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气氛非常宽松和开心,既是罚站大家也不会怨恨,长此以往,罚站的越来越少,同比增长的是大家的学习能力。
企业内训,是个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循序渐进、细雨润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使企业员工理解、认同企业文化,单靠单一的培训是不够的,对应的是奖惩机制。
就如有人所说: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割裂开物质谈意识,不就是形而上学?
(待续)
日期:2009-09-18 16:11:45
关于教练体验式培训
一分为二的看。这是一种比较新近和科学的培训方式,但其可以受训的基础要求比较高。所谓高,不是在年龄上,而是在心智方面。
首先它强调的是信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教育缺失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家认可的失误,可是民族气节和信仰呢?
这种体验式培训的经典之处就在于,使体验者从自身做起,抱定一种坚持不懈去改变和升华自我的信念。在自身感同身受的基础上诚心诚意的去关爱和帮助别人。
许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心态影响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命运改变事业。
也有的人说,我也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虚心的接受别人的意见。反省有时候也需要外力的帮助,往往自己脖子后面的灰,自己看不到。
其次,这种培训方式更多的是采用单向式交流,也就是说,教练不会给你提供解决方法,他是通过反问来启发你自己去思考,这样得来的结果会更加有效。
没有一定心理空间和承受能力很难接受这种方法。因为我们自身的天性使然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很难轻易的打开自己的心理防线,让别人长驱直入。但这种培训方法的基础恰恰就是从你的内心深处入手。
改变的确是个痛苦的过程,自我否定更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心理空间。就如高尔基说过的:人的大脑就像一个个房间,要想把新的家具搬进来,就必须淘汰旧的家具,否则,不是装不下,就是格调乱了套。
我在想:人生,能有一良师益友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待续)
日期:2009-9-18 21:35:00
伍迪.艾伦说过: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挫折,这表明你做的事情没有多大的创新性和新鲜感。
个人感悟(一)
说到撞墙(受挫),与人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我在近10年时间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反而越挫越勇,要是没这点抗撞的承受力,估计早就到西天发神经去了。
受挫时,永远不要去期盼别人的理解,既然是自己造成的后果,就要义无反顾、无怨无悔、责无旁贷的去承担。
理解,是需要深度的,就如“事实未必是真相”。 现实中的我们都渴望被理解,然而理解也是需要理由的。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喜欢展露光彩照人、闪闪夺目的一面?何尝不是,在不自觉的拿着自己的优势在和别人的劣势对照而自我感觉良好?所以,鞋,舒服与否,只有脚知道!
最难熬的还不是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而是自我困惑,走不出自我设置的思维怪圈,不能实现自我解脱。苦闷是一天,开朗也是一天,横竖都是一天的事,就不如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以百折不挠的状态示人。用自己的坚强,建立他人对自己的信心。失意时坦然,得意时淡然。
就像我,窘迫的身上只剩11块钱,却用掉10块买盒烟,虽说有点破罐破摔的劲头,但这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和给自己打气。等以后真正敢说功成名就了,也不至于非得只抽“中华”,而且还抽一盒扔一盒。因为,那不叫成功,那叫有钱烧出的病。
虽然,距离功成名就我还有段距离,但我可以想像得出,真正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人,都有一个人格品质的自我升华,那就是通过帮助别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待续)
日期:2009-09-19 09:02:34
个人感悟(二)
当你体会到鬼使神差的后怕、遇到了太多使你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后,也许就会明白什么叫运气了。
也许,当我面对恶运的时候,也许会茫然失措、无还手之力,但是“不信邪”的那股劲不能丢。要想靠创业成就自己的人,一旦丢了这股劲,如同正常人丢了魂,失恋的人丢了爱。
生活中,我们更在乎的是担心失去和得到更多,而不是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和未曾失去的,我们都不自觉的把拥有的当成理所当然,当我们为已失去和得不到而懊恼时,不如回头看看未曾失去或者可能会失去的依然还在。如此,当下拥有的和未曾失去的更应该称之为“幸运”,我们自然会释怀很多。
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你非要说大家不都这样吗?那你也就别想着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了!
(待续)
日期:2009-09-19 12:29:34
个人感悟(三)
没有基础的信心就是无知。信心可不是随便就有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千万别把年少轻狂、目中无人、不可理喻和信心搞混了。我非常年轻那会儿,一直认为心想就事成,结果呢?还不是拿无知当个性!
坚持,是指对自己独到但不偏执的信念的一种态度。我就一直坚信:狼走到哪儿都吃肉,狗走到哪都吃人吃剩的!固执也罢,执着也罢,总之坚持也是要有条件、有基础的,无缘无故、没由来的那是痴心妄想、海市蜃楼、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美好的理想永远不会落地变成现实,我们总不能把自己的一生守株待兔般的交给狗屎运吧?
有钱的时候,别去炫富,没钱的时候,别去诉苦。有钱的时候多去帮助需要和值得帮助的人,不为积善行德也该为自己留条后路;没钱的时候,尽可能别去借钱,要想办法去挣钱,借钱是即给自己压力也给别人压力,哪怕是自己的直系亲属。
做生意和做人一样,服务好不如质量好,你看松下电器在中国就没有那么多的售后服务点,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的售后服务,因为产品过硬还要那么多售后服务干嘛?那不是自找麻烦吗?做人也是一个道理,打铁还要自身硬,说得好听不如少言寡语的做好就得了,谁也不是傻子,日久见人心。
(待续)
日期:2009-09-20 12:59:51
勇气,是人遭遇挫折、困苦时,面对现实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伪装不来的。
感觉,是人活着的最好理由,没了感觉,人成什么了?感觉是冲动的源泉。
决择,是一种证明自我、敢于担当、展示理性、体现魄力的检验。
包容,得到包容是种幸福,渴望包容是种痛苦。包容不是优点,是种美德。
信任,是有条件的,没有条件的信任是靠不住、也是不明智的。这与“用人不疑、用人不疑”一点都不矛盾。
有偶然的成功,没有偶然的失败。金钱只是衡量成功的众多指标之一,也是最受瞩目的。
所谓“瓶颈”,就像是难过,不在眼睛里,而在心里。
后知后觉,先知后觉,后知先觉,先知先觉,不知不觉。这是境界的提升。
工作最理想的状态是:想干、肯干、能干、会干。
担当:是一种勇气一份责任感,是给予下属安全感的表现,是自身敢于面对和承担的表现。没有担当意识,最好别谈创业。
镜子:给自己找一面镜子,是榜样、是警惕、是对比,自己看着办。
用人用其长,善于看到、发现别人的优点本身就是个优点。
治人治其短,面对小人不得已而为之。
学会给自己喝彩,保持内心那份与众不同的冲动和信念,宁为碎玉不为全瓦。这才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基础保证。
对创业者来说,何时“别拿自己当回事”与何时“别拿自己不当回事”需要把握好。
(待续)
日期:2009-09-20 15:29:41
关于年轻的心态
记得有一次,和几个媒体的朋友一道与韩国的一家生产轮胎的企业总经理吃饭。
席间,这位已是满头灰发的中年男人(50岁),非常认真、谦虚的说自己还年轻,自己的事业还在刚刚开始。说到自己的心态影响,他满眼崇敬之情的提到一位自己的前辈楷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