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渐行渐远的情感》
第8节

作者: 泥巴少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畜溜守着个光棍老爹,爷儿俩个过日子,家底缺乏了,人又笨拙,快三十岁了,还娶不下个女人做针线,裤子破了,白线黑线揪疙瘩缭,爷儿俩个又懒惰,家里破败的屋子,糟蹋的进不了个人。
  终于有一天,杨大畜溜从集镇上,领回来一个傻傻的女人,二十几岁的年纪,可能是精神不正常,不会说话,只会傻笑,浑身脏兮兮的,杨大畜溜说是捡回来给儿子小畜溜做媳妇的。
  领到家以后,杨大畜溜打了盆清水给傻女人洗吧洗吧,一看模样儿还周整,久已成骡夫的杨大畜溜,眯缝着老眼左右看着傻女人,心里痒痒地,总觉得那里不舒服。
  吃饭桌上,杨大畜溜喝了一点酒,将嘴巴露开一条缝,嘀嘀咕咕说自己老不合算了,干嘛跟别人说领回来的傻女人是给儿子做媳妇的呢。杨大畜溜咂巴咂巴嘴,借着酒劲儿,当着小畜溜的面把傻女人放倒在破床上给睡了。
  小畜溜气的直嚷嚷:“老畜溜,不是说好给我做媳妇的吗?干嘛你要睡?”可是小畜溜又有点怕老畜溜,因为老家伙经常打他出气,打小从心里就是畏惧的。
  老畜溜完事后,提起裤子指着小畜溜骂道:“混球!嚷啥嚷!吃饱了皮痒!谁说不是给你的,我先尝尝好不好用,完了不就是你的!”从此老畜溜一家就有了个女人。
  傻女人除了吃饭,啥也不会做,就是撒尿也要人扒裤子。傻女人虽傻可毕竟是个女人,一年后生了个儿子,也算是给杨畜溜家留了种。不过村里人从来就不清楚,那个傻女人的孩子到底是谁的种。
  自从生了孩子后,傻女人的精神状态有些好转,知道给自己头上带红花,见人就傻笑,大小便也不要人扒裤子了。
  傻女人是带不好孩子的,老畜溜爷俩围着转,总算把小孩子养到能走路。不久傻女人又怀孕了,这次生下了个女娃,破小的屋子里,拥挤着老少四口人,脏乱的小屋里,常常伴着傻女人傻傻的笑声和孩子的哭闹声.......
  杨畜溜爷俩都给村里做饲养员,一个养牛一个养猪,老畜溜养牛有经验,瘦牛在他手里头总能喂出膘来。大小牛犊,他只要摸一摸,看看牙口就能知道牛的年龄,体性合不合养。据传他特爱饲养母牛,也会伺候牛犊子,都说他性侵过母牛,不过没有人瞧见过。
  杨畜溜替村里养着十几头猪,身材矮小、肥胖的杨畜溜,在那个少吃平权的年代里,有点儿异类,村民们怀疑喂猪的饲料,被他偷吃了不老少。
  杨畜溜是个不顾男女场合,可以随处撒尿的人,没有廉耻观,为人好色,懒惰,和他饲养的猪一样,只想着吃了睡觉,等着挨刀。

