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花太主动,感觉有点累……》
第52节

作者: 核桃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果现在让他停手不干,估计得结结实实的把他闪一下。

  “姐夫,没事儿的,我们之前挣的就是两地信息不畅通的钱,革安这边早晚会知道沪市的国库券价格,就算那些人还卖给你,价格也得涨上来,再做国库券生意利润就会被压缩到很小,对我们来说已经无利可图了。”林致远说的是实情。
  牛百万自传中写到,他在徽省某市以原价购入国库券,到沪市后加价卖出,靠的就是两地的信息不对等。
  但是随着时间推进,这种异地信息间的差异肯定会消失,暴利时代终究会终结。
  “致远,这么说这个买卖干不下去了吗?”李钢很有些舍不得。这三个月天上就像掉钱一样,就连他这个劳模也快抵受不住这种冲击了。
  要不是自家老丈人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李钢都想辞职下海,专门倒腾国库券了。
  尤其是后期,他们的本钱增加之后,每个星期都有三四万元的入账。
  试问对一个月收入一百多元的工人来说,那得是拥有多么坚韧的心性,才能抵御住这种诱惑。
  林致远听出了姐夫话语中的沮丧,他笑了,“姐夫,这天底下可不只有国库券能挣钱,有的生意利润更大。”
  李钢立刻来了精神,“是什么?致远,我听你的,你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什么都不用干,两年之后,我让你成为百万富翁。”
  “啊?”李钢惊愕的已经合不拢嘴了。
  三个月时间,他那一千元本钱变成了两万这件事已经让他晚上睡不着觉了,现在小舅子又抛出一个百万富翁,这还得了?
  百万……
  李钢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花不完这么多钱。
  有钱,也变成一种烦恼了。

  在电话里,林致远和李钢对了一下账。
  最后这批国库券出手之后,他们手里所有的现金大约在二十一万左右。
  这种挣钱的速度即使是放在前世后期,也足以让人咋舌了。这也是为什么牛百万凭借十万元本钱起家,短短两年就变成了百万巨资。
  要知道他的利润率才是可怜的几个点,而林致远凭借低价收购国库券,利润最低的时候都在百分之三十。

  所以他才能在三个月时间就将手中的资金膨胀了三百多倍。
  就连跟着他倒腾国库券的姚叶手中的资金都变成了四万多了,后期加入的梁静那一千元本钱也变成了一万。
  一九八八年,暴利时代开启。
  周日,早九点。
  林致远照例等在虹桥火车站广场的出口处。
  九点半,换下铁路制服的姚叶,推着一辆小车出现了,小车上放了两个大皮箱,外加一个巨大的编织袋。
  这辆小车是林致远委托姐夫李钢制作的,轻钢车身,下面是四个小轱辘,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使用起来很方便。

  因为越到后来,国库券越多,每次姚叶从革安都要带两大皮箱,外加一个编织袋的国库券。
  这么多的国库券对一个成年男子都是沉重的负担,就更别说娇滴滴的姚叶了。
  有了这个小车,姚叶就可以很轻松的将国库券从月台推到车站外面。
  两人见面后没有说废话,直接拦了一辆出租车,将皮箱和编织袋放到后备箱中后,两人上了车。
  姚叶的神情看起来有些萎靡。

  林致远握住了她的手,“你怎么了?”
  姚叶将头靠在林致远的肩膀上,刻意的压低了声音,“我知道是我太贪心了,但是一想到以后再也不能挣这笔钱了,我心里就难受。”
  林致远笑眯眯的捏了捏姚叶小巧的鼻头,“挣钱的途径多了,没有了国库券,还有别的。”
  姚叶的眼睛亮了,“还有什么?”
  “股票!”林致远沉声答道。
  “股票又是什么?”很显然,姚叶听不懂林致远说的。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出租车停在静安区工商银行门口。
  林致远和姚叶将皮箱、编织袋放到小推车上,走进小广场。
  他们两个的身影一出现,立刻就围上来几个倒腾国库券的贩子。
  经过三个多月的交易,这些贩子对林致远和姚叶已经非常熟悉了。
  这对帅男美女每周都会来这里出售国库券,风雨不误,雷打不阻。

  最初,因为他们带的国库券少,只找王胖子一个人交易,到后来他们带的国库券越来越多,王胖子一个人已经吃不下了,就给了其他贩子机会。
  “老弟,你们又来了,这次带了多少货?”
  “二十多万吧!老规矩,谁先来?”
  王胖子第一个站了出来,“当然是我了,老弟,这次我带了八万块钱。”
  “好,就从你开始。”林致远打开其中一个大皮箱,露出了里面满满的国库券。

  两人按照今天的时价,一手收钱,一手交券,很快就完成了交易。
  紧接着第二个贩子上来,收了六万元的国库券。
  第三个,第四个……
  整整一个小时,两大皮箱外加一编织袋的国库券销售一空。
  林致远和姚叶马上向旁边的工商银行走去,姚叶习惯性的要去推银行的门,林致远突然拉了她一把,“走错了,是那个门。”
  他往左边那个网点的大门一指,姚叶有些发懵,她和林致远每次来都到银行里汇款,走的都是这个门,为什么林致远这次说她走错了?
  她顺着林致远的手指看去,紧挨着工商银行的那个大门边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工商银行沪市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的字样。
  林致远不等姚叶反应过来,一手推着小车,一手拉着她,走进了证券业务部的大门。
  姚叶不知道,此刻她走进的是神州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于1986年9月26日成立,标志着我们的国家从此有了股票交易。
  此时的静安证券业务部虽然不是正式的证券市场,也不能代表沪市的证券市场已经建立,但这里已经可以买卖几种沪市发行的企业股票,比如飞乐音响、豫园商城。
  林致远和姚叶进入营业部后,发现大厅里没有几个人,虽说沪市是神州最早成立证券公司的城市,沪市人也是最早试水股票的人群。但是现在是一九八八年,绝大多数的沪市人对股票这种新鲜玩意还没有认识。
  林致远来到柜台前,“同志,我跟你打听一个事,你们这里卖豫园商城的股票吗?”
  “同志,豫园商城的股票刚刚发行,现在是可以购买的,一百块钱一股,您要买几股?”营业员很有礼貌。
  今年,豫园商城发行了股票,由于是刚刚发行,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所以每天来打听和购买股票的人并不多。
  站在林致远身边的姚叶茫然睁大眼睛,她根本不知道股票为何物。

  林致远又问了一句,“想买多少都可以吗?有没有限购数额?”
  营业员被他逗笑了,“没有限购,想买多少都可以。”
  林致远长舒一口气,“那就好!”
  他弯腰从小车上吃力的拎起编织袋,将里面的百元大钞都倒了出来,“同志,帮我点点钱,我先买21万的。”

  “多,多少?”营业员惊得站了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