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历史:战国七雄那点事儿》
第49节

作者: 秦时明月2008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雍似乎听得胆寒,很知趣说:“我父亲在位时,李兑当宰相掌握大权,独断独行蒙蔽我老爹;我那时正在深宫读书,不能参与国事决策。等到老爹去世时,我年纪还小,执政的日子又短,但心里一直觉得南北合纵跟秦国对抗,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我如今正要改变立场,准备行装到大国道歉去,恰好大驾光临给我们确切指示。真是再好不过。”

  赵雍率领战车三百辆,到渑池跟秦王嬴驷见面,应允割让河间。
  直到这个时候,赵国实际上何尝有挺胸昂首过过大国的威风日子嘛。
  但是,北国之春已来临。
  002 赵武灵王赵雍这个人
  这一年(公元前310年),在某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赵国当局最高领导人——三十来岁的赵雍同志做了场春梦。在梦中,他分明看到一位神仙妹妹,臭美臭美的,一见倾心而且痴迷;在梦中,赵雍唱道:
  一见你就笑哦!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跟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
  做梦并不奇怪,做春梦也很寻常,这都是连引车卖浆的小民都会的事情哦。
  可是,赵雍这个春梦却令人啧啧称奇,尤其是让他自己久久无法释怀,倒不是发生了伟大的“梦遗”事件,而是因为梦境实在太清晰太逼真,以至于梦中情人在梦醒时分犹在眼前晃荡。

  第二天,赵老大在酒会上跟大臣们讲述起梦境来:一个妙龄少女抚琴而歌——碧水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她在水的中央……那娇滴滴的歌声有如天籁之音,那流盼的眼神脉脉含情,唇红齿白,娇艳欲滴,仪态端庄,风情万种哈!
  大臣们都听得入神,纷纷流下哈蝲子。
  出于好奇,也出于对梦境中体会到的怡人情感的怀念与思恋,赵雍让画师把他的梦中情人画出来,直到自己满意确认为止。
  “对对对,就是酱紫。”赵太阳意念中的那个美女,跃然于丝织品上。
  于是乎,对号入座的美女纷纷出镜。

  “My god!”赵老大完全惊呆,“额滴神呐!”
  梦中情人竟然深情款款从梦中走出来,那是大臣吴广同志的女儿呀,小名叫孟姚。这位吴孟姚小姐,能歌善舞,迷人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活脱脱一个“万人迷”嘛。她还是古代大名人虞舜的第N代嫡系孙女儿,血统那个什么很高贵哟!
  得!太史官又献上一个难得的好消息,说:“臣最近翻看史册得知,从前先祖赵简子也曾经做过一个奇梦。在梦中,天帝告诉先祖,他的七世子孙要娶虞舜的后代为夫人。此梦由董安于记录在册。”
  先祖赵简子的梦,不正应在吴孟姚小姐身上了么?众人越传越神、越奇!
  就这样,赵雍欢天喜地将吴小姐纳入后宫中,日夜大加恩宠,昵称她为吴娃;从此,赵雍沾染上小资习气,只顾陪着新宠吴娃,空闲时就玩玩马、打打猎、旅旅游,看起来他是什么都不顾了。

  后宫中原来的韩国夫人,乃是韩王室中女子。在赵雍登基后第五个年头上迎娶,生有太子章;徐娘半老,虽然风韵犹存,可是怎么说还是赶不上新欢之吴娃呵!看看那气质那神韵,那个妙呵,啧啧啧,简直“判若云泥天壤之别”。
  从此赵老大挖空心思闹离婚,下定决心要把二奶同志转正。就这样,赵雍这个花心大萝卜把韩国夫人活活给气死。然后顺理成章把吴娃封为惠后,生下小朋友赵何。
  在新的伟大爱情指引和鼓舞下,赵老大焕发出青春和革命激情,决心给小朋友赵何挣下一份更加雄厚像样的家当,以免像自己不久前那样受张仪之类“帝国主义的走狗”欺侮。

