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经济周期中,库存带动的经济复苏,必然继之以企业资本支出,而这将扩大就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又导致消费增长,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再扩大资本支出。但是,为什么现实并非如此呢?原因在于巨大的泡沫扭曲了全球经济结构。供给和需求的重新匹配将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全球经济中堆积的纯粹的流动性泡沫。它体现在几个资产类别上,最突出的是大宗商品、股票和政府债券。支撑泡沫的理由是,刺激将导致经济快速复苏,而且,产出缺口能够保持低通胀率,因而中央银行可以把利率在数年内维持较低水平。根据这个描述,投资者可以同时期待强劲的企业盈利和较低的利率水平,也就是股市所谓的“金发姑娘”(语出RobertSouthey的童话,此处“金发姑娘”形容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经济,即一个“稳步增长,通胀温和”,处于童话般的美好状态)。
中国2009年第二季度和美国2009年第三季度发生的事情,似乎可以支持上述观点。但我认为,市场被误导了。目前反弹的驱动力量,是库存周期和政府刺激。企业资本支出和消费的跟进,被结构性挑战严重制约着。这些挑战都源于资源分配不当导致的泡沫。泡沫破裂后,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限制了刺激或泡沫创造需求的效力。
一些分析师预计,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出现的泡沫,将在中国重现。当时,为了刺激内需以稳定经济,日本纵容了大规模的资产泡沫产生。短期内,资产价格膨胀或许算是一个出路。
以上讨论听起来与目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分析相悖。这么说,是要引出两个观点:一、旧的平衡一去不复返;二、创建新的平衡,要面临许多结构性的障碍。目前的复苏只是基于一个暂时的、不稳定的平衡,它取决于政府的行动。
然而,正在改善的经济数据将刺激金融市场。由于中国政府担心一个更大的泡沫降临,因此,正在强迫股市降温。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情况可能不错。不同的趋势说明,中国领先其他国家4个月,实现了市场复苏及调整。
当投资者认识到,全球经济在2010年将有第二次下降,并且美联储将很快提高利率的时候,金融市场将再次下滑。转折点很可能发生在2009年第四季度的某个时间。到那时,很显然,中国经济已经放慢了速度,美国的就业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其消费量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存货周期按照常规发展过后,目前推动预期的生产数据已经变冷。
多数分析师会说,如果经济复苏还不确定的话,央行不会提高利率。问题是,货币政策不能解决阻碍持续复苏的结构性问题。流动性不是治疗目前全球经济的良药,过量使用会带来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石油是最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商品。尽管需求下降,其价格仍从2009年3月低点翻了一番,但也是唯一适合作为通货通胀对冲的商品。其供应的反应是非常滞缓的。只要经济继续疲弱,央行拒绝提高利率,石油价格就可能会翻番。我认为,中央银行,尤其是美联储,将提高利率,尽管并不情愿。只是想通过显示他们仍然关心通货膨胀来冷却通胀预期。因此,他们会慢慢地提高利率,即故意落后于形势。结果是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快于利率。这种愚弄市场的策略可能暂时奏效。它的有效性一定会反映在石油价格上,即,美联储需要在其利率政策中将石油价格作为目标。如果石油价格脱离了目前的水平,就意味着市场不再相信美联储了。这将迫使美联储快速提高利率,不幸的是,这将会触发另一波严重衰退。
应该用W型代替目前广泛认可的V型复苏。尽管明年的下滑在统计上可能不深,却将传递出影响深远的心理冲击。金融市场现在很活跃,因为其仍相信政府的大规模投资。第二波下滑将显示政府力量有限。这波下滑或会使资产价格下跌,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日期:2010-02-05 10:41:20
美国四大泡沫梦魇意图做空中国经济 / 陈达夫
2010-01-28 21:30 | 阅读(525) | 标签: 中国产能过剩, 交通运输, 资产泡沫, 查诺斯, 弗里德曼, 余永定, 陈达夫原创 | 字号:大 中 小
美国自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房市泡沫破灭一年多来,在现如今持续低迷的房市前面,再度面临新的、大面积的资产泡沫威胁。此番可以预料将带来的严重后果,显然让实体经济领域更感恐惧。据世界新闻网最新报道,美国在股市、政府公债、石油和黄金等四大资产方面,几乎同时出现泡沫。
据称,上周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市场,都历经过一番震荡,但别以为股债油金这些资产都已跌到公平价值,更别提“便宜”。财星杂志(Fortune)网站报导警告,股市、商品和美国公债,都还有得跌,因为他们的价格都已大涨到远高于历史平均以及符合基本面的水平。标准普尔(S&P)500指数最深可能回档近30%。
其中,以股市和商品为例,大多数公司的获利成长不可能快到支撑现在的高股价,而石油和黄金价格已高到足以刺激出新一波供应,预料供过于求将导致价格崩盘。而10年期美国公债目前殖利率比2007年时少1.5%,代表价格相当高。
对于市场一直诟病的“投机炒作风何以卷土重来?”一派人士认为是和助长不动产泡沫同样的原因:超低利率。共同基金业者第一信托公司(First Trust)货币专家魏斯柏里表示,投资人用超低利率借钱购买资产,推高资产价格。
尽管也有少部分经济学家不认为存在泡沫,如卡内基美隆大学教授梅杰尔(Allan Meltzer)表示,就算现在银行充满便宜的资金,他们也不放款,所以才有信用紧缩,“如果贷款需求增加,我可能比较担心。”但是,当下不争的事实是:不论是从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例如商品)、或者能产生的收入比(例如股票和公债),资产价格都远超过历史平均水平。
表现在石油价格方面,是具有明显的代表性的。由于自2009年初至今,国际油价已暴涨逾60%至每桶75美元左右。正如安纳达科石油公司(Anadarko)执行长海克特曾说,开采石油成本最高只要55到60美元。也就是说,石油生产商目前利润高达30%至40%。这势必会导致原油供过于求,最终可能导致油价跌到55美元甚至更低。
另外,一年多来,金价也飙升至20%以上,攻破1,100美元大关,刷新历史纪录。至于股市去年3月曾短暂回到历史正常价位,但如今的本益比已经比历史平均值14倍高出40%。财星杂志(Fortune)预估,如果S&P 500本益比要跌到14倍的历史均价,代表会回档29%,大约要跌到770点左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