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案现场》
第42节

作者: 叉叉打叉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陆川毕竟忙活了大半夜,还是很关心案件进展。
  “刚刚听李凯打电话说,根据你提供的分析报告,骸骨的身份已经确定了。”
  “但是案件的侦办难度非常大,毕竟人都死了十六年了。”

  “而且,还有一点你说对了,尸骨确实被移动过。”
  今天凌晨,天州市刑侦支队连夜派人到案发现场做了土壤检测。
  确认案发现场只有粘土,所以骸骨上的沙土就证明了,骸骨曾经被埋在别处。
  后来才出现在高速公路路基下的。

  陆川点点头,这样的话,案子侦破的难度将更加困难。
  埋尸地都不是第一次被埋的地方,可见想要破案……
  难。
  并不是所有的命案都能侦破,尤其是这种隐藏了十六年的案子。
  每一个刑侦支队,历史上基本都有命案悬案。
  也大多数都没有侦破。
  或者,即便侦破了,也说不定十几二十年都过去了。
  比如陆川刚穿越过来,婚礼上抓捕的老帮菜。
  如果不是系统奖励的真实之眼,如果不是对方整容的时候没有把左耳后的血痣清理掉,任谁也无法抓到对方。

  即便抓到了,也过去了二十八年之久。
  “我昨天仅仅是对土壤做了简单的显微镜分析,他们进一步实验的话,应该能找到土壤的来源吧?”
  陆川觉得,根据沙土的特性,起码可以锁定第一次案发的大概范围。
  “难啊!”
  王长江还没有回答,旁边传来一声叹息。
  陆川转头一看,正视法医李凯。
  “老李,你怎么来了?”
  王长江看了看黑着眼圈的李凯,案子到了这个程度,应该是最忙的时候。
  “我怎么不能来,陆川警官已经帮我们做了精确的骸骨鉴定分析,咋们法医的工作完成了。”

  坐在王长江旁边,李凯抓起一根油条就啃了两口:“昨天下午到现在还没吃饭。”
  “李法医,您刚刚说难,是土壤不好分析吗?”
  李凯紧忙嚼了两口嘴里的油条,看向陆川摇头:“昨天晚上现场勘察完土壤结构,确认有移尸过程后,王队就安排现勘把东西送到技术鉴定中心了,那边有专门检测土壤成分的仪器。”
  “刚刚结果反馈回来了,骸骨上发现的沙土,应该是葫芦山附近的沙地。”
  王长江喝了口豆浆解释:“葫芦山是天州市北部的一座山,有个四A级景区。”

  “那地方范围太大,想要确认骸骨的第一埋骨地基本不可能。”
  陆川点点头,毕竟过去十六年了。
  即便真的找到了第一埋骨地,又能怎么样?
  凶手留下的线索早就消失了。
  不过好在陆川的骸骨鉴定分析报告,帮助天州市刑侦支队确认了死者身份。
  后续的工作开展,还能围绕着死者的人际关系去查找。

  不过,根据李凯所说,死者当年是一名工职人员。
  调查的结果是十六年前辞职,然后去了国外。
  谁知道,竟然是死了。
  而且,由于这个人是孤儿,他父母是领养人,早就已经去世。
  妻子也已经离婚,所以也没人报失踪。

  自然也无法比对DNA信息。
  而且,当年和死者熟悉的人,因为时间太过久远,很多事情都忘的差不多了。
  要不是对方当年突然辞职出国,有些另类,兴许很多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
  已经没有什么任务的李凯,下午陪着王长江和陆川游览了天州市。
  临近傍晚,安排专车把两人送回了海州市。

  这也算是惯例了,来你这支援,总得玩玩吧。
  天州市刑侦支队鸡飞狗跳,海州市刑侦支队倒是歌舞升平。
  刚刚办完骸骨案,大家都还沉浸在结案的喜悦当中。
  行动组都闲了下来,现勘办公室就更不用说了。
  九月三十日一大早。
  阳光明媚,秋分后的暖阳不在刺眼,撒在身上如少女的抚摸,让人陶醉。
  陆川已经擦完地板,现在手里挑弄着娇艳的红掌。
  施肥浇水,陆川在这方面做的很细心。
  在娇嫩的花,也要小心呵护,才会盛开的鲜艳。
  梨花带雨的摧残看着爽,但是只能进行一次。

  细水长流,才是王道。
  话说,今天晚上应该请沈妍吃饭。
  老白已经翘起二郎腿,哼着陆川没有听过的京剧选段。
  杨森又迟到了。
  刘国栋刚刚开完晨会,窝在椅子里端起搪瓷缸,悠闲的一天开启了。

  “小陆,前天你和老王去天州市帮忙,案子破的怎么样了?”
  陆川放下红掌,来到刘国栋的办公桌前:“骸骨鉴定分析报告倒是没问题,已经帮他们确认了骸骨的身份,也确定了死亡时间和死因。”
  “但是案子的进展好像比较缓慢。”
  “昨天听王哥说,死者当年在体制内是管工程监理的,辞职的背后好像有不少隐情。”
  “嘿嘿。”

  老白笑了两声:“大概率就是贪污受贿那套,这种案子,十几年前有,十几年后还有,只不过只要不出人命,那都是经侦的事。”
  听老白说到经侦,刘国栋表情一愣,猛的一拍大腿:“经侦昨天送过来的东西,怎么样了?”
  茫然的放下手里的搪瓷缸,老白一脸懵逼:“昨天下午去看京剧了,把那茬给忘了……”
  刘国栋:“……”
  刘国栋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神里多少有些幽怨。
  咱们摸鱼已经摸到这种程度了吗。
  陆川眨眨眼疑惑道:“……师父,啥事?”
  两分钟后,陆川面前摆放了一封信件。

  “经侦支队那边送过来的,请我们帮忙鉴定指纹,但是要求不能破坏信封。”
  “他们怎么没把东西送到技术鉴定中心去?”
  刑侦这边因为有自己的现勘,痕检设备,所以最近几年的技术鉴定,自己就能做。
  但是经侦那边不一样,他们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也没有设备。

  办案中发现的证据,按照流程都是需要送到技术鉴定中心去的。
  不应该送来刑侦。
  “已经送过了,但是市局的技术鉴定中心什么水平,纸张上提取指纹,本来就很难,更何况还是粗纤维的牛皮纸信封。”
  刘国栋已经戴上手套,拿起信封对着阳光观察:“他们那边做不了,经侦的人就求到了咱们。”
  陆川点点头,不过以他对刘国栋老白和杨森的实力了解,无损纸张提取指纹……
  “师父,无损纸张提取指纹……有难度吧。”
  刘国栋哼了一声,放下信封:“岂止是有难度,纸张提取指纹,本来就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提取指纹,最容易做的是在表面光滑,无吸水特性的干燥表面。

  比如手机屏幕、车门把手等载体上的指纹,提取难度最小。
  而且提取的完整度也会比较高,在后期的指纹比对中,耗费的时间少,比对成功的概率大。
  但是在一些表面粗糙,又吸水的载体上提取指纹,难度就非常大了。
  木材、毛皮等载体就是如此。
  纸张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因为纸张是由植物纤维组成,这种纤维肉眼看不到,但实际上纤维之间有很大的空隙,平整度极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