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细读聊斋中的女子》
第20节

作者: 胡狼拜月o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日薛生造访,值杨昼寝。视其室,琵琶、棋枰俱在,知非所善。又翻书得宫词,见字迹端好,益疑之。杨醒,薛问:“戏具何来?”答:“欲学之。”又问诗卷,托以假诸友人。薛反复检玩,见最后一叶细字一行云:“某月日连琐书。”笑曰:“此是女郎小字,何相欺之甚?”杨大窘,不能置词。薛诘之益苦,杨不以告。薛卷挟,杨益窘,遂告之。薛求一见,杨因述所嘱。薛仰慕殷切,杨不得已,诺之。夜分女至,为致意焉。女怒曰:“所言伊何?乃已喋喋向人!”杨以实情自白,女曰:“与君缘尽矣!”杨百词慰解,终不欢,起而别去,曰:“妾暂避之。”明日薛来,杨代致其不可。薛疑支托,暮与窗友二人来,淹留不去,故挠之,恒终夜哗,大为杨生白眼,而无如何。众见数夜杳然,寝有去志,喧嚣渐息。忽闻吟声,共听之,凄婉欲绝。薛方倾耳神注,内一武生王某,掇巨石投之,大呼曰:“作态不见客,那甚得好句。呜呜恻恻,使人闷损!”吟顿止,众甚怨之,杨恚愤见于词色。次日始共引去。杨独宿空斋,冀女复来而殊无影迹。逾二日女忽至,泣曰:“君致恶宾,几吓煞妾!”杨谢过不遑,女遽出,曰:“妾固谓缘分尽也,从此别矣。”挽之已渺。

  由是月余,更不复至。杨思之,形销骨立,莫可追挽。一夕方独酌,忽女子搴帏入。杨喜极,曰:“卿见宥耶?”女涕垂膺,默不一言。亟问之,欲言复忍,曰:“负气去,又急而求人,难免愧恧。”杨再三研诘,乃曰:“不知何处来一龌龊隶,逼充媵妾。顾念清白裔,岂屈身舆台之鬼?然一线弱质乌能抗拒?君如齿妾在琴瑟之数,必不听自为生活。”杨大怒,愤将致死,但虑人鬼殊途,不能为力。女曰:“来夜早眠,妾邀君梦中耳。”于是复共倾谈,坐以达曙。

  女临去嘱勿昼眠,留待夜约。杨诺之,因于午后薄饮,乘醺登榻,蒙衣偃卧。忽见女来,授以佩刀,引手去。至一院宇,方阖门语,闻有人掿石挝门。女惊曰:“仇人至矣!”杨启户骤出,见一人赤帽青衣,猬毛绕喙。怒咄之。隶横目相仇,言词凶谩。杨大怒,奔之。隶捉石以投,骤如急雨,中杨腕,不能握刃。方危急间,遥见一人,腰矢野射。审视之,王生也。大号乞救。王生张弓急至,射之,中股;再射之,殪。杨喜感谢,王问故,具告之。王自喜前罪可赎,遂与共入女室。女战惕羞缩,遥立不作一语。案上有小刀长仅尺余,而装以金玉,出诸匣,光芒鉴影。王叹赞不释手。与杨略话,见女惭惧可怜,乃出,分手去。杨亦自归,越墙而仆,于是惊寤,听村鸡已乱鸣矣。觉腕中痛甚;晓而视之,则皮肉赤肿。亭午王生来,便言夜梦之奇。杨曰:“未梦射否?”王怪其先知。杨出手示之,且告以故。王忆梦中颜色,恨不真见。自幸有功于女,复请先容。夜间,女来称谢。杨归功王生,遂达诚恳。女曰:“将伯之助,义不敢忘,然彼赳赳,妾实畏之。”既而曰:“彼爱妾佩刀,刀实妾父出使粤中,百金购之。妾爱而有之,缠以金丝,瓣以明珠。大人怜妾夭亡,用以殉葬。今愿割爱相赠,见刀如见妾也。”次日杨致此意,王大悦。至夜女果携刀来,曰:“嘱伊珍重,此非中华物也。”由是往来如初。

  积数月,忽于灯下笑而向杨,似有所语,面红而止者三。生抱问之,答曰:“久蒙眷爱,妾受生人气,日食烟火,白骨顿有生意。但须生人精血,可以复活。”杨笑曰:“卿自不肯,岂我故惜之?”女云:“交接后,君必有念余日大病,然药之可愈。”遂与为欢。既而着衣起,又曰:“尚须生血一点,能拚痛以相爱乎?”杨取利刃刺臂出血,女卧榻上,便滴脐中。乃起曰:“妾不来矣。君记取百日之期,视妾坟前有青鸟鸣于树头,即速发冢。”杨谨受教。出门又嘱曰:“慎记勿忘,迟速皆不可!”乃去。

  越十余日,杨果病,腹胀欲死。医师投药,下恶物如泥,浃辰而愈。计至百日,使家人荷锸以待。日既夕,果见青鸟双鸣。杨喜曰:“可矣!”乃斩荆发圹,见棺木已朽,而女貌如生。摩之微温。蒙衣舁归置暖处,气咻咻然,细于属丝。渐进汤酡,半夜而苏。每谓杨曰:“二十余年如一梦耳。”

