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花太主动,感觉有点累……》
第40节

作者: 核桃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当然了!”姚叶一抹眼泪,挣脱出林致远的怀抱,挺起了胸,“我是我们火车站的站花,要不然你以为我凭什么能跑沪市这条线,还不是因为我漂亮,形象好,那些有背景的都想把我挤掉,可是领导坚决不同意,他说跑燕京跑沪市线的乘务员必须要形象好。”
  “是吗?那让我好好看看。”林致远盯着姚叶的脸。
  姚叶是那种典型的小圆脸,但有一个尖尖的下巴,双眼是那种书上说的非常典型的桃花眼,水汪汪的,似乎会说话,小小的鼻子,红润的嘴唇,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美女。
  看着看着,林致远便心猿意马起来,“昨天是谁说到沪市后就全部给我的……”
  “忘了,不知道是谁说的,呜呜……”

  七月的沪市夜晚,有些旖旎……
  ******
  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林致远再次回到革安,临下车时他叮嘱了姚叶一番,“你来去沪市比我自由,可以自己到小广场交易国库券,不用每次都等我,但是切记安全,毕竟身上带了那么多钱……”
  姚叶重重的点点头,再次和林致远分离,让这个小女人非常不舍。
  她紧紧抱住林致远,踮起脚尖儿,疯了一样去亲林致远的脸颊……

  林致远回到车间没两天,便被石茂才喊到车间办公室开会。
  林致远一进办公室,就察觉出来气氛的不对劲,石茂才,李涛,张德胜,钱有福,刘彦章都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很严肃。
  “好了,人到齐了,咱们开会。”石茂才敲了敲桌子,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大家都知道,咱们车间这台轧机马上就要到三十五岁生日了,咱们厂子很多人都没有这台轧机的岁数大,师傅,我,涛子都是在这台轧机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说完这句话,石茂才的声音突然哽咽了,钱有福更是老泪纵横。
  林致远一下子想到,前世,均热车间这台三十五岁高龄的功勋轧机光荣退伍,革钢斥巨资从霓虹国高价购进了一台新轧机,不过那都是他离开热轧厂以后发生的事了。

  今天看这茬架,应该是厂子准备提前安排人员学习新轧机的控制技术。
  林致远心里陡然升起一股热忱,新轧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自己如果能掌握好相关技术,势必会在热轧厂的技术人员中脱颖而出,这个机会甚至比他上次维修轧机还要重要,无论如何都要争取上。
  林致远心中翻江倒海,但是脸上却平静异常。
  坐在他对面的刘彦章一直在用眼睛偷偷瞄他。刘彦章心里也清楚,这次机会有多宝贵。
  如果是以前,这个机会铁定会落在他头上,但是林致远来了可就不好说了,毕竟林致远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无论是厂子还是车间,都更重视林致远,尤其是上次维修轧机,林致远立下了大功。

  一想到这儿,刘彦章就觉得自己的心好像在被火炙烤一般难受。
  由于石茂才的情绪比较激动,所以会议由副主任李涛主持。
  “学习新轧机技术刻不容缓,公司领导、厂领导经过多方联系,将这次的学习地点定在了沪钢,他们在三年前就引进了相同类型的轧机,目前操作的已经相当熟练了,但是车间里的工作也不能扔下,所以不可能所有人都去沪市学习,经过厂领导和车间开会研究决定,这次去沪市学习一共是五个人,厂总工程师焦乐山带队,设备科科长方大同,还有我,都在这次学习名单中,咱们车间还得选出一名技术员,一名维修员一同去沪市,由于咱们车间有三名技术员,两名维修员,选谁不选谁,让我们有些为难,最后我和石主任,张书记商量了一下,决定咱们也采取公开选拔的形式,想去的人报名,然后当众演讲,至于演讲的内容嘛,主要是围绕对新轧机的认识展开的谈一谈……”

  李涛的话也不多,只讲了十分钟。这位革安钢铁学校毕业,今年三十八岁的副主任,平时寡言少语,但是在技术上绝对是均热车间的高手,是石茂才的左膀右臂。
  厂领导把李涛选进学习小组绝对是明智的,虽说他只是中专毕业,但是在他念书的那个时代,中专生的水平不亚于现在的大专生。
  林致远摊开本子很认真的记录着李涛的讲话,这个表现也让石茂才、张德胜等人看到了。

  李涛讲完话后,石茂才的情绪恢复的差不多了,他最后又补充了两句,“你们都是均热车间的人,都是我老石的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选谁不选谁,这可真把我难住了,还是涛子出的主意好,公开选拔,谁选上了也别高兴,谁落选也别丧气,等新轧机安装完毕,学习的机会多的是,好了,废话我就不多说了,给你们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一星期后,公开选拔。”
  会议结束后,林致远一声没吭的出了车间,直奔办公楼,找到了总工程师焦乐山。
  焦乐山今年四十三岁,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在整个革钢都是轧钢领域的专家,妥妥的技术型干部。
  “焦总你好,我是均热车间的林致远。”林致远一进焦乐山的办公室,立刻发挥了嘴甜的优势。
  “大林,你可是很少来我的办公室啊!”焦乐山乐呵呵的道,“说吧,找我什么事?”
  上次林致远维修轧机,焦乐山也在场,所以他对这个肯吃苦的年轻人印象很好。
  林致远挠了一下头,故意做出比较局促的举动,“焦总,我来是想问问,你手里有没有沪钢那套新轧机的资料,我想看一看。”
  焦乐山大笑,“本来你们石主任是想把这套资料带回车间发给你们的,被我阻止了,我就是想看看谁能来主动找我要资料,这才是学习应该有的态度。”
  焦乐山一指桌上那一摞材料,“这不,都在这里呢,我印了五份,你是第一个来找我要资料的人,大林,好好学。”
  林致远鞠了一个躬,拿了一份材料出去了。他并没有着急回车间,而是又去了厂办,找到了主任王峰,“王主任,我想看看过去几年的《革钢日报》,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喏,这是阅览室的钥匙,你自己进去找吧!”王峰丢过来一把钥匙。
  林致远进了阅览室,找出了从一九八五年之后的革钢日报,他要查阅与沪钢有关的新闻。
  《革钢日报》作为一家专业性的报纸,经常会刊登一些兄弟企业的新闻动态,例如技术革新,生产数据什么的,其中就有沪钢的新闻。
  林致远拿了一个大本子,将他认为有用的新闻数据都一一抄在本子上,这都是他材料里将会用到的。
  这年头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想查资料只能用这种最笨的办法。
  一连三天,林致远除了上班,基本都泡在阅览室中。

  而他的这一系列举动都被徐大友、焦乐山看在眼里。
  两人专门还为此事研究过。
  “老焦,均热车间的技术员,你认为谁更有希望?”
  焦乐山并没有正面回答徐大友这个问题,“均热车间一共三个技术员,老封年纪大了,拖家带口,这次选拔他根本就没报名,就只剩下林致远和刘彦章两个人,两人各有优势,林致远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更扎实,也能吃苦,刘彦章胜在工作年头长,实际经验更丰富,最后结果还是要看他们两个的演讲效果如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