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大变局——战国篇》
第15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章《魏文挥鞭》
  随着瓜分接近尾声,赵氏、韩氏、魏氏大步登上战国舞台,虽然它们还没有在名义上立国,但实际上已经等同独立的国家,只等最后的认证,因此不少典籍便将此时的它们称为赵国、魏国、韩国。
  因为它们脱胎于晋国,人们统称它们为“三晋”。其中魏国又常自称“晋国”,以正统自居。它是有这个资格的,因为它继承了晋国的核心资源和霸主政治。
  事实上,从分家的那一刻起,魏国就已经具备了成为大国的基本要素。

  日期:2022-10-29 12:34:17
  ~~大国要素~~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与多方面因素相关。
  军事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无法捍卫自身利益,无法抵御战争灾祸,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在激烈竞争中的胜败及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关于这一点,大家不妨将“经济”换成“钱”,将“国家”换成您本人的名字,自会有最深刻的体会。

  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决定人的思想、观念和认知,并催生相应的制度。而制度的演化,又反过来影响文化的发展。所以有句话这样讲:政治是暂时的,经济是长远的,文化是永恒的。
  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背后都有科技力量的推动。一些看似平常的技术,在发生了科技突破之后,就会聚集起改天换地的力量,如冶炼技术对于军事的影响,如牛耕技术对于农业的改变。哪个国家解锁了新科技,就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主动权。
  政府是运用国家权力的中心,一个国家能否发挥最大效能,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效能。高质量的政府不仅能充分发挥现有国力,还能通过政策取长补短,富国强兵,低质量的政府只会制约发展,自耗国力,致使国势衰败,乃至亡国灭种。
  还有国运,这是个定义模糊的魔幻词汇,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历史具有偶然性,在大国崛起和衰落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运气成分。
  但要说大国要素的最基础条件,还是国土和人口。
  通常情况下,国土面积越大,土地资源越多越丰富。如果拥有肥沃的土壤,就能种植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国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矿藏,就能制造更多的兵器,攻打更多的城池。如果拥有交通要道,和平时期就能借地缘优势发展经济,战争来临则能作为制约其他国家的重要砝码;如果拥有关隘,就能抵御外敌入侵,保护国土安全。
  国土面积越大,容错率就越高,和平时期可以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战争时期可以集聚更多的力量,即使遭遇外敌入侵,也可以凭着辽阔的战略纵深,从容的撤退、重组、反击。
  当然了,凡事均有利弊,国土有关隘,利于抵御外敌,但也卡住了经济文化交流;占据交通要道,流通方便,也容易遭到他国的觊觎;战略纵深大,反过来讲,又有防守线过长、容易分散国力的缺点。
  人口对国力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仅仅是人口众多这一点,本身就是一支不容轻侮的资本。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劳动力缺乏,不存在人口超出资源及经济承受力的情况,所以彼时的人口数量与国力几乎就是正比关系。
  古今中外,有不少国家凭着资源优势、制度改革或科技发展而取得先发优势,强盛一时,但最终却像流星一样殒落了,究其原因就是领土小、人口少,限制了国家发展潜力。

  可以这样说,国土面积与人口数量无法决定你的国力下限,但能决定你的国力上限!
  日期:2022-10-29 17:18:32
  我们结合魏国看,坐拥四大板块,国土面积不小,人口数量不少。
  东方有朝歌之地,可以作为图进中原的基地。
  南方拥有上洛之地,可以控制崤函通道,扼住进出关中平原的咽喉。
  至于河东之地,更有三项关键资源:良田,盐池,金属矿。
  《春秋篇》中,我们见识过食盐的威力,齐国煮沸水以籍天下,成就了春秋首霸的功业。魏国不靠海,但在河东之地,有数个储量巨大的盐池。相传上古时期,炎黄二帝合力击败蚩尤,将其身首分解,抛于河东盐池,因此河东盐池又得名“解池”,所生产的食盐称为“解盐”。解盐含有丨硫丨酸镁等杂质,味道发苦,但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吃盐问题。在先秦时代,一提到盐,首推齐国的海盐,然后就是河东之地出产的解盐了。

  金属矿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楚国因为控制了鄂东铜矿资源,实力突飞猛进,齐国因为铁矿资源丰富,大获其利。而河东之地的矿藏资源更胜于齐楚,不仅有铁矿,还有铜矿。
  日期:2022-10-29 17:58:49
  再说良田,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介绍,是想借此机会普及一些小知识。
  人类最早获取食物方的式是狩猎和采集,和其它动物没有什么分别,因此饿肚子是常态。直到学会种植,人类渐渐填饱肚子,文明进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国的种植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至少到春秋时期,就有了“五谷”的提法,即稻(大米)、黍(黄米)、稷(也叫粟,即小米)、麦(小麦)、菽(豆类)。
  虽同列五谷,但也有“高下”之分,

  战国中期,大纵横家张仪游说韩国,就表示了对麦和豆的严重鄙视,“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即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为什么这样说,麦和豆咋啦?精品豆饭的蛋白质含量不高吗,小麦做成的白面馒头不好吃吗?怎么生产麦和豆的韩地就被冠以“险恶”二字?
  其实,张仪是从战争的角度进行评价的。
  在先秦时代,主要炊具是陶器,主要烹饪方式是熬煮。而行军打仗有很多突发状况,士兵们随时要做好战斗准备,所以做饭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你正小火慢煮呢,敌军攻上来了!

  这就难为豆类了。
  在行军途中,你想熬出一碗软糯的精品豆饭,那是痴人说梦!事实上,如此简陋的炊具,如此紧迫的时间,大豆能不能煮熟都是个问题。喝了生豆羹,影响蛋白质吸收是小事,搞不好要跑肚拉稀,还怎么打仗?
  那白面馒头呢?
  不好意思,馒头是汉代才出现的。
  在春秋之前,麦子的主要吃法是脱粒后直接熬粥,或者碾成碎粒进行蒸煮,学名“麦饭”。这玩意儿外带麸皮,煮起来熟得慢,吃起来剌喉咙,咽下去胀肚子,并不招大家喜欢。
  到战国末期,人们发明了石磨,才得去除小麦麸皮,取其面粉食用。而直到汉朝,石磨才得以普及推广,面粉在劳动人民智慧的双手下变身各种美味食品,最终带动了小麦种植,小麦渐渐成为北方的主粮。
  不过即使到那时,人们还是很少把面粉做为军粮——行军途中下点雨,全成面糊糊了。
  这么一对比,米类的优势就出来了,它们好做熟,易吸收,口感佳,尤其是小米。在部队长途跋涉后,士兵们能喝上一碗温热的小米粥,再配上点干粮、豆酱,疲惫的身体就得到了些许的慰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