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升笑看人生!》
第19节

作者: 定个小目标
收藏本书TXT下载
  “爸,妈,我回来了!”刚到门口,李振华就朝着屋里喊。
  一个中年妇女从里屋匆匆走了出来,一眼瞥见风尘仆仆的儿子。
  “振华,你回来了?快进屋,妈给你煲莲子汤!”
  家里有一个水塘,塘里栽有莲藕,这个时候,莲子已经成熟。
  村里人虽然没有钱买肉,但是莲藕、八角等特产倒是不少,就地取材,做点莲子糖水也挺好的。
  父亲坐在一张四方木凳上,捧着一支长长的岸烟筒,正在吧嗒吧嗒地抽着水烟。

  “咋回来了,不上班吗?”父亲斜了李振华一眼,不咸不淡地问道。
  “爸,我今天下村调研!”李振华随便扯了个谎。
  其实就是回家散心。
  “调研?在这里长大,村里有几棵树、几座山你不知道啊?还用的着调研!”父亲挖苦道,“你老实说,你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被下放了?”

  李振华从县政府下调乡政府的事,早就传回了老家。
  “我,我是自己要求回来的!”李振华又撒了一个慌,明知道瞒不过,还是不愿承认。
  年轻人啊,报喜不报忧是根深蒂固!
  “呵呵!”父亲冷笑,儿子那点算盘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自己回来?好好的县府秘书不做,回来当个农民?这么多年,老子白花了那么多钱送你读书了!”

  父子连一见面就隔空交火,气氛尴尬。
  “喂,老头子你说啥呢?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啊?”
  母亲从厨房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汤。
  “儿子当乡长怎么就是农民了?乡长可是个官,吃皇粮的!可比你只会耕地抽烟强多了!什么东西!”

  父亲被母亲一顿呛声,不敢出声了,只好闷声抽烟。
  “不管他!儿子,来,喝妈做的莲子汤!好不好喝?”
  母亲热情地招呼着儿子,帮他把背包放好。
  “嗯,很好喝!甜!”李振华由衷地赞叹。
  久违的味道!

  由甜又鲜又香,真的很好喝。
  一羹糖水落肚,李振华进屋时被父亲挖苦产生的不快烟消云散。
  “妈,你也喝!”
  母亲非常关心儿子的情况,不停地问东问西,比如工作忙不忙,有什么困难,有没有钟意的女朋友之类,李振华只能应付着东一句西一句瞎扯。
  眨眼间就到了傍晚,需要准备晚饭了。
  “老婆子,你放米去煮饭,我到下面去看看还有没有猪肉卖!”父亲说了一句,就要出门。

  他虽然对李振华被下放当乡长十分不满,但是儿子回家,心里还是很高兴,于是想出门弄个荤菜。
  “三叔,你要去哪里啊?”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一个中年男子跨门而入。
  “村长?!”
  吴有才手中拎着一只猪脚,“振华在家吧?我听说乡长回来了,特过来讨杯酒喝。菜我带来了,三叔不用去买了!”

  母亲从厨房中走出,大声道;“哟,是村长啊,快进来坐!来就来,还带猪脚干什么。我们家里有菜!振华,村长来了!”
  李振华从房里走出,吴有才连忙上来握手:“乡长,不好意思,听说你回来了,我不请自来,讨杯酒喝,乡长不会怪我吧?”
  吴有才是本村人,担任村主任已经十年,李振华当然认得。
  不过参加工作后,双方没有见过面,没想到从乡政府回家的第一天,他就上门了。
  “村长客气了,我欢迎都来不及,怎么会怪。来来,坐!”

  李振华连忙招呼他坐下,又拿起茶壶去泡茶。
  就在这时,门外又走进一个人,手中拎着一瓶白兰地。
  “支书?你也来了?”母亲一愣。
  支书是邻村人,平时住在村委会,很少窜门的。
  陈树军:“三婶,我听说乡长回来了,特来讨杯酒喝!”
  “好好,进来!刚好村长也在,今晚你们好好喝一杯!”母亲连忙招呼他进屋。

  李振华也走了过来。“支书!”
  陈树军赶紧伸出手,热情道:“乡长,回来也得不到村委会坐一坐,让我们汇报汇报工作!我们只好厚着脸皮,上门来讨吃讨喝了!”
  李振华也连忙说道:“是我失误,我应该去看望你们的,没想到劳烦你们上门一趟。辛苦了!”
  寒暄几句,双方坐下。
  三人大小都是个领导,有共同话题,很自然就聊起了官场上的事。
  李父很识趣,自己插不上嘴,就默默地去鸡笼边,抓出仅剩的大公鸡。
  母鸡已经卖了,剩下的就是几只雏鸡和大公鸡,只能杀了大公鸡待客!

  哎,是哪个兔崽子的领导,收了钱还让我儿子回来当农民。卖猪买母鸡的钱当是喂狗了啊!
  不久,又有几个人来到,他们分别是村里的会计和村民小组长。
  目的很简单,一是拜码头。在普通村民的眼里,乡长已经是一个大官,他们可不会像李父一样,认为乡长是个农民。
  二当然就是趁机提出一些要求,希望李乡长能够多多为村里办事!
  其中的焦点,就是修路!
  村里到乡政府有十里远,都是泥泞小路,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沟壑,十分难走。
  他们希望李振华任上,乡里能够提供支持,修的好一点,让村民出行方便的同时,山货能够更好的地运输出去。
  要知道,村里各种土特产不少。
  如果能够外运,农民们增收不少。
  又是路!
  李振华不禁皱眉。
  看来,无论是乡里,村里,修路都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有路才能致富!交通不畅,是贫穷的罪魁祸首。
  “以前你们的货是怎么卖的?”李振华问道。
  “挑到集镇上卖!”一个村民小组长回答。“不过到乡里不好走,路又远,我们一般是挑到隔壁的玉兴县去卖!”
  “玉兴县?”
  玉兴县是紧邻栖霞县的一个县,是地级市所在地,经济比栖霞发达。

  “对呀,那边卖的价格高一点,而且路程不远,比到乡里还要近一些,所以村民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挑到玉兴那边卖,到乡里卖的很少。”村主任吴有才补充道。
  “对,从这里出村,不到两里,就到了我家所在的河湾村,过了河湾村,就到了玉兴地界!到集镇大概六七里路。”支书陈树军也说道。
  李振华若有所思,“陈支书、吴村长,明天有空不?我们去一次玉兴县!”
  吴有才和陈树军对视一眼,“没问题!”
  饭后,李振华、吴有才和陈树军各骑着一部28寸自行车,结伴往玉兴县而去。
  道路是泥路,只有不到三米宽,勉强开得一辆手扶拖拉机。
  路两边分别是农田和大山,山上林木葱郁,田里庄家遍野。
  路边,生长着很多高大的尤加利树,迎风摇曳,像是一排排站在路边的哨兵。
  对面山上,也有连片的这种树,散发出一阵特殊的香味。
  “吴村长,陈书记,我们村这种尤加利有多少?”李振华有意问道。
  “很多!”吴有才回答,“我们山塘村和陈书记的河湾村,大概有一半的山地都是这种树。据说是做家具的好材料。只是一是交通不便,无法大规模运输。二是国家的禁伐政策,不能擅自砍伐。所以,没有什么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