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十年》
第37节

作者: 爸爸怪兽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现在有了前院,院子里有个稻舀,陈扬就蹲在稻舀上吃饭。
  爷爷很少离桌吃饭,但今晚也端着饭碗,来到陈扬身边,在小凳子坐下。
  陈扬知道爷爷有话要说。
  陈扬掰了半个窝头,直接放在爷爷的碗里,“爷爷,你有事啊?”
  “扬,咱们欠的债,不能拖过年。”
  “爷爷你放心,我不会拖过年的。”
  爷爷轻叹一声,“不行啊,现在有个新情况。”
  陈扬忙问什么新情况。
  爷爷告诉陈扬,新情况是他开会时听来的。
  爷爷是老党员,经常去开会,外面得来的信息比陈扬多。

  今冬明春,全县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在水乡平原搞水利建设,就是把河道里的水放掉,再进行疏通疏浚……
  总之,水放掉了,哪来的鱼?
  陈扬知道,今冬明春搞水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会持续到整个明年,到后年开春才会恢复正常。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到后年开春,陈扬的主要收入大为缩水。
  “爷爷,你说得对。照现在的收入情况,我没法在过年前还清债务。”
  “扬,咱家还有两只肉猪,咱卖掉它们,先还掉部分债务。”

  两只肉猪,单只重量还不到一百三十斤,按食品站的收购标准,最低重量是一百五十斤。
  按爷爷的计划,这两只肉猪,会养到春节前夕再卖掉。一只整体卖给食品站,一只在家宰杀,方便留一些自己食用。
  陈扬舍不得,爷爷更舍不得。
  但爷爷是对的,欠下的这些债务,不能拖下去,更不能拖到春节以后。
  欠县供销社的,欠砖窑的,欠木匠师傅和泥瓦匠师傅的,都是不能欠过年的债。
  两只肉猪卖给公社收购站。市面上,猪肉凭票一斤卖六毛五。毛猪收购,价格只有四毛八。
  一共两百四十三斤,抹了零点,共得款一百零六。
  加上这些天的捕鱼收入,陈扬手头上已有一百五十几块。
  有钱还债,债不过夜。
  陈扬专门跑去县城,把欠县供销社的一百块还掉。
  杨春生冲着陈扬直竖大拇指。
  其实陈扬不知道,县供销社不能赊帐,更不可能让私人赊帐。

  是杨春生替陈扬垫付的钱。
  还有五十块,陈扬让爷爷出门一趟,还砖窑二十块,还木匠师傅十块,还泥瓦匠师傅二十块。
  两百二十块的债务,还剩七十块。
  这时,马上就要进入秋收时节了。
  陈扬坚持天天上船,但收获却越来越少。有的时候,把七个河湾都转遍了,却几乎颗粒无收。
  陈扬有点泄气。
  住上了新房,生活水准却下降了。大妹每天做的蕃薯窝头,米粉越掺越少了。

  陈扬忽然想到秋收,不禁眼前一亮。
  秋收之后就是冬种,要用到拖拉机。如果能再当一回临时机修员,赚个几十甚至上百也是有可能的。
  只可惜,秋收用不着拖拉机,冬种倒是要用拖拉机,但用得着的地方太少。
  上面有规定,每个生产队的土地,一半种小麦,一半种花草和扁草。
  花草和扁草可以食用,但大部分用作肥料,对明年的春耕生产必不可少。
  种花草简单,晚稻还没收割时,种子直接撒在田里。
  种扁草也不复杂,用不着拖拉机。

  只有种小麦时,才用得着拖拉机。拖拉机装上长耙,将稻田的上层泥耙开耙碎,小麦种子就撒在碎泥里。
  想什么,来什么。
  公社继续请陈扬当临时机修员。
  衡峰公社那边,也做了这样的决定。

  而陈蔡公社的另一个邻居渭川公社,也请陈扬担任临时机修员。
  陈扬欣然接受,还是拉着陈仁军当他的搭档。
  但事情的发展,让陈扬有些失望。
  秋收冬种开始前,县农机局派了技术人员下乡,先给拖拉机们做了一次检修。

  拖拉机们经过检修,毛病就少。毛病少了,陈扬的生意就少了。
  开头两天,三个公社三十多台拖拉机,没一台报告故障的。
  陈扬坐在自家院子里,除了唉声叹气,就是骂骂咧咧。
  骂的是那些下乡的技术人员,他娘的搞什么检修,害得老子没了收入。
  陈仁军坐在旁边,笑个不停。

  “军子,你帮我一起骂几句。”
  陈仁军笑道:“骂没用啊。”
  “哼,不够朋友。”
  “扬哥,公社说了,不管有没有拖拉机坏了,都按十五天算,给你三十块钱。”

  “记着,军子,这三十块钱,你赶紧帮我领出来。”
  “哈哈,那你别骂了。”
  陈扬又是一声叹息,“建了房子亏了钱。就下半年剩下的日子,我要不挣个一百块,我家就没法过年喽。”
  “哎哎,我早说过了,我跟我妈说了,借你一百块。”
  “以后再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会开口的。”
  陈仁军想起事来,忙问道:“对了,童小平马上就要去部队了,咱们准备怎么表示?”
  陈扬想了想,“每人五块,最少也得三块。临走那天,咱们都去送送他。”
  “好嘞,到时候我叫你。”

  二人正说着,路口的大喇叭响了起来。
  “陈家大队的陈扬,请你听到广播后,立即赶到衡峰公社前陈大队,那里有拖拉机需要马上进行修理。”
  “陈家大队的陈扬……”
  广播还没结束,陈仁军已骑着自行车,载着陈扬飞快的出发。

  半个小时到位,再用十分钟,陈扬已出现在田头,在那台趴了窝的拖拉机旁。
  陈仁军在旁边累得跟孙子似的。
  陈扬却像个老师傅,接过递来的香烟,还连接两根。
  一根塞在左耳朵上,另一根叼在嘴上。
  拖拉机手忙着帮陈扬点火,“小陈师傅,就看你的了。”
  陈扬点点头,“摇起来,我听听看。”

  拖拉机响了,陈扬一边抽烟一边听响。
  听了一会,陈扬示意熄火。
  “我知道毛病出在什么地方了。”
  话这么说,陈扬却坐在田梗上,屁股一动不动。
  人家也不傻,知道陈扬是什么意思,赶紧送上两块五毛钱。
  陈扬笑笑,接过钱往兜里一塞,爬到拖拉机下忙碌起来。
  只拿着一把螺丝刀,就拧了几下,陈扬说“好了”。
  拖拉机手试了试。
  拖拉机突突的响着,跑得那叫一个欢。
  另一个拖拉机手说,“小陈师傅,你真厉害啊。”
  陈扬拍着胸脯打保票,“放心吧,我保证三天内不出毛病。还有,冬种期间再出毛病,我只收一半维修费用。”
  这是陈扬的规矩,在一个季节内,第一次收费两块五,第二次收费减半。
  运气来了,他娘的还真是挡不住。
  陈扬刚喝了几口水,这边的广播响了起来。
  通知说,渭川公社高洋大队和湾头大队,各有一辆拖拉机发生故障,请陈扬立即前往修理。
  陈仁军又在乡间小路上飞驰起来。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陈扬,得意洋洋的唱起了民间小调。
  冬种时间不长,但足够陈扬赚钱还债。
  公社发了三十块。
  去另两个公社修理二十三次,得五十七块五毛,除去给陈仁军的十一块五毛,陈扬也赚了四十六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