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产大腕们的发家史》
第18节

作者: 碧云寺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曾在君安事件中遭到拘传的总经理杨骏和副总康晓阳,离开君安后自立门户,分别组建“今日投资公司”和“晓杨投资公司”,两家公司都在深圳。这两家私募投资公司在2005年底启动的中国股市大行情中赚的是盆满钵溢。
  往事如烟啊。
  在以后的篇章里,我们将继续讲述地产大腕们的新一轮资本历程,不过这要几年以后了。
  请不要转载滴哦,呵呵.


日期:2007-10-6 19:12:23

  娶好老婆的先决条件
  1992年,冯仑带领潘石屹等6个创业兄弟写了本名叫《披荆斩棘共赴未来》的书。
  外界的评论是:这篇文章是冯仑仕途报国走不通,确立企业报国的宣言书。
  此书中,冯仑六兄弟特别指明他们做企业不是为赚钱,是为当代中国知识青年探寻报国道路,据说那本《披荆斩棘共赴未来》在当年感动了不少人。被感动的人中有个女孩,名叫张欣。
  当时,张欣在剑桥读书时的好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维迎教授介绍给她看了这本书后。张欣立即被这些年轻人的热情所打动。张欣因此觉得潘石屹挺有理想的。 然后……

  看前面很多回帖,都说老潘只是靠老婆发的家,其实未免偏激了。
  现在女性海龟、海带比当年还多,要走老潘的路子,按理来说,难度系数还比当年降低了呢,那男性同胞们能出去就划拉一个女海龟回来做老婆,然后携手创业发家致富吗?
  女海龟肯定还是要先看你的人品、志向、能力、气度、MONEY、CAR、HOUSE……
  当你具备了能被女海龟相中的基本条件了,你觉得你事业会很差吗?
  现有鸡先有蛋?先有蛋先有鸡?

  寄发家致富之战于娶老婆一役上,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未免本末倒置了。
  古圣贤云: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次序不是乱排的,先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先吧,好女孩要在此之后才能来呢。呵呵。
  闲话扯过,下回回归正题。
  黄金周还没休息够呢,呵呵,开始继续咱们的旅程。

日期:2007-10-8 1:01:56

  《披荆斩棘共赴未来》这本书的主旨实际上非常有意思。
  冯仑、王石这帮五、六十年代出身的人,很多都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情节。
  从冯仑经商前的经历可以看出,从政是其从小的抱负。
  冯仑对自己年轻时的描述是“我从中学开始就醉心学先进,立志寻找志士仁人。我在初中和高一的时候走过很多地方,还给全国最牛的人写过信:到南京找钟志明,那是文丨革丨风云人物;给黄帅写信,黄帅不理我;之后又和朋友到上海,因为上海建立了工人理论队伍,我们想和他们讨论,结果他们说我们是小孩,不理我们。我一直有个信念,就是要结交天下豪杰。”

  再仔细看看冯仑的简历——毕业于**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曾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历任讲师、副处长、副所长,从事理论研究及企业策划、经营、组织、管理工作。主编过《中国国情报告》,著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等,译著包括《狂飙突进——马克思的心路历程》。

  这是一个具有浓厚政治情节、救世情节的人,非常有意思的人。
  怎么有意思了?
  亲耳听冯仑讲过一个段子:
  “蒙牛的牛根生请我们几个企业家去参观,参观的其中一站是奶牛场,当时看着工人给奶牛挤奶,我就在那琢磨,一直琢磨。”
  此时,周围听冯仑说话的人都开始暗笑。

  “其他那几个企业家看完了,都准备走了,就我还在那看,弄得人家直催我,‘快走了,就这么点挤奶的事,你还看个没够了!’”
  周围的人脸上都浮现出古怪的笑容。
  “我当时是在想,这个母牛都在这挤奶,那公牛都到哪去了?后来我专门问了牛根生,牛总说,好,下次专门安排你看公牛。等第二次去蒙牛的时候,牛根生专门安排我去看了种牛站,大公牛,优良品种,一头非常贵。当地的养牛户都去种牛站配种,配出来的如果是母牛,全家敲锣打鼓,因为奶牛赚钱多;生出来是公牛的话,全家垂头丧气的,公牛没奶,这样配下来的公牛也不可能成为种牛,等于是赔钱了。”