  有了傻女人和孩子的杨畜溜仍然不改恶性,见到村里的女人们,不管谁家的都要调戏一下,摸一把,为此挨了不少打骂,甚至被关进过猪舍里,不敢出来。
  韶云越观察杨畜溜,越觉得就是他那天晚上欺负了史老师,于是撺掇着二胆子,悄悄地跟着杨畜溜,找机会惩治他。
  下学的时候,看到杨畜溜关上猪圈门回家了,韶云和二胆子偷偷地溜到猪圈前,把门鼻子拨弄开,然后躲到猪圈后面看。不大会儿功夫一头猪公拱开了圈门,跑了出来。
  跑出圈门的猪公个大体壮,本是天界一元帅,投凡下届错入胎。吃饱喝足挨千刀,不愤世人看得紧。撅着个长嘴四下看看,然后撒欢儿跑进堆放麦秸的场垛子里,疯狂地拱着草垛子。韶云和二胆子看到猪跑了,偷着乐,然后大声嚷嚷着:
  “杨畜溜,猪跑了!杨畜溜,猪跑了。杨畜溜养的猪跑了!”听到喊声,刚刚要跨进家门的杨畜溜,撒腿跑了回来。
  看到麦场上逃出去的猪,慌忙拿起扫把,像个肉球一样滚着去赶。
  圆球滚动慌忙乱,挥动扫把赶猪精。不知二哥劲道猛,一不留神伤了身。猪正拱的高兴,抬头看见挥来的扫把,猛地蹿出来,迎面把杨畜溜撞到在地上。猪公张开长嘴挥拱杨畜溜的腿,獠牙撕破了衣裤,带着血划过杨畜溜的肉。
  受伤倒地的杨畜溜咧着嘴,奋力挥起手里的扫把,驱赶着发怒的猪公,受惊的猪躲过扫把,四蹄迈开逃回了猪舍。杨畜溜爬起来,看看流着血的伤腿,疼的吸溜吸溜地,愤愤地骂着:
  “妈里个叉!看我不宰了你个畜生!”一瘸一拐地追向猪舍,看来要拿那头猪解气了。伤痛带给杨出溜的愤怒,超出想象。他追进猪舍,关牢门栏,带风的扫把挥舞着去抽打大猪公。
  受到惊吓的猪,逃串着避让,时不时的还击着。闹腾的猪舍,狂尘飞舞,弄得杨出溜浑身是猪粪。流血的腿疼的愈发厉害,染红了裤脚。看着私愤泄的差不多了,也奈何不了大猪公。只能像泄了气的皮球,悻悻地离开猪舍,吸溜吸溜嗯叽着回去处理伤口。

  韶云和二胆子,全程观看到杨畜溜的狼狈像,心里特别地解气,心想:猪咋不多咬他两口,最好咬死他,也算给老师出了口恶气。
  惩治完杨畜溜,韶云和二胆子高兴地跑了。时光匆匆,光阴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
  吵人的蝉声,被秋风吹散了。秋风吹叶知秋凉,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
  红儿班的孩子们,自从有了史老师的细心教学,大部分孩子都能写字了。
  不管下雨,还是刮风,韶云总是不知辛苦地,沿村喊着孩子们,去听史老师的课,深怕没有孩子去了,史老师会难过。

  率真的心,似温泉里的水,那么纯清带着温度。
  韶云到了可以上小学的年龄,便和母亲嚷着要去报名上学。母亲同意了,韶云便高高兴兴的跟着大孩子们去学校。大队的中心小学,坐落在湖畔村比较中心的位置,周边几个生产队的孩子们,相距学校差不多远近。
  学校刚刚初建,房屋设施十分简陋。有两排土坯墙、木条梁、芦苇杆加麦草秸秆批灰的屋顶,混合结构的教室。前面一排有六间是教室,后面一排三间是老师办公室用,有几位老师分开着办公。
  一间是活动会议室,一间是看管校舍的老人吃饭起居室。整个学校四周,都种植着一圈高高的白杨树。哨兵一样围在学校的周边。
  两排房屋中间空闲的地方,是上体育课排队的活动场。
  校园到周边的村庄,有好远的距离,通往学校的路,都是田间小路。一片片的稻田,旱地和水渠,纵横交错。每到下雨天,上学的泥泞小路特别难走。
  教室很简单,墙上靠一块黑板,土坯台砌起的课桌。小凳子有的自己带着,或者也用泥土坯垒搭,做成土凳子。学校的老师,大都是从村子里,抽调的识字农民,评工、记分的民办教师----叫民师,边务农边教书的。
  只有校长是公办教师,教学办从上面派来的。还有就是知青教师,大城市插队来的,有文化的青年老师。
  韶云第一天报名上学,被老师看着数数。从一数到一百,韶云有些紧张,口齿不够流利,总算没有数错。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给报了名。

  报了名的韶云,被分到一年级一班,最边上的教室。韶云自己选择第三排边上的位置,老老实实地坐着,等老师发课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