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长歌》
第24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06-27 21:56:11
  而要打破这种局面就离不开两个关键词——兼并与变革,不,变革再兼并。
  兼并一般分为主动的兼并他国和被动的被他国所兼并,在旧有的体制下,七位大神中的任何一位想要兼并对手都不现实,更别说兼并天下了,但想要有兼并与反兼并的实力就必须变革。

  所谓变革,就是挑战和改变过时的那一套,摸索和制定出适合现在的一套,还是那句话:谁改变谁就变强,谁变得彻底谁就强到最后。
  这句话不仅适合当时,也适合以后,即使放到今天也很实用,其实今天变的更快,一不小心就被淘汰了,更别说雄起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三晋之一的魏氏,魏氏的带头人叫魏斯,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魏文侯,魏斯虽然是在当政的晚期才被封为诸侯的,但毕竟还是过了一回诸侯瘾,所以我们还是叫他魏文侯吧!
  魏先生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就不细说了,因为这位兄台当大哥的时间太久,故事太多,讲不完的那种,但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句话:只要能助我魏国发展的,我愿用一切可用之人;只要能使我魏国强大的,我愿意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

  魏先生就是这么做的,魏国也是这么最先跳出来的。
  只要你有本事,无论你是哪个国家或是什么阶层,就算是街边要饭的,也都是我的贵客;只要你的方法和措施对国家有利,无论怎么变,除了把我变下来,我都支持。
  在魏老板强大的号召力之下,小小的魏国一时间人才济济,各国的各种人才蜂拥而至。在文化方面,魏老板请来了孔子的学生子夏当大学校长,还尊其为师,这一点很重要,不但使儒家开始开始露脸了,还因为有了子夏这个活广告,魏国一下变成了教育基地和文化中心。
  除了文化,在政治方面也出现了了不起的人才,比如李悝,魏国的改革就是这位兄弟主持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步较完整的法典《法经》也是他鼓捣出来的,关键是他的变法不仅影响了魏国,还影响了整个战国和那一时期的变法者,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后来间接改变战国格局的商鞅同志。
  内部捋顺了,就该出去抢地盘了,此时像吴起和乐羊这种干架天才就出现了,有了这些猛人,魏国的地盘想不大都难,此时还不咋地的秦国就吃了魏国不少亏,当然以后都被讨回来了。
  看看,个个都是如雷贯耳,在魏老大几十年的带领下,人才成了魏国最大的招牌和财富,除了自产和外招,还有不少的外销业务,人才太多了,竞争太激烈,有些只能到外地去找工作了。
  后来各国的很多猛人都来自魏国,最有名堂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和楚国的吴起。
  因此,魏文侯带着魏国率先打破七国间的平衡而迅速崛起,成为了当时的头号强国,这样就搞得其他的国家压力山大,怎么办?
  好办,进步呗!魏文侯已经给出了一套进步模式:想进步就必须要改变,要改变就必须要有人才。
  只要你是人才,其他的都不重要,这在当时出身决定人生的等级分明时代,绝对称得上是壮举,从这一方面讲,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也算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在以后的发展中,七个大神们也都是靠这种模式相继风光了一把,因此才又长时间的维持了七雄的格局。
  都挺厉害,还是谁也吃不掉谁,先这样吧!
  但历史规则告诉我们,最先跳出来的并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可最后的胜利者一定会受益于最先跳出来的那位。
  至于怎么去改变,怎么变出效果,这一局,魏国胜。
  如今,既然都会变,那咱们就进入下一局:谁变得彻底,谁变得最好。
  在这一局中脱颖而出的却是中原国家都想不到的,也是他们很不屑的一个国家——秦国。
  秦国之所以能跳出来,是因为他们和魏国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魏国只有一个魏文侯,而秦国出了很多个魏文侯,所以魏国只笑了一时,而秦国一直笑到死。
  其实道理很简单,秦国对人才的渴求超过了他的对手们。一个总是被瞧不起的人,对成功的渴望,超过常人很多倍,那他的付出自然也是很多倍,看看人家是怎么干的。
  公元前361年,可能是受了魏国的刺激,年轻的秦国版的魏文侯秦孝公以恢复祖先的霸业为己任,向天下颁布求贤令:能有奇计使秦国强盛者,不但有官做,还有地盘(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能有奇计者必是奇人,此时,远在人才济济的魏国,就有一位郁郁不得志的奇人,在得知了秦国的求贤令后,激动异常,于是带着李悝的《法经》和自己的理想,踏上了去往秦国的神奇之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此奇人便是商鞅,不过此时还不叫商鞅,就叫商鞅吧!
  商鞅艰难的见到了秦孝公之后,又艰难的向秦孝公阐述了自己的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由衷的感叹:果然是奇才,魏国的大礼,不要白不要。
  商鞅所谓的富国强兵之策就是后来影响力巨大的“商鞅变法。”
  对商鞅来讲,能一展他的抱负可能超过了变法本身,而对秦国而言,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奇人商鞅的到来,不仅能使秦国富国强兵,恢复霸业,还能霸得整个天下。
  变法可能推行得并不顺利(变法和改革从来都没有顺利的),却非常彻底,再啰嗦一下,改变才能变强,变得彻底才能强到最后。
  日期:2022-06-28 23:12:10
  商鞅的变法过程就不说了,但其意义却不得不说,此变法不但使秦国一跃成为了虎狼之秦而逐渐改变了七雄的格局,而且在先秦乃至以后的整个封建时期,商鞅变法本身虽有不小的局限性,但就其彻底性和成功性而言,再无超越。

  秦孝公之后,秦惠文王继位(后来才称王),商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但他的变法却到不了头,因为好用。
  因为变法太成功,商鞅兄的影响力也大得离谱,以至于在秦人眼里,只知有商君而不知有国君,这就不好玩了,好歹人家也是国君,更何况是有志青年秦惠文王。对了,秦惠文王除了有理想,还有仇必报。
  主要这商鞅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还有当初和太子(秦惠文王)的那点事,就已经注定了兄台悲惨的结局,可以想到又不敢想的结局。
  不管原因和过程如何,商鞅最终被车裂,商鞅死了,秦惠文王的仇也报了,不过他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商鞅可以死,但他的变法不但不能死,还要一直活下去。
  无法想象悲情的商鞅在最后的关头,想进入魏国避难时,却在城下遭到拒绝的情景,虽然出现这种结果,商鞅自身也有原因,但只要想到此景,一种莫名的伤感便油然而生。
  他是秦国崛起的首要功臣,却最终成了秦国的牺牲品,不,是时代的牺牲品。
  干变法这个工作的人本来就是九死一生,因为得罪的人太多,所以当他去秦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结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