。要是上面同意,我愿意不要种田。爷爷,我是个大懒汉。”
  陈扬确实想得周到。

  但有一点陈扬没有想到,他的单干之举,不仅县里知道了,还成了一个重要新闻。
  公社同意,区里同意,县里也同意了。
  县里还决定,指定公社于副主任专门负责,跟踪陈扬家的情况,看着他家农业生产的情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