  此刻,周围的人都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笑容,都在认真听讲。
  “于是,我又问,这个种牛站都是谁经营的?答案是政府企业。这时我想到,别看乳业竞争这样激烈,已经这样白热化了,但实际上他的命脉、这个种牛还是掌控在国有企业手中的。乳业是这样,那么其他行业呢?”冯仑语毕。
  周围的人全都陷入了思索。
  看奶牛挤奶能看出这种境界的,有几人啊?
  1992年,这个很有意思的、33岁的冯仑想通了,写了《披荆斩棘共赴未来》,告别了仕途报国的道路,开始确立企业报国的路线。

  之所以探讨这个,并不是想跟着这位前党校讲师唱高调。
  而是要着重指出,这一年,冯仑以及冯仑为代表的一批人,开始正是认清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开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热情的投入到时代的怀抱中。
  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你才能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什么这样说?
  时代和人。永恒的话题、永恒的矛盾。

  巴顿将军梦见和平降临了,于是被吓醒了,对这种为战争而生的人来说,和平是噩梦。
  对有的人来说,则是“宁做太平犬,末做离乱人”。
  一个人遇到一个自己喜欢、能够施展抱负、能够有所作为的时代是幸运的。
  这种幸运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
  生在哪个时代,是由不得你选的,呵呵。

  如果你走在时代的前面,那么你将成为先知,痛苦一生。如王安石,在宋代,竟然推动政府向个人、向普通民众融资,以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他太超前了,周围的人根本理解不了、也操作不好。
  要知道第一家私人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要在公元1694年才出现,经过漫长的发展英格兰银行才开始承担了现代中央银行的功能。
  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死于公元1086年,而且这个老兄一出手就直接操作的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三合一的套路,他的想法领先世界600年。
  于是,他很痛苦,新政虽然推行,但实行效果不好,死前,眼看自己制定的新政一条条的被司马光废除。
  如果你走在时代后面,哈,那你就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拦路驴,必将为人民所唾弃,这个例子就太多了,小学、中学的历史课本里都有。
  站位无论太前还是太后,都是要命的事,思考时代、把握时代脉搏实在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先决条件。
  那我们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最伟大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未来中国百年、未来世界百年的走向,都将在我们这个时代确立方向、确立模式。
  我们现在身边的这些公司,必将有能成长为世界级规模的超级帝国企业;
  我们身边的这些企业家,必将有能成为企业经典的璀璨明星;
  在几十年后,本文所探讨的一些企业将冲上云霄,成为与通用、微软一样改变世界、改变所有人生活的公司。
  世界首富就将在中国诞生。

  世界百强企业将成为中国企业的排名榜。
  我这样说并不是痴心幻想,为什么?且听我道来。
  大学上“修养道德”课,众同学皆昏昏欲睡。
  突然间,老师兴奋起来,“我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秘密!”
  众同学情绪来了。
  “我国的国家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到21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之后人口总量缓慢下降,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老师兴奋的问。
  大家面面相觑。
  “这意味,我们将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按我们的人口基数,在这样的人均收入下,我们将是世界第一强国!”
  大家豁然,课堂情绪一片振奋。
  这是笔者的上学时的亲身场景,记忆深刻。

  自1840年起,我巍巍中华无复汉唐雄风,屡被外国欺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百姓飘零、民不聊生。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一干中兴名臣,集儒家文化于大成,以一文弱书生,慨然报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勉力支撑,裱糊中华几十年。
  甲午一役,玄黄巨变,强邻在侧,中兴局面土崩瓦解。
  老大中华不得不变,康、梁变法、孙文丨革丨命、洪宪复辟、蔡锷护国,沧海桑田、人事巨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