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第10节

作者: 苏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备与诸葛亮的表面亲厚内心算计;武则天为称帝步步为营;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用婚姻一赌江山;汉刘邦、唐太宗、宋太祖、朱元璋、鳌拜、索尼、苏克萨哈……权与谋,常常能逗引起都市人的生理反应。
  于是,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征服世界,靠的是计谋!
  满世界都充斥着“伎俩”的味道。书里,电视里,报纸上,网络中,时时处处教大家如何使用“爱情三十六计”、“婚姻三十六计”、“办公室三十六计”……承诺说,只要运用得当,可打败全世界,统治全宇宙!嗯嗯,很有点“如来神掌”的意思!
  也于是,这个世界里的人看别人时越来越有“侦探味”:他究竟有没有背后给我穿小鞋?!

  是啊,当人际交往变成了一场完美的逻辑推理,生活还有什么趣味可言
  难怪有人会说:世界越来越冰,生活越来越冷,笑,都浮在脸表,皮肉之内全是一颗祸心!
  可悲的世界,可悲的人,是他们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不用伎俩去战胜人。
  要用气量去征服人。

  用伎俩战胜别人,你多的是一个敌人;用气量征服别人,你则多了一个同盟!
  自古至今,权者之所以倾天下,靠的不仅仅是高速运转的一张脑袋瓜,有时候也归功于看起来朴素摸起来结实的一颗诚心。
  刘备摔孩子,你说是假慈悲,但至少,感动了赵子龙。换了你,恐怕做不到……

中国式报恩

  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恩重于山……在中国,关于“恩情”的礼仪,永远围绕在一个“报答”上面!
  曾经有位读者来信:“调动工作时一位朋友帮了我不小的忙,于是,他就成了我们全家的恩人。逢年过节,必在第一时间拿上重礼去拜望。年复一年,这份‘恩情’压得我喘不过气了!在周围人眼里,他是我的‘大恩人’,他家里有事我们一家要立马去承担,慢一点就说我们忘恩负义;逢年过节,去得稍晚一些便被人指骂为薄情寡义;他有事要我帮忙,不管做到做不到,都不敢拒绝,怕被人指为负义的势利小人!一时的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

  唉!义囚人,情磨人,一个“恩”字压死人!
  大恩不言“谢”……只言“报”即可!
  这是中国人的逻辑!
  知恩图报,涵盖了所有人与人交往的真谛。得人恩义千年记,别人的“施恩”是在为你日后的“报恩”预定位子,所谓“施恩不图报”的大话是君子们常挂在嘴边的大道理,当然,俗世中,鲜有人实践——除非是用不到,绝对不肯不去用!
  古代,讲究的是滴水恩,涌泉报,报恩不惜身家性命!

  现代,讲究的是恩人就是你的终身“老板”,他一声令下,你得一马当先!
  情债难偿,人情债更难偿。
  但凡一个人说 “两肋插刀在所不惜!”,你该想想:日后我得如何肝脑涂地?!

干杯,朋友

  人,奇怪得很。
  生意场上是尔虞我诈,职业场上是你争我斗,交际圈里笑里藏刀,泛泛之交也处处有伤人冷箭……但是,这一切,一上了酒桌,全然不同了!
  “为兄弟两肋插刀,有什么好说的!我就是把老婆孩子卖了也不能做对不起兄弟的事!”
  好仗义的话。但你不知道,刚刚,说这话的人才坑了“兄弟”几十万!
  “妯娌也是姊妹,跟一个娘胎里爬出来的没有两样!”
  好动情的话。但你也不知道,刚刚,这对妯娌还为公婆的赡养费闹到不可开交!

  “我这辈子朋友不多,但你绝对是一个!过命的交情!”
  好撼人的话。但你更不知道,刚刚,这位仁兄在老板的跟前,狠射了“朋友”一冷箭!
  酒,实在是好东西。
  二两白干下肚,人人都是一肠子的侠肝义胆!
  黑的也成了白的,白的变成了更白的。

  着着实实是酒的魔力。
  当然。
  酒桌上的话,只能在酒桌上讲。
  酒桌上的话,只能在酒桌上听。
  把酒桌上的话拿到酒桌下来讲,别人说你好煽情不靠谱。

  把酒桌上的话拿到酒桌下来信,别人说你冤大头少根筋。
  啤酒杯高脚杯茶盅瓷坛大海碗,一桌一桌干过去,晕头转向间,发现——
  “干杯,朋友!”
  真是句好话!
  不干杯时是敌人,干杯时全变了朋友。

