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脊梁》
第37节

作者: 春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廷言听了哭笑不得,只见杨臣启一脸焦急的快步走进来,见到张廷言正站在张做舟边上,脸上一喜,冲两人说道:“张旅长,张营长,老夫此次前来有要事请两位相助”。
  “杨会长请讲”张做舟说道。
  “我大女儿墨文今年年芳二十,就读东北大学,前几天日本人占领了沈阳,我本打算派人去接她,结果她和她同学一起撤回长春,这几天和她同学天天在外面瞎跑,嚷嚷着要参军”。
  “家里本来把她锁屋里的,没想到她顺着二楼窗户爬下去,翻墙出去,家里人急的找了一天,也没找到,听她同学说,他被我们东北军一个什么辎重营的营长带走了,老夫恳求两位长官,帮老夫找回女儿,事成之后必有重谢”杨臣启恳求道。
  张做舟听后只觉得这女孩率真、大胆,颇和自己胃口,便答应道:“放心吧杨会长,带走你女儿的,不管他是真的东北军还是冒充的东北军我都能给你找回来”。
  “杨会长,你女儿是不是叫杨墨文?”张廷言不等杨臣启开口就直接问道。
  “对,莫非张营长见过我家墨文”杨臣启疑惑道。
  “嗨,原来早上扯着我,要参军的就是你女儿,她现在就在隔壁西厢房”张廷言无奈说道,顿时感到狗血无比。
  “杨会长,赶紧过去看看你女儿吧”张做舟提醒道。
  杨臣启刚到西厢房门口就看见自己女儿穿着宽大的军装,坐在凳子上捶着小腿,杨臣启看的有点心酸,自己这女儿从小就没吃过啥苦,这段时间可吃了不少苦。
  杨墨文看见杨臣启站在门口惊讶道:“爹,你怎么来了”。
  “哼,我要是再不来,你是不是都想带兵收复沈阳去了”杨臣启冷哼道。

  “爹,我就是想来军队里看看到底累不累,要是不累的话,我回去告诉我同学,我们一起来参军”杨墨文搂着杨臣启的胳膊笑嘻嘻的说道。
  “你赶紧把这身衣服换了和我回去,少给张旅长、张营长他们在这捣乱”杨臣启呵斥道。
  “爹我答应了单眼皮,要坚持下去的”杨墨文摇着杨臣启的胳膊撒娇道。
  “你答应了谁?”杨臣启刚要问道。

  边上张廷言赶忙开口说道:“杨会长,你能领走最好,毕竟军队中女生在的话,也多有不便,还是回去的好,再说你家女儿要是想上战场,当个记者不也一样可以上吗?”。
  “单眼皮你这个叛徒”杨墨文咬牙切齿道。
  “不许对张营长无礼,张营长说的这个办法好,墨文你马上就要结婚成家了,要稳重一点,就给我待在家里,哪都不许去”杨启臣不容置疑的说道。
  “我才不嫁呢,我反对包办婚姻”杨墨文反驳道,她在家里谁都不怕,就怕她父亲。
  “由不得你,跟我回家”杨启臣怕杨墨文再说出什么得罪张廷言的话,与张廷言、张做舟道了个谢,赶紧拽着杨墨文就往外走。
  杨墨文其实不想走,她觉得和张廷言在一起聊天斗嘴的时候特别开心,张廷言的见多识广、风趣幽默让她觉得找到了知己。
  张廷言望着杨墨文走的方向怅然若失,张做舟笑着说道:“英雄难过美人关,想不到我们即将名动天下的廷言也有这一天”。
  张廷言回过神来笑着说道:“我是惆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倒洗脚水的勤务兵,又被领走了,晚上我又得自己倒了”。
  张做舟哈哈一笑,并没有拆穿。
  “廷言,记得明天开会的事,你好好准备准备一次说服他们”张做舟说完就离开了,只留下张廷言独自坐在屋内发呆。
  刚出25旅旅部,杨墨文挣脱了杨臣启赌气说:“爹,你让我食言了,我这么回去怎么和我同学们说”。
  杨臣启也不生气,一脸和蔼的问道:“刚才你见到的那位张营长就是爹和辅帅给你订的未婚夫,他是辅帅的七公子,你觉得他这人怎么样?”
  杨墨文听到未婚夫这三个字,脑袋顿时嗡的一下,没听清楚杨臣启后面说的话。
  “要是明晚张营长有空,我打算请他来我们家吃晚饭”杨臣启接着说道。

  “爹,你们的包办婚姻我是不会同意的”杨墨文坚持道,只是她自己都感觉到自己的话已经软了不少。
  杨臣启怎么能听不出自己女儿话里已经松动了,笑着让她上了车,一路回去。
  史文真采访结束回来之后,立即将采访的战役内容和成果整理出来发给报社,报社主编罗基隆已经在办公室等了一下午,听到长春有消息传来后,大喊道;“快拿给我看看”。
  译电员将电报递给罗基隆,罗基隆快速扫完电文,兴奋喊道;“好,东北军好样的,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东北军算是给我们中国人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刘编辑,今天排好的版全部都不要了,我们重排”罗基隆喊道。
  “罗主编,这里面可是有几位大金主,这样以后谁还找我们报社”刘编辑为难道。
  “你放心吧,等新闻出来他们会理解的,另外你再告诉印刷师傅们今晚再辛苦辛苦,我们印刷出十万份”罗基隆插着腰高兴说道。
  看到刘编辑一脸不解的样子,罗基隆也干脆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将手中的电文递了过去,刘编辑看后激动说道:“罗主编,今天晚上我不睡了,我和师傅们一起搭手去,保证明天早上十万份报纸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好消息”。
  罗基隆笑着点了点头,回去改他的稿子去,他要用自己的手中的笔写出那如同利剑般的文章,刺向那些日本文人和国内亲日派文人,这是他们爱国文人的抗日方式。
  在罗基隆的带领下,《益民报》后来一直是反抗日本侵略舆论主阵地,他本人也被日本情报部门盯上,七七事变以后天津沦陷,他本人被日本特务刺杀身亡,《益民报》报社也由天津转移到了东北,由史文真接过反日舆论的大旗。

  经过一夜的加班在全报社人的努力下,十万份报纸被赶制出来,整整齐齐的码在那里,罗基隆闻了闻报纸上的墨香味,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每当有重大新闻时,他总喜欢闻闻刚印制出来报纸的味道。
  早上《益民报》被送到各报摊和小报童们的手里,由于昨天刚报到了长春东北军抵抗日军的消息,许多人都等着看今天的战役结果,一拿到报纸他们就看到头版印着《击毙森连中将,全歼第四联队,东北军获大捷》的标题,都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往下读,读完之后有的人兴奋的手舞足蹈,有的人激动地大喊大叫,还有的人掩面痛哭。
  很快就有人拿出鞭炮放了起来,一户放户户跟着放,一时间整个天津城像过年一样响成一片,人们又自发的组织起来游行,一路高喊着口号,绕城一周后人群才散去。
  消息传到北京后,北京群众也放起鞭炮来,学生再次组织起来游行,他们中有许多从辽宁各地逃过来的学生都打算再回去,投身到激烈的抗日战争中去。

  相比于听到消息显得沉默的东北军高层,东北军中低层军官和士兵都在议论怎么打回去。
  许多人注意到文中有一句,在辎重营营长张廷言谋划指挥了这场大胜,一时间所有人都满脑子问号,张廷言是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