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古人那些惊人的金融智慧》
第47节作者:
北极豪客 各位,看好了——
第一张,是“购物”;
第二张,是“谨慎”;
第三张,是“投机”。
如果你手里有了一点钱,就等于有了这三张牌,什么时候出什么牌,要看情况。
简单地说,如果是情况一:股市大涨、房市大涨的时候,你就出“投机”牌(包括炒房)。说“投资”,那是雅皮士们遮羞用的——白来的钱为什么不赚?
如果是情况二:股市涨得有点离谱、街谈巷议、甚至你身边对经济最迟钝的人都在说买股买基金能发财的时候,也就是逆转将至之时,你就出第二张牌“谨慎”。
不要动了,能收回的收回,能出手的出手,看看红绿灯再说。
至于股市、房市暴跌的时候,那就不用说了,傻瓜也知道要谨慎。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以为明天就差不多跌到了底,不要梦想“抄底”,不要做逆势增持的傻事——那不是跟赌博差不多?
要看到它明明白白“雄起”了再说。
少赚一点,总比被套住好啊!
要是股市熊了,市场淡了,热闹也不知“何日君再来”了,好像是谷底——但走势不明,也还是这张牌,不急。
货币贬值是个沙漏,而一旦买错了股票之类,那就是桶掉了底!
两害相权,我们还是把钞票攥紧一点的好。
如果是情况三:股市不熊也不牛,房市不肥也不瘦,市场出现了长期平稳或缓慢向上,那么好,祝贺你!这是小富们的黄金时代。
这时候,干脆你什么也不要想了,就当自己是癌症晚期,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就把它了结了吧——可以出手买东西了!
——暴涨暴跌都不可能出现的时候,你不买东西还迟疑什么?
这就是第三张牌“购物”。
当然,要买那些值的,能真正愉悦你身心的、急需的,或是你的欲望中排在第一二位的(包括购买自住房)。
这个时候,要注意,“虚”的财产还是轻易不要购买,像股票、基金之类,千万要等到它们节节上升时再说。
除了这三张牌,投资理财上,就再也没有什么别的牌。
不管是什么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怎么对你说,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请把你的钱给我用一用。”
所以你不要信。
你就信凯恩斯的这三张牌。
玩好了这三张牌,你在投资理财上就将是无敌英雄。
如果还不是,你再来找我。
你瞧,真理有那么悬乎吗?没有。
几个字就能概括,几百字就能讲清,小学生也能领会。
真理,它就是咱们老百姓的基本常识。
日期:2009-02-10 22:26
元朝为什么招人烦?
当代有很多人自视为英雄,也确实有一小批人的能量了不得。
可是说到底,商场上的英雄也不过就是水泥格子里的英雄。无非是吃不厌精、穿不厌精、玩不厌精。
这其实和“英雄”的原始词义本不相干,倒是与“花花公子”相类。
而真正的英雄,原是指弯弓射雕的壮士,是指横扫万里的雄主。
这样的英雄,何处能觅?
恐怕只有到大元朝的猎猎雄风里去找。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元朝,是个有特色的王朝,它是第一个由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统一王朝。
蒙元最早的创始人,是蒙古族的大英雄成吉思汗。
他麾下的蒙古大军是一支无敌的部队。
蒙古军横扫欧亚的功绩在这里就不提了,单是在华夏这一块,宋朝连同它的几门亲戚——西辽、西夏、金,都是被蒙古一个个给收拾掉的。
咱们后人对元朝的印象,似乎都不大好,也没听说过元朝有什么了不得的成就。
其实这都是偏见。
元朝接管了宋、金、西夏这几大摊子,经济上不能不可发达。西方人最初认识的繁华中国,就是元朝。
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是让西方睁开眼睛看中国的第一人。
当然也有人不信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说他在游记里有好些中国的风俗没有提到。不过,就算《马可波罗游记》里的情况是他听来的,那也是关于元朝的盛况。
他的游记里说,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工场14.4万家。
这规模让欧洲人惊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还说,被欧洲人视为珍品的胡椒,杭州人每天都要消耗4740公斤。欧洲人就更呆了:这不是天方夜谭吧?神仙也不可能这么奢侈啊!
他又说:杭州城内石桥有1.2万座,桥下可通大船。
这可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脸往哪儿搁?
马可波罗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啊?
这是700多年的老话题了——没有答案。
可是,就算他是撒了一点谎,也是合理的夸大,元朝确实是繁华。
元朝的统治者,从元世祖忽必烈起,就很重视经济。他们从农业这个根本抓起,在中央机构里专门设立了“大司农司”,各地也设立了“劝农司”,经常派农业专家下乡视察指导。
这个中央的大农业部,还“遍求古今所有农家之书”,编辑了一本农业技术书籍《农桑辑要》,发给各级农业官员使用。
元朝的中央还设置了“都水监”,地方设有“河渠司”——这就是古代的水利局了。
不过蒙古人在刚进入中原的时候,对农业可没这么重视,曾经一度想不搞农业!
草原英雄们还没改掉靠抢掠补充军需的习惯,一下子占了那么多农耕土地,竟然束手无策——再抢吧,这都算是自己的臣民了;不抢吧,吃的喝的从哪来?
有个叫别迭的高官就说:“得了这些汉人有什么用?不如斩尽杀绝,空出土地来让草木繁盛,做咱们的牧场。”
这主意荒谬绝伦,可是很多蒙古高官深以为然。
幸亏契丹贵族出身的宰相耶律楚材反对,他给元太宗窝阔台出主意说:“可以收税嘛,那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这一言,才解救了千千万万的汉人。
大元朝的弯子转得很快,从此把农业作为了立国的根本。
从不会到会,元朝高层也是极聪明的,以至于元朝成了中国古代最善于修建水利工程的一个王朝。
不过,河里总是淹死会水的,元朝最后也是因为修黄河把天下给丢了的——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日期:2009-02-11 06:53
那么,元朝有宋朝繁华吗?有!
——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否则,怎么可能震慑住马可波罗这位威尼斯商人?
我只简单讲几条。
在咱们的印象中,我国古代的农民除了种稻谷,就是种棉花吧?不对,一直到宋代,棉花的种植地区还仅限于西域、海南、闽广这些边缘地区,是元朝才把棉花向全国推广的。
咱们在大夏天一天恨不得吃两个才过瘾的西瓜,也是在元朝才广泛种植的。
元朝的棉花种得多,棉织品也就发达。有个黄道婆大家都应该知道,她从海南岛黎族人那里学了先进的棉织技术带回中原,还自己发明了脚踏纺车。
这也算是小小的技术革命吧,从此元朝的纺织业就搞得红红火火。民间都说,当时仅松江府产的棉布,就够天下人穿衣服用的(松郡棉布,衣被天下)。
元朝在泉州、宁波、广州三地都设立了“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对商船抽税。
那时候的泉州,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港,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有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拔图塔,曾经到过泉州,据他所见,泉州港内停有大船百余艘,小船无数。他说,泉州实可谓全世界唯一最大港口!
各位可能要问了:既然元朝的经济发达,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也不错,为什么史家对元朝的评价却不怎么高呢?
这是不是有什么偏见?
不,评价不高,跟元朝以武力“入主中原”或者国运较短无关,跟意识形态无关,主要就是因为——元朝的老百姓日子过得不好。
首先一点,是贫富悬殊,土地集中的情况非常严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