  为了世界的和平共荣,干杯吧,朋友!
  日子混久了,最容易听到的一句话是:忙!忙死了!
  吃个饭,右手拿筷子,左手拿手机,满嘴饭粒子对着听筒理直气壮:我哪有时间,忙死了!
  乘地铁,手拿着报纸跟同乘的同事瞎侃,眉头皱得一本正经:我下班后比上班时还忙!
  过马路,愤愤地指着红灯抱怨,底气鼓得彻天响:这红灯时间也太长了,多浪费时间,它知不知道我有多忙!
  忙忙忙!

  忙!忙!忙!
  这个世界里,你还见过不忙的人吗
  人人都是当家的“凤奶奶”,忙到脚不着地直打后脑勺!
  当然,你若问问:忙了些什么?
  多半得不到清楚的答案。
  都是这样的,说忙的人,多半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只不过,忙,是一种社会步调,大轮子转得你晕头绕向,说穿了,你不是忙,而是没搞懂要怎么活!

  这个世上,很多人都像总理一样忙,但只有总理能享受总理的待遇。说到底,你是无事忙,或是琐事忙,甚至是闲事忙,你的事,其实不重要。换言之,你其实不重要。
  从来没有四处散发名片的习惯,因为,我始终认为:满世界去散发自己的“身份证”,只会令一个人越来越身不由己地跟着别人的轮子转!
  照着名片打电话找上门来的人,多半不是重要的人,那只是虚交的应酬。找你,他也只是在考虑:联络联络看,日后有没有可用的价值!
  不去,是得罪。去了,便是常人口中疲于应付的“忙”了!
  莫名其妙地忙,没忙出一点名堂,难怪日子越过越空白。

  别把自己想得那么不可或缺。忙,不见得你有多重要!

那些人心里的流言飞语

  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名叫《流言飞语》。剧中女主人公总是怀疑自己身世可疑,她认定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说起理由,她举例:“我跟你个性如此不同,我开车飞快,而你总是开得很慢!”
  父亲看着她,一脸慈爱:“宝贝啊,我开得慢,那是因为你在车上!”
  一句话,引剧中剧外人动容不已。
  父女间的心结容易打开,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便常常是心结上再加心结的重重误解。别人的退让在他看来是无知,别人的牺牲在他看来是懦弱。人类习惯了用歹心来对待他人的好心。
  闲暇散步,常常听到同样闲暇的人在闲聊:

  “同事小王今天一大早帮我整理了办公桌,明显是做给老板看的,眼看合同到期准备续约了,他这是想着要表现哪!”
  “邻居大周帮我把电动车搬进了楼梯口,别人夸他热心肠,还不是怕我的车子挡了他家大门口!”
  “学妹小倩找我一起去参加聚会,貌似是珍惜与我的友谊,实际上八成是为了以我衬托她的年轻美貌!”
  ……
  这些随口说说的话,写到纸上,往往连当事人也吓一大跳:“怎么……怎么我这么坏心眼?!”
  不舒服是吧所以,人心一口无底洞,有时连自己也弄不明白自己。

  虽然,把别人想得坏一点,是一种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是为了不让自己一头栽进人心的陷阱,但是,常常把人想得太坏,你只会有个坏人缘:小王为了避嫌,不再帮你收拾办公桌;大周为了洗脱,不再帮你搬移电动车;小倩不愿受屈,不再找你参加任何聚会活动!
  朋友一个一个跟你保持起距离,从此后,你的身边挤满了敌人。
  但是想想看,换一个想法又怎样
  “同事小王今天一大早帮我整理了办公桌,刚到新公司便遇上这样热心的好同事,走运!”
  “邻居大周帮我把电动车搬进了楼梯口,陋室能有好邻居,足矣!”
  “学妹小倩找我一起去参加聚会,出了校门近十年,还能有这样的友谊,难得!”

  是不是心里敞快了许多
  从负面去想人,热心肠也凉下来。
  从正面去想人,冷心肠也热起来。
  不要抱怨别人从来不对你微笑。
  想想看,你有多久没有对他人善意地扬起嘴角了


与女人交善的秘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