日期:2010-02-10 08:19:17

  002 “胡服骑射”运动的兴起
  摆在赵雍面前,当时的大体国情是:在东面立着一个强大的齐国,在西面则是咄咄逼人的秦国;南边的韩与魏已经比较虚弱,但北疆的情况却相当复杂,有东胡、匈奴、林胡和楼烦等游牧部族,时不时的神出鬼没南下袭扰。
  国际环境比较恶劣,根本不容盲目乐观。
  在灯红酒绿、莺歌燕舞的背后,潜伏着重大的危机。
  张仪的恫吓之声,时不时回响在耳畔,犹如一群嘤嘤嗡嗡的苍蝇在飞舞——挥之不去,既恶心又讨厌,直教人做恶梦。酒酣耳热醉生梦死之际,或在翻云覆雨颠鸾倒凤享受春宵的极乐时刻,突然浮现张仪那张恶魔嘴脸,赵雍几乎都要发生阳痿,龙体当场瘫痪。

  这种感觉,非常折磨人,超级不爽。
  所以,他渴望改变这种烦恼局面。
  在赵雍看起来,如果要与西方的秦和东方的齐以及中原各国抗衡周旋,必须先摆脱北疆各游牧部落那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劫掠式侵扰,还要解决北方中山问题,以确保……
  渐渐的,他开始意识到胡人的特长,那就是精通骑马射箭。如果我们赵国也拥有一支类似胡人那样的快速机动反应部队,这就非但有办法解除胡人之扰乱,还可用来对付中原各国的军队。
  一个大胆的设想,慢慢的清晰起来,最终在赵雍脑中扎根。
  他打算学习胡人的长处,搞“胡服骑射”,以达振兴赵国的伟大奋斗目标。

  想起来,这也是小case罢;脱掉长衫换成短褂,其实没什么大不了;至于说,类似用火枪代替大刀长矛,用火车代替马车、牛车,那不是大家求之不得皆大欢喜的好事吗?
  人类固然很聪明的,但在很多事情上却表现得出乎意料的糟糕:顽劣,愚蠢,荒唐,不可救药,不可思议……幼稚到可笑的地步!
  所有进步,我们首先一如既往都反对;所有改变,我们无条件都拒绝。引用后世著名的慈禧太后的话来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号称思想最先进的“四人帮”,据说都还主张: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就算比较务实的平头百姓,也有编着歌谣唱: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历朝历代,人们都是这个嘴脸;不管过去了多少世代,人类的德性基本不变。
  “只有魔鬼才说地球是圆的,”聪明人都这么认为。

  “只有疯子才说,地球围着太阳转——明明是太阳围着地球转嘛。”鉴于人类的认知水平,很多简单事情,变得有多难似的。
  因此,一国之君的赵雍,也有不少烦恼。
  他拿自己的想法,在小范围内跟亲信近臣以及宗亲贵族们磋商,结果反对的声音居多,赞同的声音寥寥……怎么就那么难呀。
  在赵雍看来,搞“胡服骑射”是划时代的改革,好处多多。
  在叔父赵成看来,改变原有的风俗习惯,效法胡人,那与灭亡同样可怕。
  赵雍刚刚召开过中央扩大会议,正是休息日在王宫书房闲居。

  这一天,老革命肥义侍坐,捡拾个话茬说:“王虑世事之变,权甲兵之用,念简(赵简子)、襄(赵襄子)之迹,计胡、狄之利乎?”——话头又牵扯到会议内容。
  赵太阳(领袖)说:“后辈不忘先德,君之道也;错质务明主之长,臣之论也。是以贤君静而有道民便事之教,动有明古先世之功。为人臣者,穷有弟长辞让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君臣之分也。”(说清楚讲明白,君主与臣下各有分工不同的。)
  但凡改革开放,往往理论先行。
  赵雍同志坐在宽敞的王宫书房中,开始发表重要感言。
  他说:“如今我想继襄主(赵无恤)之业以启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打击弱者,则用力少而功绩多,可以无尽百姓之劳而享往古之勋。然而……但是,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

  领袖的深谋远虑,只怕世人不能理解。
  干一番事业,无论是谁,看来都不容易哦;考虑周到些还是很有必要呗,免得随随便便出台而稀里糊涂收摊,落得个满地鸡毛一片狼籍。
  赵雍似乎比较老到,至少有心理准备。他说:“我现在决心搞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人必然会非议寡人的。”(中央全会上,反对声音可不小。)
  肥义附和道:“臣听说,‘疑事无功,疑行无名’。既经看准,则不必顾虑天下之物议汹汹矣。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舜舞有苗,而禹袒入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欲以论德而要功也。愚者闇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老肥的意见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