日期:2010-01-14 22:57:26

  连琐篇
  因情而生,白骨生肉
  《牡丹亭》中杜丽娘因情而死,《连琐》中连琐却因情而生。说到连琐,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蒲松林塑造连琐的形象时,怀着深沉的忧伤,让爱和祝福来慰抚灵魂,让天堂的憧憬替代了炼狱的苦难。使连琐在伟大爱情的感召下,死而复生”。
  去掉连琐身上的那层鬼气,不过就是个邻家女孩的形象。首先是连锁的出场,蒲公又是用了一招“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白杨萧萧寂寞凄凉的日子里听见女子吟诗。
  大凡古代小说中的男主角都是有着怜香惜玉之心之人,如此戚戚婉婉之音怎不打动人心?
  连琐吟诗,只是因为自己心有所发,纾解胸臆。按照西方经典童话的模式,鬼魂应该在自己坟头上活动;而中国古代小说中游魂野鬼也应该是只能在自己去世的地方或者墓地附近活动,杨生将书斋搬到坟墓旁边,也许潜意识里有着鬼魂夜访,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心理作用吧。

  朱淑真作《断肠词》,只是希望逢着一个知心人,可以和自己谈词论文,闲敲棋子。而连琐反复吟诵“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也正如连琐自己所说,希望能续上。
  栖身荒野,如同孤鹜,漂泊无依之感,只盼望可以有人能与自己说说心里话。黄泉路太孤单,冥河太寒冷,希望有个伴可以作为慰藉。哪怕,只是阴阳相隔,但正如常人所说“一言救世界”,因此有个可以说说话的对象总是好的。
  然而,逢着这样一个人哪里有说得那么简单呢?正如张爱玲所说的,不早不晚,赶巧遇上了,道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
  《八月照相馆》中终于考上大学的女主角再一次在书店“偶遇”男主人翁时说,好巧啊。然后暗自舒了一口气。
  《挪威的森林》中绿子逢着渡边,可以一起迷茫一起快乐,一起说别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天龙八部》中,当阿朱在崖边对萧峰说出,从今以后你不再是一个人,会有一个人敬你、爱你、懂你,萧峰因此而会感念一生。

  而到了故事中的杨生和连琐,他们最大的障碍便是跨域阴阳。因此,连琐能够说出,好巧啊,原来你也在这里可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
  首先这个人要胆大,敢到墓地旁边小住。同时也是为后文解救连琐做好铺垫;另一方面,这个人还得通文墨,能赋诗得句。
  刚好杨生这两条最基本的条件都符合,其他的,对于连琐来说,也许不是那么重要了吧。轻薄之行,可以慢慢调教;闺房之戏,可以慢慢相处。
  重要的是,从今以后自己可以不那么孤单害怕。
  因此,当杨生第一次出现时,连琐是仓皇而逃,而当听到杨生的续诗便真身出现。
  然而,也许真的是在地下呆久了吧,连琐总是那么胆小,怕见生人。一点点风吹草动,便可以让她吓破胆。
  曾有人说不喜欢那种见到老鼠蟑螂什么就惊声尖叫的女生,好像是为了唤起别人的怜惜之心而故作此态。
  看过连琐之后我才开始改变这种看法,也许有的女生真的是那种非常胆小容易害怕的类型,就像有的心理患者有着蜂巢恐惧症或者密集体恐惧症一样。这种害怕应该是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养成的吧,就像有人被蜜蜂蛰了,便可以患上蜂巢恐惧症一样。

  而连琐的这种胆小,如果我们这样来看便可以理解了。幼年跟随父亲来到异乡,十七岁却客死他乡,孤身一人埋葬在一捧黄土之下。
  因此她对王生的害怕我们也可以解释得通了。
  而后文龌龊衙役强纳连琐为妾的情节可以说是唐传奇《无双传》的一个模仿。只是这杨生不同于王仙客的毅力和耐心,有的是勇气;连琐也不简单是个任人摆布的刘无双角色,而是为了自己的命运四处求援,哪怕是向闹僵了关系的杨生开口;王生也不用如同古衙役一样砍掉自己的头颅来保守秘密成全这对鸳鸯。
  纵观《连琐》全篇,对于连琐而言,说的最多的话便是“犹如做梦”。见到杨生案上的《连昌宫词》说是自己生前最爱之读物,复活成功,也是常常说二十年来如同一场梦。
  第一次见到自己生前最爱之书,连琐应该是欣喜不已吧,因此才说犹如做梦。而复活之后,二十年来如同一场梦,也许是说自己二十年来的墓地生活混混沌沌终于有了个结束吧。
  得君一口汤汁,睁眼而见,第一眼便是杨生的面庞,看着这熟悉陌生的画面,冥冥中唤醒着封印的思念。
  杨生此刻怕是和如同“人面桃花”中的崔护一样吧,呼着,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也许,连琐笑了,经历那么多的波折,终于守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套用童话中最喜欢的结尾,从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