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烧酒聊先秦》
第26节

作者: 介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10-29 20:22:11
  (续上)
  不仅如此,通过这次发掘,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许多个第一。
  其一,陶寺遗址是史前中亚最大的城址,城址面积达到了280万平方米,同时还在此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
  其二,这里还发现了黄河中游地区的最大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了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礼器。
  其三,这里还出土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这说明此时的中国,龙形图腾已经非常普及。
  其四,陶寺遗址中还有大量的乐器,其中,鼍(tuó)鼓和特磬都是迄今所知同类乐器中最早的,这也使鼍鼓与特磬配组的历史从殷商上溯了一千多年;不仅如此,这里出土的铜铃,也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金属乐器。
  日期:2022-10-29 21:22:22
  (续上)
  要说在世界上名扬海外的,那要算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通过年代测定,它比英国的巨石阵足足早了五百年。

  该观象台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建筑形状十分奇特,且结构复杂,可能因其集观测与祭祀功能于一体,使得建筑的规模及其气势,以及基坑处理的工程都非常浩大,这更加印证了陶寺曾经是文化中心的猜测。
  更重要的是,观象台的发现,同时也印证了《尚书·尧典》中记载的“历象日月星辰,教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从而将观象授时的考古实证上推到距今4100年,这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日期:2022-10-30 08:33:00
  (续上)
  实际上,陶寺遗址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发现,并不是上面说的这些,而是一片扁壶残片。
  这块残片的价值,就是这上面用红色的颜料写着两个字,一个是“文”,而另一个,因为年代久远,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有“尧”“易”“命”三种解释。
  这两个字的发现,可以说震惊了当时的整个考古圈,因为在这之前,一直认为中国出现可辨识文字的时代是殷商,甲骨文是中国通行文字的开始。
  然而这个残片上的朱书文字表明,在比殷墟早七八百年的陶寺文明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文字,它们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重大的意义。

  日期:2022-10-30 09:27:14
  (续上)
  那么是不是陶寺的朱书文字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了呢?
  其实并不是,中国文字的出现要远远早于这一时期。

  有证据吗?
  当然有,这个证据就在距今7600至86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中。
  贾湖遗址我们之前已有介绍,在那里曾经出土过世界上最早的笛子——贾湖骨笛。
  同样在这里,考古队发现了篆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这些符号总共有十六个,且跟我们发现的甲骨文非常相似,只是比之又提前了三四千年,如果这些符号是文字的话,那么将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文字。
  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贾湖遗址出土的文字符号和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书写和造字原理上面也非常接近,它们的差别只不过是时间在文字上面的演变,就像甲骨文演变成为现在文字的过程一样,所以许多学者就此判断,贾湖遗址出土的文字符号就是甲骨文的前身。

  如此一来,震惊世界。
  一直以来都有人质疑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可是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文明史的界定,我们中华文明都毫无疑问的在五千年以上。
  以文字的出现来界定,我们有来自8600年前贾湖遗址的甲骨契刻文字符号;以完整的城市规模来界定,我们有来自6000年前的湖南城头山遗址的古城和祭坛;以青铜的出现来界定,我们有来自5000年前的甘肃林家遗址的“中华第一刀”,请问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否定这些事实?
  日期:2022-10-30 10:03:19
  (续上)
  收回发散的思维,咱们再来说被发现的陶寺遗址。
  当中国史学界都沉浸在终于发现了尧统治中国的实据的喜悦中时,另一文化遗址的相继被发现,却让大家顿时闭上了嘴。

  这处遗址,就是陕西榆林神木的石峁古城。
  石峁古城跟陶寺遗址一样,都是4000年至4300年前存在的上古城市,且两地相距不过三百公里,如果陶寺是当时尧的行政中心,那么石峁古城自然也在被统治范围之内。
  然而讽刺的是,石峁古城无论是城市规模、技术水平、先进程度,都完全凌驾于陶寺遗址之上,相比之下,陶寺更像是石峁的下属国。
  也就是说,如果陶寺真的是尧的治所,那么石峁的主人将无论从各个方面碾压尧,如此看来,又岂会有尧成为天下之主这一说?
  所以历史的迷雾依然重重,或许我们只能期待有新的文化遗迹的发掘,来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了……
  日期:2022-10-30 10:57:26

  第六章 圣王唐尧(4 执掌天下)
  《史记》上这样描写尧执政的功德:“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翻译下来就是这样的:尧这个人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显然,在司马迁眼中,尧就是古之圣王的化身,一切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在尧的身上。而这,也自然是儒家的一致观念。

  尧当政后谨记父亲帝喾治理国家的经验,那就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相传尧继承了帝喾生活简朴的作风,平时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着也是葛藤织就的粗布衣,不知道的还认为他就是个普通农民。
  而在执政上,他却十分在乎百姓的心声,于是他在自己住处前设了一面“欲谏之鼓”,只要是有人对他的执政有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随时击打此鼓,尧听到后,必定第一时间亲自接见。
  不仅如此,为了让百姓能够找到他的住处,尧还让人在交通要道上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如果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找他,看守人会给予指引。
  这样的举措自然让百姓更愿意向他去诉说,也因为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非常了解。
  日期:2022-10-30 12:59:00
  (续上)
  为了解决百姓民生问题,尧命令重黎之后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在帝喾制定节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几个节气,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
  相传羲是重之后,和是黎之后,他们应该继承了其祖的南正和北正之职,为尧时期的著名大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