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库存成品堆积如山。在06年的中秋节,据说公司为了节约给员工发放礼品的开支,给全公司员工每人发了一条牛仔裤。结果,公司的产品就成了工作服的象征。也给工人偷拿产品制造了绝佳的机会。在一次我们突击检查员工宿舍时,一个员工竟然有5条不同款式的牛仔裤,由于是历史问题最后也不了了之。
且不说材料成本不足人民币50元的正品,就是这些库存成品,在所谓专卖店(其实是专柜)里标价是1480元。更好笑的是,一次Y从北京的专柜开业回来,在开会时,比划着自己给自己专柜捧场买的上衣和裤子,上衣少了一个口子,裤子口袋开线了。据Y私下讲,做品牌一是为了处理库存,二是为了忽悠风投的。做风投的也没这么痴呆吧?在一次经过我盖章的时候发现,单只是为了风投审计就支付给上海的一家财务公司120多万审计费,全是水漂级。
Y的口号是2年内在全国开满100家,据我从财务部的真实报表了解,90%的专柜都在每月1—3万元左右的亏损,从我到公司时的11家,到我离开时的44家,从每个月分公司不断的催款可以判断,这个窟窿是越来越大。
慢慢地我了解到,公司成立10年来,先后引进12位副总级高管,其中还包括Y的老公(为参与公司管理被其送到日本专门学习了半年),最长的也就做了13个月,就连下面我要提到的老Z也未能幸免13绝杀。难怪特别是老员工对公司改革的态度毫无热情可言。
任重道远,虽然我的心情在下沉,我认为我还是有与众不同之处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是我又错了——神奇没实现,化了我自己。
日期:2009-09-05 17:47:22
在Y公司工作的前3个月,我对公司的历史及人员流动情况还不是很了解也确实没那么多时间去和员工扯到这些问题上。我每周的工作时间6天以上,每天晚上都是在10点以后回家。每天这么早晚开车往返2个多小时确实很疲劳,尤其是晚上,本来Y也同意给我配个专职司机,但是考虑到在没给公司创造多大效益之前反而增加费用不合适,我与家人商议后,索性搬到郊区一个距离公司开车10多分钟路程的小区,为了顾及一头,我为此让内人辞去了工作。
虽说生产部每个月都有一定数额的负激励基金,但是在逐月递减,这说明各个方面都在好转,可是我所提倡的业余活动还是要正常进行,也是为了与管理人员联络感情和减压。光是奖励用品和业余活动经费,我个人每个月就得搭上不少于2000元,我心甘情愿。
令我欣慰的是,生产部总算是按照我预期的目标在进步,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各项指标都已达到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例如:一条牛仔裤生产线从原来的返修率75%、单机效率11条,到返修率11%、单机效率32条。员工们也看到了希望(工资多劳多得,尝到了实惠),将信将疑的心情也在趋向于振奋状态。从我们组织各项员工业余活动才参与积极性、早操的军事化程度也反映出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信心。
临近07年年终,公司管理机构的改革在Y的时常出差(毫无希望的风投事宜)中,断断续续、不咸不淡的进行着,许多决策都无法按部就班的确定和落实,公司里许多保守人员也都在软抗中冷眼观潮,改革的力度大打折扣,如不及时制止和扭转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出现被动局面,我心急如焚。
Y提出找惯例进行年终表彰,我觉得很没道理。转而一想,也是契机:借机制定08年度的各部门绩效考核,Y严重同意说:往年也搞过,都没有成功,你可以借鉴一些以往的资料参考。我找来去年的绩效考核档案,当我看到其中的一幅幅个人与公司签订绩效合同照片的照片时,疑窦顿生。
(待续)
日期:2009-09-05 20:12:52
绩效考核的初稿是由各个部门提交,这样更加客观实际一些,最终再集中统一规范。财务部部长也算是本科毕业、手拿会计师资格证的人,写的提纲那叫一个烂!被打回重写了3遍都不靠谱,看在进度的份上,我安排其他部门协同他来完成,这时,已经是12月29日了,原计划要在12月30日全部签订完毕,结果再一次让员工看了笑话。为了挽回些许负面影响,我率先于公司签订绩效考核合同。
我与公司所签订的绩效考核合同是以生产部的质量、效率、交期为主要考核指标,是我自己起草设计的,合同内容有别于其他部长级的。主要区别在于我给自己设置了更高的台阶,而且,我主动要求把自己的工资收入分厂三段来实现——月工资、管理咨询费和绩效考核完成奖惩比例。此举看似以身作则、以身垂范、信心十足,实则纯属多此一举、没事找事,亲手把自己的钱包交给不厚道的人和让小偷取走还有多大区别吗?
