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汉唐风》
第7节

作者: 君子二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今日罗幼度所言,有何想法?”
  赵匡胤若有所指的说着。
  赵匡义先是缄默了片刻,叹道:“此人对于天下局势如数家珍,许多问题分析透彻,显是看破了陛下心中大志,提前下了功夫,并非池中之物。兄长的用心,弟已明白。放心吧,弟不会主动去找他麻烦的,为了一点小事,给自己树立一位能力不凡的对手,太不值得了。”
  “如此最好了!”赵匡胤肃然颔首。
  又走了一会儿,赵匡义问道:“对于罗幼度的分析,兄长怎么看?是否觉得在理?”
  赵匡胤沉吟片刻道:“不好说,这小子不是简单的人物,应该私自藏了一些,没有将紧要的部分拿出来跟我们分享。但即便如此,他所述的情况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还有段时日,陛下才决定明年动兵,还有时间深入琢磨。”
  郭荣志向远大,自从登基之后便有了荡平四方一统天下之志。他大肆裁撤无用士卒,训练精锐,积极备战。
  这向谁挥动第一刀是大周平定天下的头等大事。
  郭荣尚未将此事摆在明面上来说,只是私底下与他们少数几人探讨过一二。
  初步目标定在后蜀、南唐、北汉,其中绝大多数将领都以为先打北汉为好。
  一方面辽国政局动荡不安,无力大规模支援北汉,一方面攻取了北汉,可以与党项展开贸易,从而获取战马,组建骑军。当然至关重要的一点还是复仇。

  一年前,他们艰难的打赢了高平之战,兵围太原城,眼看北汉覆灭在即。
  辽国突然出兵,他们因为粮草不济,又与辽兵交战失利,折损大将史彦超,将打下的领地吐了回去,灰溜溜的撤回了开封。
  这趁着辽国内部动荡之际,向北汉复仇的建议得到了大部分将官的支持。
  赵匡胤自身也倾向于此。
  但经罗幼度这一分析,赵匡胤忽然觉得北汉不见得能够轻易攻取。
  脑中浮现罗幼度的话语:“北汉地广人稀,国弱民强。先打北汉唯有灭之,方能得利。一但失利,前功尽弃,将毫无所获。南唐却不一样,江淮富庶,人口众多,哪怕征伐后继无力,只打下一城一地都不算亏。”
  从利益出发,这第一刀砍向南唐确实更加实惠。
  罗幼度目送走赵家兄弟离开,转身向屋内走去。
  这喝了两斤多热乎乎的黄酒,身上一身酒气。
  让老胡烧了热水,整个人钻进了热水桶里,舒服的吐了口气。
  作为南方人,他前世并没有泡澡的习惯。
  每天洗澡,随便应付了事,经常给人说是去跟水亲了个嘴。
  古代没有淋浴,罗幼度入乡随俗,发现将身子泡在大澡盆里的的感觉,还真不赖。

  靠在盆沿脑中回想与赵家兄弟交谈的点点滴滴。
  “以赵二的城府,只要自己不撞在他枪口上,应该不会轻易找自己麻烦了!”
  此次酒局他透露了一些东西,也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情报,算得上是互惠互利。
  关键是打消了赵匡义的不良心思,免得背后给他捅上一刀。
  “想不到柴荣还没有定下战略目标,这么说来王朴还没有上表平边策?”
  “这倒是一个机会!”
  郭荣这一辈子都供奉郭家庙宇,就没有想过改回柴姓。是赵家兄弟后来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强迫郭氏改姓,故而后世多叫柴荣,但这个时代叫郭荣无疑。
  罗幼度后世习惯了叫柴荣,此时独自思量的时候,本能的以柴荣代替郭荣。
  第二日,罗幼度早早的起床,整理衣着,相比前几天去开封府报到,今日他显得隆重了一些。
  昨日他正式得到了吏部的任命书,从今天起,不在是小吏而是八品官了。

  官与吏尽管常年连在一起,意义完全不同。
  官是正式进入机构编制的成员,而吏则属于编外人氏,并不记录吏部档案,随时都可以撤裁,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以道理计。
  骑着小毛驴,罗幼度抵达了开封府。
  这一走进开封府,法曹吕斌热情的迎了上来。这事情一了,他病也好了。
  两人一阵寒暄。
  罗幼度原本就是他的属下,只是原来相差好几级,现在转成了直系。
  吕斌一边在前边领路,一边跟他说着法曹从事的工作任务。
  “法曹从事工作简单,某的职责是诉讼断案,而你负责结案判罪时根据我大周律法给予合理的判罚建议。”
  罗幼度脑门上冒出一点点冷汗,确实简单,只不过要将大周律法全部背下来而已。
  来到办公处,吕斌热情的给他介绍了同僚,然后将他叫到自己的办公署品茗。
  罗幼度有点疑乎,脸上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
  吕斌漫不经意的说道:“罗从事对于刑法怎么看?”
  罗幼度不动声色的道:“属下还未深入了解,却不知上官所指何事?”
  吕斌说道:“陛下贤德圣明,立志改革。与刑法或宽或严命我等展开讨论,以作日后量刑标准。”
  “原来如此!”罗幼度一脸大悟,说道:“属下还未熟读大周律法,不敢胡乱发言,愿听上官高论。”
  吕斌含笑道:“私人以为刑法不可过于苛刻,汉高祖废秦法而得人望,天下一统;唐太宗施仁政而天下大治,放死囚而死囚尽归。可见一国之法,不可过严。”
  罗幼度双手一合,口不对心的大赞道:“上官说的太有道理了,孟子曰:‘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由此可见,想要天下大治,当以仁为本,刑法亦当如是!”
  吕斌大为欣喜,昨日开封府的长官崔衍特地吩咐他好好重用罗幼度,已然知道面前这位幸运儿以入皇帝法眼,羡慕之余,动了利用他来壮自己声势的念头。

  大周改革在即,王朝各方各面百废待兴,刑法亦是如此。
  他主张用以仁为上,抵制严法,而对手开封府府院张岳却主张乱世用重典,两人争得是不可开交。
  今日并没有案情审理,罗幼度正好抽空翻阅后周的律法。
  说是后周的律法,其实是唐宣宗时期颁布的《大中刑律统类》。
  唐朝尽管灭亡多年,可因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出现,很多规章制度都是照抄而行,只有少数地方加以改动。

  好在继承了罗幼度本人的记忆知识,即便是刑法这类深奥偏门的书籍依旧能够做到阅读理解。
  他曾经为了一桩生意专研历史三年,自然不缺背诵这《大中刑律统类》的毅力,已经拿定主意半个月将《大中刑律统类》攻克。
  白日在开封府研读,晚上回家了就抄写,顺便将字练一练。
  “罗兄!”
  在罗幼度硬啃《大中刑律统类》的时候,与他同为法曹从事的尹一德突然来到了近处。
  “尹兄!”
  罗幼度堆起笑脸相迎。

  尹一德热心肠的说道:“以后你我即是同僚,平素得好好往来才是。”
  罗幼度忙道:“那是自然。正好在下近日新得了一些南岳云雾茶,尹兄可来寒舍一品。若是喜欢,带些回去。”
  赵匡胤送了他一车的重礼,锦缎丝绸砚墨茶叶,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不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