Y对绩效考核的事情看起来仍然非常重视,在出差来回的空挡翻来覆去的修改,除了我及生产部之外的绩效考核合同是临近春节才签订的,具体内容改来改去还是还原了我最初的设计。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本来寄予希望的绩效考核就这么在拖三落四中把大家的积极性给拖没了。
但是,年终表彰还是要搞的,只是我始终都不明白Y为何喜欢神神秘秘搞这些掩耳盗铃的名堂。小H第一名,得奖金3万,其他人各得多少不等,除了Y貌似兴高采烈的发红包之外,得到和没得到红包的在座管理人员表情差别不大,木讷的表现出心照不宣。就这样的气氛,也没影响Y暴着青筋、挥舞着着干瘦如柴的手、慷慨激昂的讲话兴致,我服了:真够我回味一段时间的。
(待续)
日期:2009-09-05 23:50:04
不断有朋友看到我的文章后和我联系,探讨创业和有关经营问题。之前我也有提到,写下此贴,纯属天意偶然,这还是本人第一次一气写下这么多的字符,我也希望自己能朴实无华的把它写完。
经验型的东西也许有的朋友觉得可以直接借鉴,如果这样想就错了。这就像我喝凉水会拉肚子,你喝了未必一样拉肚子,因为这其中有太多的未知变数,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也各有不同,比如:时间、地点、气候、个人体质、水质水平等等。
在此,我奉劝那些抱着走捷径心态看我写的文章的朋友,别人的疼你不会知道!也别急于说理解,就如没有过离过婚的人就别去给想离婚的人出主意一样。
本文纯属个人经历流水账和一点浅显的体会,不是说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思考,自己体会,自己总结,自己借鉴,自己升华。
不要畏惧吃苦和坎坷,它们是在帮助我成长、在帮助我增加抵抗力。困境时考验我拼搏能力的最好机会。
再一次感谢有耐心读此文和回帖支持的朋友。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心细整理和校对,请各位读友多见谅!
日期:2009-09-06 11:09:21
每年春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最紧张的时候,因为许多个人都会借故换工作和不回来了,也就是人员流失最严重的时候。因此,根据日常员工表现,我提出在员工放假时打破行业惯例——不再扣押员工的工资,让员工安安心心的过年,开开心心的回来。Y事先同意了,可到了年根,她又自我否定了。
临近放假,外地员工的返乡问题由专门的人在提前准备着。生产线停工已是大年27了,员工们陆陆续续的走,处于员工个人和厂区安全考虑,我一直在盯着每一批离厂启程的员工,大部分我都是把他们送到车站,好多都是凌晨发车,我不得不3:00就起床赶到工厂。看到挥手离别的一张张发自肺腑的笑脸,我感觉到了平时与员工相处感觉不到的那种感情。
年30上午送走最后一批员工后,我组织负责此事的几个人做了个简短的小结及节后返厂的事项准备。我请他们吃了个午饭,以示慰问。
本来安排春节值班,我是在初三,因为留守人员初五就要做准备工作,我不得不放下走亲串友的时间,一直每天到厂直至公司正常上班。
节后开工时,只有9人没有按时返回,其中2人确定不回来了,其他都已来电话说明情况。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盘存,结果没像往年一样出现产品丢失的现象,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平复来许多。接下来,按部就班的开工生产。
这时,年前来面试的老Z报到了。
(待续)
日期:2009-09-06 12:53:58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